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波雾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设计一种宏量化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将超声波引入到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利用超声波雾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纳米纤维,并研究了超声波对雾化张角和纳米纤维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的声压由0.4 MPa增加到0.6 MPa,雾化张角由70℃急剧地增大到80℃;并且当超声波声压为0.6 MPa,电压为20 kV,PAN的质量分数为11%时,所得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07.87 nm,相较于无超声波的情况,纤维直径明显变细.此外,固定超声波声压,研究了不同溶液浓度和不同电压下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发现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粗,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变细,说明了超声波雾化静电纺丝方法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调控性.
其他文献
以壳聚糖和杨梅单宁为原料,制备壳聚糖固化杨梅单宁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法研究其对Cu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温度、固化微球用量、Cu2+浓度、pH值五个单因素对Cu2+吸附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固化杨梅单宁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优于壳聚糖微球;当50 mL Cu2+浓度为30 mg/L时,吸附Cu2+的最佳条件为:固化微球用量10 mg,吸附时间30 min,温度30℃、pH值为5,吸附量达29.46 mg/g.
本文以新型聚醚(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GPEG)、丙烯酸(AA)、双氧水、E51、巯基丙酸、和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系统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该减水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GPEG与AA物质的量比为1:3.75,滴加时间为40 min,反应初始温度为10~20℃,硫酸亚铁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03%时,所合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和优异的保坍性、和易性,并且对贵州乃至西南片区的地材适应性强,针对含泥含粉量重的砂石骨料仍保持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在分析山东博物馆馆藏明代女短袄款式结构与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Corel-Draw、Photoshop、服装CAD及CLO3D技术相结合的服饰数字化展示方法.研究得出:传统服装版型结构的制作工艺能够真实复原实物结构,刺绣纹样与缝制工艺是虚拟仿真设计的关键与难点,该服饰数字化展示方法是传统服装模拟仿真的一种高效手段,可为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供新的应用方法与思路.
为满足服装市场对时尚粗纺产品需求,本文以花式线、金银丝(线)及其它纱线为原料设计开发试制了圈圈纱、羽毛纱、牙刷纱花式线粗纺产品,总结了花式线及金银丝(线)在粗纺产品开发中的设计方法、应用方式、工艺特点及注意事项.
为量化测试环节对纺织品重金属铅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文章按GB/T 17593.1—2006《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1部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TRL-002:2012《纺织品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及实例》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纺织品重金属铅含量的不确定度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纺织印染企业、检测人员测定纺织品重金属铅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章以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身材和形体特征交叉分析,研究形体特征与连衣裙款式选择的相关性,旨在帮助服装企业深入了解年轻女性形体特点及产品偏好,将这些偏好融入到当前的服装设计中,向消费者推荐合适的服饰产品.
为探讨白花鬼针草中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的方法,考察各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对氨基酸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对氨基酸提取率影响最大.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40、提取次数3次和提取时间为40 min.该提取工艺可为后续进一步开发鬼针草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成功合成了一例以金属镉为中心离子的配合物纳米晶体,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析法对该纳米晶体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纳米晶体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当激发波长为305 nm时,其荧光发射光谱在365 nm附近出现较宽的发射峰.
文章对山东地区民间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图案构成及图案寓意进行了详细阐述,剖析了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及发展现状,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研究了利用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制备氧化铜中间体,再由氧化铜制备硫酸铜的工艺.探究了pH值和反应温度对氧化铜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结晶时间和硫酸浓度对硫酸铜纯度及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硫酸铜产品纯度为99.04%、氯含量约40×10-6,符合《工业硫酸铜》行业标准(HG/T 5215—2017)中优等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