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风险性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婴幼儿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中的风险.方法 对过去10年中施行的婴幼儿泪道探通术的术式、探通次数及探通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泪道探通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泪道探通2771例3163眼.治愈2715例3101眼,治愈率为98.04%,共出现假道及下泪点撕裂等并发症36例36眼,并发症总发生率1.14%.冲洗式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冲洗式探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探通1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探通2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个月龄及以前实施探通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6个月以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虽有一定风险,但有较高治愈率,严格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74眼)外伤性眼外肌麻痹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51,9.86,P<0.05).结论 应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提高了治愈率。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对短眼轴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度在20.10~22.12 mm的短眼轴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54例(68眼),随机分成A组(透明角膜切口)26例(34眼),B组(巩膜隧道切口)28例(34眼),比较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术后1个月,A组矫正视力≥0.5者26眼,占76.47%;B组矫正视力≥0.5者27眼,占79.41%,两
目的 探讨多孔聚乙烯(Medpor)板在眶壁爆裂性骨折修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7例(67只眼)眼眶爆裂性骨折,应用Medpor板进行修复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及复视等指标.结果 术前眼球突出度检查,患眼与对侧眼眼球突出度相差1.0~8.0平均(3.6±1.4)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84,P=0.000);手术后3个月,患眼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比
目的 分析白内障手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年龄≥20岁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连续病例915例(991眼),术后随访3个月,对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盲及低视力者依次为170例(183眼)、129例(138眼)、113例(121眼)和105例(113眼).白内障术后早期(1周内)导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并发症,依
朱诵玉老师在他的教学实践中有他独特的一套教学程序,在他的作文教学中也有他的模式可循。而且他的这套作文教学模式并不会让人觉得僵硬、死板、老套,反而觉得他的作文教学课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点咬切成形和联合双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点膜覆盖及泪点膜闭的效果.方法 36例(48眼)泪点膜覆盖和泪点膜闭,按照泪点膜的基底部占泪点口径圆周的范围由小到大分为4组,第1组8例(9眼),采用小梁咬切器在显微镜下行单纯泪点咬切成形术;第2组16例(23眼);第3组7例(9眼);第4组5例(7眼).第2、3、4组采用小梁咬切器咬切成形联合双泪小管人工泪管置管术.3个
期刊
升职后,高强度的工作让我渐渐吃不消,经常感觉腰酸背痛。所以,清明小长假,我和几位同事组团飞往泰国,游玩之余,导游特意安排我们和当地的养生学家面对面。养生学家知道我饱受因工作压力侵蚀健康的烦恼后,特别推荐我闲时拍手。她说人的双手有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等多个脏腑反射区,而拍手养生就如同中医的推拿、足疗,通过刺激手掌的经络和反射区,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气血运行带动身体排毒,从而达到消除
期刊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开放性眼球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9眼)严重开放性眼球外伤,均有巩膜裂伤.均进行I期急诊眼球伤口缝合术.9~14 d行Ⅱ期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结果 8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因后期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手术.2例出现术后低眼压(5~9 mmHg)(1 mmHg=0.133 kPa),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萎缩,但视力均为光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