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下进行高中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基因。教师还要抓住语文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以此来帮助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渗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文化多方位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有效结合学科特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出一些具体举措。
  一、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和力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首先要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教师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向还需要老师来进行指引。在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方面,教师是否能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对学生能否提高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这门学科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语文这门学科偏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学情操。例如屈原的《离骚》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教师借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国家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再比如通过学习必修二中的《窦娥冤》《雷雨》及《哈姆雷特》等课文,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经典的深层次理解,让学生感悟人间疾苦,希望能引发他们对人性的思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应该抓住这种关系,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着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善加利用语文教学,提取其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高中阶段可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但是个人需求,也是社会需求、国家需求。教师的职责便是满足这些需求,培养出能够肩负历史使命的现代化人才。
  二、注重素质教学,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及文化底蕴
  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是核心素养在语文方面的一种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文学著作,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学生的文学素养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文化底蕴也会更加深厚。但这还达不到核心素养培养对语文学习成果的要求,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讲解也不能仅仅止于表层,而是应该深入挖掘,让高中语文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研读,细细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精华。比如必修一中的鲁迅经典之作《纪念刘和珍君》,鲁迅是一位尤为擅长写反讽文章的作家,《纪念刘和珍君》粗略看来只是一篇怀念性的悼文,只有反复研读之后才会发现,这篇文章中饱含着对当权者的愤怒和不满,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善于在课外挖掘教学素材,读书对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教师指引学生阅读一些文学书籍并依照情况做出读书笔记。还可以以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为切入點,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心点深入学习文章背后的故事。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抓住语文教学这一有利阵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学渗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关注点往往只是课文本身。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思想,不仅需要教授必需的学习内容,还应该关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内以及课外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渗透教学。具体应该怎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渗透,这是所有高中教师都应该进行思考的一个问题。窃以为,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教师首先拥有了较高的核心素养,在之后对学生的教导过程中才能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其次,是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给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观念。语文这门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有很好的“伸缩性”以及“延展性”,这些学科特点对教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有很大帮助。比如在讲《离骚》时教师就可以延伸到楚辞,向学生讲解它的相关知识。由此还可以延伸到屈原这个人身上,关于他的身份、他的人物事迹、他高洁不屈的品质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这些都可以向学生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会让学生从屈原的身上得到感发,由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这样可供教师进行拓展延伸的例子,例如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等,若是教师能对这类文章善加利用,这将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素材。因而,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以此来帮助学生面发展。
  四、结语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自2014年这个理论被提出之后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地将其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想要打破这种禁锢,深入贯彻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琰.基于语文教学加强核心素养的研究[J].北方文学, 2017(15).
  [2]李家峰.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华夏教师,2017(23).
  [3]李健辉,熊天信.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 革——欧盟经验与启示[J].湖南中学物理,2016(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软土地区,采用天然地基的多层住宅,基础沉降量较大,为有效控制建筑物沉降,常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详细介绍了用锚杆静压桩对两幢房屋地基进行后加固处理的设计、施工、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极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是老师知识水平和教学特点的反映,老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语文的学习。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则是在此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分析,从中找出小学语文教
《语文课程标准》就许多方面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个目标是: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层面所达到
期刊
地铁车站公共区是乘客乘降地铁的主要场所,近年我国地铁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开通运营线路的增加,公共区的布置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对目前常见的布置方式进行分析,找出相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高考散文的命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散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施散文教学的有效行为,就是让学生
要想提高建筑物的利用价值,必须对地基和基础进行勘察才能给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介绍了旧有建筑物地基勘察的方法及内容.
随着我国的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同时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
研究认为,建立质量评审制度,进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本文通过对污水厂初沉池的严重倾斜进行收偏加固所采用的高压注桨和锚杆静压桩综合施工技术的工程实例,证明此方法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悬浮隧道(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简称SFT),是一种新型水下交通型式,它是通过结构自重、水的浮力及锚固力的平衡作用,使其悬浮在水中适当深度的新型管状交通结构物。在跨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