浅谈“十二五”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成就显著的“十一五”即将与我们告别,充满激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十二五”已满怀信心地向我们走来。为迎接“十二五”的到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已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长远规划,举国上下各行各业也作好了奋战的充分准备。
  作为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领头雁,使教育真正发挥其强国富民的巨大作用。这就势必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作为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十一五”期间,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就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已经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远高于“十五”期间的要求,其作用已有目共睹。
  “十二五”期间,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极富活力、充满幻想的学生,教师只有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不断刻苦学习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学力水平和教辅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十二五”期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提高,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
  在这方面,孔子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和行动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爱好学习的所有人。
  二、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具有乐为人师的情怀。
  任何一位教师,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具有乐为人师的情怀,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之中。这样做,虽然常会感觉到累,但仍能顽强拼搏、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因为爱岗敬业、乐为人师,“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才能把“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良好心境。他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平凡而高尚的普通教师的精神风范——作为教师,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立足教书岗位,做到业精于勤。他的成功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世人的尊重。
  三、作为教师,要做到淡泊名利,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崇高就在于奉献。
  作为教师,就应该视名利如过眼云烟,视奉献如无价之宝;从走上讲台之日起,就应该立志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就应该帮助学生不求回报,服务社会不图索取,报效祖国不存私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教师职业之所以备受青睐,教师群体之所以受人尊重,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照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
  我区师德典型人物之一的徐古街柳河小学朱荣梅老师就因为从教三十年一直扎根艰苦的山区小学,在教坛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才有了《武汉晨报》2004年6月12日《模范教师,苦难妈妈》的专题报道,之后《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等多家知名报刊又多次报道其感人事迹;才获得了市、区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女职工”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才获得了“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四、作为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确立校兴我荣的理念。
  温家宝总理曾鼓励我们:“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
  任何一个教师,从立志从教之日起,就应该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的身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应该确立以校为家、校兴我荣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维护学校的利益和荣誉。
  因为具有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确立了以校为家、校兴我荣的主人翁意识,以我区第二中学教师杨元高为代表的七十四名教师的动人事迹才被区教育局收录在一起编辑出版了《我的教育情怀》一书,并将此书作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暑期集训学习的材料之一。他们的动人事迹,正在激励着全区所有教师为实现新洲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健康持续发展而忘我地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
  因为爱生如子、克己助生,并二十余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真正把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最大的荣誉,汪金权同志才成为我省教育战线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标杆和行动的导向,其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必将在整个教育战线乃至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必将鼓舞和引领全省广大教师为把我省建设成为教育强省而不懈努力,开拓进取。
  只要全体教师都能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十二五”赋予的历史重任,就必然会以“大别山师魂”汪金权等教育战线的师德模范为楷模,真正做到情系学生、心想学校、胸怀祖国、放眼未来,践行为人师表的诺言,乐做学生发展的人梯,争当祖国富强的精英。
其他文献
新时代呼唤新型师生关系,面对新时代的中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构建好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靠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学生主要是从学校和教师那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获取许多精神上、文化上、道德上、行为习惯上的营养,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全面的人格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时,如果教师们都能以成熟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将会深受学生的爱戴,成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氛围和背景之下,师生关系也应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逐步向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师生关系转化。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和对待自己的学生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一种轻松快乐的管理方法,让我们从一些琐碎的小事中自我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培养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只有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
期刊
有效课堂是智慧儒雅的老师经常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与灵魂的净化。要使自己的课堂有效、高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需要一位有学养的老师和一份优秀的教案。  一、有效课堂的特征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效课堂必须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收获“鱼、渔、欲、愚、愉”。  鱼:基本知识基本能力。  渔:获取知识的思路和方法。  欲: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  愚:在各抒己见讨论问题时保持平和的心
期刊
转变学困生,是每个教师最费心的一项工作,常常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少,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个班级成绩的好与差与学困生的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就要在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上下功夫。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很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去研究、去解决,努力使他们各尽其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对一个班级学生来说,学困生的存在是客观的。在教学中转变学困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创
期刊
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活动,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是“照亮了学生,同时辉煌了自己”的过程,让学生欣赏老师、崇拜老师、亲近课堂、享受课堂。让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升华,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育不是一种“生命美育”吗?那么对于教学,我们应该重视哪些方面呢?  一、重视课前准备—
期刊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渠道,它以企业内的培养为主,能够避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生产脱节等实际问题,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开展时间较短,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为当前的实施提供借鉴。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也是这些未来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过程,因此通过探究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制度变迁,能够为当前正在全面开展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提供一定的启示。
  在此背景下,选取Z企业作为个案企业,以历史制度主义划分Z企业发展阶段,将其分为从建厂成立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到国企改制以及国企改制之后三个阶段
九五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十几年的课堂教学中,有让我满意的成功的课堂,也有使我感到意外的课堂。当课堂上遇到“意外”的小事件时,我们不要惊慌,而应该机智灵活地把发生的小事件纳入到教学中来,这样就会把“意外”化为“精彩”,从而达到让人始料不及的满意的教学效果。  星期五下午,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正在指导学生学习讨论《只有一个地球》中的问题时,班上出现了我所没有想到的事情:全班同学正在
期刊
当前,世界各国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是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各国已经形成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门类,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体现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一、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  人的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出发,从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切实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  一、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  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