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二维码侵财案的认定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偷换二维码案中的顾客对于第三人及其偷换行为既无认识,也不负有实质性的审核义务,不存在一个辨别虚实、判断选择的过程,支付与处分行为合情合理,没有明显违背注意义务之处,不具备成立诈骗罪所需的错误认识.其处分意识是在先存在的,并非由偷换二维码行为所诱导和惹起,两者无因果关系,偷换行为只是对财产所有人及其业已存在之处分意识的恶意利用.偷换二维码行为主要不在于诱导顾客,而是利用商家的管理漏洞以及交易习惯,商家负有保证二维码真实以及承担瑕疵损害的责任.此类案件在民事上应构成行为人与商家之间基于盗窃产生的侵权关系,这种理解和处理方式更容易理顺各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维护交易安全稳定,符合法理与情理.
其他文献
在非典型性抢劫案件中,透过法益构成要件的视角审视抢劫罪中“其他方法”的基本特性包括,与“不知、不能、不敢”反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与取得财产具有先后逻辑顺序、作案的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作为新生事物,也对传统制度造成了冲击.本文拟从著作权法的角度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进行探讨,从目前学界对其作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下,传统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局限性愈加凸显。为满足现代社会对著作权合理使用需求,我国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并积极地探索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开放化途径,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著作权个人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了送审稿中合理使用一般条款之引入方式的疑点,探究了缺失的“中间层次”规范,分析了以“中间层次”一般条款为中心的制度建构及其形成路径。  关键词 著作权 开放化 合理使用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提速,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受重视相比,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著作权保护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现实生活中,文学作品中借用已有的人物角
时代发展造就新型特殊商标进入社会实践.李佳琦“Oh My God!买它!买它!买它”能否注册为声音商标,需要从显著性、合法性、非功能性、在先性四方面商标注册的实质要件进行分析
本文从28份判决书文本着手,按照研究目的,对判决书中记载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门别类,简选判决书所载的案件事实,精选判决要义,剖析由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顺风车司机与乘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