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里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始那两人走进酒馆的时候,调酒师胡克以为他们是一起的。他们几乎是前后脚进的门,前面那个高大魁梧,小个子紧紧跟在他后面,像是他投下的影子。两人看上去都只是大学生的年纪,可胡克一眼看出,其中一个已经是老酒徒了。
  他们扫视四周,走向酒馆里唯一一张圆桌子。高个子一把拉开凳子,凳脚和木地板发出尖锐的摩擦声。
  “喂,来一杯伏特加!”
  他刚坐下就朝吧台扬起手,嗓音又粗又大。
  胡克朝墙上的挂钟扬起下巴,“还有十分钟才开业。”
  “我以为你们八点就开门了。哪里的酒馆都是八点开门。”
  “这里是九点。”
  “喂,一杯伏特加有多难。”高个子说,“它就在架子上,我已经看到它了,你不过是拿个杯子倒出来,一送,喏,不就行了。”
  胡克耸耸肩,低下头慢慢擦拭手里的玻璃酒杯,像是要把它擦得更明亮一些。这时候他听见另外一个人的声音。
  “你好,我想要点一杯伏特加。”小个子从刚研究完的菜单里选了一个。
  胡克吃惊地抬头,“我们九点才开业。”
  小个子看了一眼挂钟,“对不起。”
  “非要这么死板?”高个子站起来,“要不我自己倒可以吧!”
  胡克看看他,再看看旁边缩起了肩膀的小个子,耸耸肩,“没关系,我这就来,伏特加。”
  他转过身取出两个杯子,放入冰块,用那瓶开了封的伏特加往里面各倒了半杯。小个子的那杯他多放了一块冰,相应的酒也要少一点儿,高个子的则是常规配比。胡克听着酒滚进杯子的声音,咕嘟咕嘟,感觉右边耳朵里镶芯片的地方有点儿痒。等下了班一定要再刷新一下屏蔽规则,把大嗓门加进去。他心想。
  但上班时间没办法,社交芯片会一直处于暂时关闭的状态。
  酒馆的规矩就是调酒师不能屏蔽任何顾客。
  因为没有一个顾客会屏蔽调酒师。
  “请慢用。”
  胡克把酒放在吧台上,由送餐机器人拿到圆桌上。高个子仰起头一口喝掉了半杯的一大半,小个子像喝咖啡一样用双手捧着,皱着眉抿了一小口,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在两人喝酒的时候,陆陆续续有人走进酒馆。开业时间到了。
  胡克是这家酒馆里唯一的调酒师,也是整条酒馆街上干得最久的,远远甩开了第二和第三名。他与众不同的秘诀在于可以享受这种密集的喧哗,在信息浪潮的冲刷里安之若素。此时他站在吧台后,想象自己站在湖岸边,看着酒馆里正泛起的一个个小小涟漪。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地往外散发着信息:样貌,声音,气味,以及带有含义的举动。
  信息的波动时而互相交汇,时而被看不见的墙壁隔开。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会用脑中的社交芯片过滤掉不喜欢的内容,芯片也会按照主人的社交圈子和历史喜好智能筛选掉无关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环境,除了服务业。他们不能屏蔽任何人,被迫看到每一个人,并做出回应。
  胡克从工作中找到意义,许多人却像活在地狱。
  这时,高个子和小个子忽然同时站起,朝门口挥手。
  “这里!”
  刚进门的长发女孩嫣然一笑,朝圆桌走了过去。不管以何处的标准,她都算得上是漂亮的女人。今晚,她曼妙的身材包裹在修身的针织上衣和热裤里,小小的挎包像调皮的尾巴左右摆动。当小麦色的大腿从其他桌边掠过,几道目光顿时追了上去。高个子用杀人般的眼神狠狠瞪了那些人,他们才讪讪地扭回了头。
  “竟然比你晚到,真不好意思。”女孩笑吟吟地在两人的对面坐下,轻轻吸了吸鼻子,“伏特加。”
  小个子的脸有点儿红,“我也就试着喝一下。”
  “先喝一点儿,打开味蕾。”高个子笑着说,“你要喝什么?我听说这家的鸡尾酒很有名,调酒师很厉害。”
  他赞赏地看了一眼吧台后的胡克。胡克假装没听到,看向另一边,双手上下摇晃着调酒器。
  “有推荐的吗?”
  “这家的鸡尾酒挺不错。”小个子低头看着菜单,“比如这个……‘红粉佳人’怎么样?”
  “‘红粉佳人’看上去就很适合你。”高个子说。
  “采纳。”女孩一笑,“那我先要一杯‘红粉佳人’,谢谢。”
  胡克做了个手势表示收到。
  以冰块开始,少许鸡蛋清,量入一盎司的金酒,同样多的牛奶,再加上石榴糖浆和柠檬汁。女孩托着腮看着胡克开始单手摇动调酒器,点了点头,“这调酒师的技术真是不错。”
  “是很棒。”小个子低头抿了一口伏特加,脸更红了。
  高个子的那杯早已喝完。他面露不悦,用手指敲了敲台面,“你一下课就来找我,约我来这里,就是为了看别的男人调酒?”
  “我在想給你点什么酒啊。”女孩修长的指尖在菜单上划过,目光跟随着指甲上的亮片,“我看看,这个‘狗鼻子’好像不错?”
  “这个……哈哈。”高个子配合地用力皱了一下鼻子。
  小个子干笑两声,又赶紧低下头喝了一大口伏特加。
  “要不,来一杯这个怎么样?‘绿色蚱蜢’!”女孩说着,自己先笑出声。
  “不行。我讨厌这个颜色。”高个子反对。
  “‘飞天蚱蜢’?”
  “那杯也是绿的。”高个子举起手让她看自己高高鼓起的肱二头肌,“你看我哪里像蚱蜢,那种干瘦的虫子太不像话了吧!别给我点那些娘们儿的酒,来个有劲道的,味道浑厚的那种。”
  “其实都挺好。”小个子回了一句。他杯子里的伏特加已经快喝完了。
  女孩一副忍着笑的表情。“这样啊。”她的手指沿着菜单继续往下,“我只好来一个经典的选择,以威士忌为基酒……”
  “有眼光,就它了。”
  “一杯‘曼哈顿’①,就这么定了!”
  女孩说完哈哈大笑,小个子也笑。
  高个子假装苦着脸,摇了摇头,“我还以为你要点的是另外一款,基酒同样用的威士忌。”   “嗯?”
  “‘一杆进洞’。”
  女孩嗔怒地瞪了他一眼。正好送餐机器人端着那杯“红粉佳人”过来,她伸手接过,用粉红色的酒挡在脸前面。
  “说什么呢。”她小声说。
  这是酒馆开始热闹的时候,人声鼎沸,胡克在调酒之余一直关注着那一桌的年轻男女。做一杯经典的曼哈顿很容易,他从当学徒起就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整个流程已经融进了双手的肌肉里,简直不假思索。可他皱着眉头,愁眉苦脸,思考着棘手的难题。一杯调完,他终于有了决定,拿过另一个杯子倒了半杯白兰地,放上柠檬片,手腕一抖。
  “给那个人。”他敲敲吧台唤来机器人,“说是我送的。”
  机器人转过履带,端着两杯酒来到了圆桌边。“曼哈顿。”它把第一杯放在高个子面前,然后另一杯给小个子,“尼古拉斯。”
  “谢谢……等一下,不是曼哈顿吗?”小个子瞪大眼睛。
  “这是调酒师送的。”机器人按照指令回答。小个子疑惑地望向吧台,胡克朝他点了点头。
  尼古拉斯是一款制作极为简易的鸡尾酒,把白兰地倒进酒杯,架一片柠檬在杯口,再朝上面倒一茶匙砂糖,这就算完成了。小个子看着这杯糖是糖、酒是酒、中间一片柠檬隔开的奇怪东西,再次确认般地发问:“这是曼哈顿?”
  “这是尼古拉斯。”
  “我们没点尼古拉斯。”
  “你也没点曼哈顿。这是调酒师送给你的。”
  “没点?”刚才她明明说了……
  小个子难以置信地看向吧台,调酒师轻轻摇头。
  这时女孩放下喝了大半的“粉红佳人”。她的脸颊微微泛红。
  “老实说,我之前就听说过你,偷偷关注过你的主页,但直到上周的公共课才第一次见到真人。”她说。
  “哦。”小个子缩起肩膀,放弃追问酒的事。
  高个子没有说话,看着她挑了挑眉。
  “她们说你和外表看上去不一样,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现在看来……”女孩笑了笑,“对,她们还挺有眼力的。”女孩眼里都是笑意。
  “是吗?”小个子低头笑。
  “你很阳光,很可爱。其实我也关注你的主页很久了。”高个子身体向前倾斜过去,“要是今天你没来约我,其实,我也想过要约你出来的。”
  小个子忽然感觉喉咙干渴,需要一杯水,或者酒。眼前的尼古拉斯让他无从下手,他索性把柠檬片连同上面的砂糖放到一边,直接抓起白兰地。一道冰凉的液体滑进喉咙,变成一团火又冲回来。他感觉耳朵嗡嗡作响,有雾气从眼睛和头顶上蒸腾出来。
  他鼓起勇气,狠狠地喝了一大口白兰地,“没想到你真的看了我的私信,还真的来了,天知道我鼓起了多大的勇气。”
  “真的?”女孩一脸惊喜,“那我们……换个地方?”
  杯里的“粉红佳人”剩了三分之一,她的脸颊飞上了两片红云,眼睛却亮得像星星。她撑着桌子猛地起身,两个人也跟着站起。
  “走吧!”
  “嗯,走!”
  小个子看着女孩伸过来的手,心脏怦怦直跳,想抬起手,才发现手心全是汗。
  要擦一擦才好——就在他這么想着的时候,女孩跨出一步,手往回一勾。她的手掌扶在自己的腰上,手臂贴着胸侧,头和上半身软软地往那一侧靠了上去,像是倚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她就这么婀娜地走出酒馆,一次也没有回头。
  编后语:
  怎么样,大家明白这个短文的构思和人物关系了吗?给点小小的提示:故事中每个人都有的社交芯片会根据使用者的喜好屏蔽(敲黑板,这是关键词)所有不喜欢的信息,包括听觉、视觉等等感官信息。也就是说,每个人其实都处于极致的“信息茧房”之中,你不喜欢的人和物真的会“消失”在你的世界里,任何与之相关的、可能让你意识到他存在的东西都会被芯片直接处理掉。这是一个“圈地自萌”的世界,也是一个无比诡异的世界。
  【责任编辑:丁培富】
其他文献
第一概念:机会成本  春燕是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她告诉我,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比一般人更注重付出与回报的均衡性,因为经济学的第一概念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实质上是关于选择的问题,”春燕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好比早上起来,你可以选择上网,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看书。去图书馆就要放弃上网,那么上网就是看书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就不同。”也就是说,把握好机会,你也许
杨绛先生说过:“一个人的成长,必定有不竭的动力支持,只有付出了数倍于他人的努力,才能算得上成长。”有人则说人生好比走路,走久了必定会累,会慢下来,甚至会停下来。但我要说:欲行者,千山可跋!万水可涉!  远行者走得太久,的确会累;但对于把这场人生远行当作享受的人来说,这远行又何尝不是一种休息?陶渊明归隐田园,躬耕于南山之下,日夜辛劳,又何曾叫过“累”?孔子心怀天下,奔波于各诸侯之间,苦口婆心,又何曾
突然下来一道命令,一条穿过大刘庄半个多世纪的301国道,改道村北,加高加宽,修成快速绿色通道。  改道后的国道路基正好压在外爷的坟地上。支援国家建设,这是大局,无话可说,死人活人都要尽力,外爷的墓地自然要换地方。我陪着老娘、舅舅刘长水、妗子范彩玉给外爷迁坟。  在乡村,迁坟拆庙,婚丧嫁娶,都是大事儿,讲究礼数,马虎不得。给老人迁坟,后辈人心里总有说不出的伤感,会想起许多陈年旧事,悲欢离合,情感涌动
一艘满载烈性爆炸物的巨型货运飞船以精准的角度撞向恒星ANYS-521,之后爆炸。冲击波穿过日冕层,在色球层造成了一处小小的乱流。乱流打破这颗恒星维持了67亿年之久的平衡,核心部分高达六千亿度的等离子体通过这个小小的突破口向外喷射而出。  这个突破口的大小经过精密计算,既不会太大造成整个恒星的崩溃,又不会因为太小而瞬间消失。等离子流以0.38倍光速的速度向外喷射,并随着恒星的自转洒向周围的宇宙空间。
来自行星地球的人于纪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这里踏上月球。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和平地来到这里的。  ——久远的过去,第一批踏上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的现代智人个体所留下的文字记录1  “喂,老兄,你倒是说说,我们大老远地跑到这地方来,到底是为了啥?”  在休息室内黯淡的灯光下,“命运垂青号”飞船上的二级外交官羅克在铺着舒适的凝胶状衬垫的座椅上转了个身,将兵线最右侧的小卒朝左前方推出一格,吃掉了对方的白格主
主持人说:  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高效时代,仿佛将“一寸光阴一寸金”化为实态,小小屏幕上每个人的手指都在飞速划动,甚至节约“时间”是一种明码标价(想想如何付费跳过贴片广告)。但是呢,总有些事物目前在物理意义上无法实现。又到月度脑洞时间了,试想一下,如果真正能有一种明码标价的手段可以在生活中让人“跳过时间”,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是否真的如我们想得那么便捷舒适?脑洞时间:  以下为王诺诺老师本人感叹:
抛 锚  我站在海桐和冬青组成的低矮绿化带后,惊觉记忆中红色大理石的工厂大门不知何时变成了蓝白色。  有关身后那座静谧公园的细节,我还记得许多:她经常会牵着半人高的我走在阡陌交错的鹅卵石小路上,脚掌被石头硌得直痒痒,我笑个不停。灯光和月光透过银杉松树的缝隙飘落到我的脸上。这些小路最终交汇在一个长满荷花和睡莲的湖心小亭。  湖心有几个汉白玉的雕塑,但我搜遍了记忆也想不起来雕刻的是什么。毕竟是四十多年
窗里窗外,别样春光,素面朝天。  我活在自己小小的文字世界里,有难以名状的满足。一个人宅在屋子里,浏览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窗外春来落花,朝露带雨,对于屋内的人,是波澜不惊的。人生很多烦恼来源于自己的爱好,在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中游弋、沉沦、挣扎。很多时候,我感动着第一个对自己文字的关注者,感谢着发现自己文字力量的报刊编辑。这就像一面刚放到剧场的小鼓,突然被敲动了,有一种怦然心动。   一直在关注一些
人气明星薇拉去世一周后,达伦在自己的家里见到了她。  她非常真实地站在他眼前,泪水晕染了她的妆。达伦不是她的粉丝,但因为无法屏蔽的广告而见过她很多次。在他还没来得及惊愕的时候,薇拉就从他眼前消失了。  又过了几天,达伦百无聊赖地在马桶上翻着新闻。没有什么新鲜事情。他又想着要不要播放一些音乐,这时候薇拉忽然出现在了厕所里。达伦吓得跳起来,然后想起自己的不雅又猛地坐回去——这会儿工夫薇拉又消失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秦风/诗经》  人只是一支芦苇,  自然中最脆弱的东西,  但这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法国  一  冬至刚过,湖面上便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湖在黄河拐弯的地方,与黄河隔了一道石头垒起的大坝。冬天是枯水期,远远望去,黄河已经瘦成了一条线,河床裸露,沙丘起伏,隐约可见几处荒草,三两只叫不上名的鸟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