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片《内布拉斯加》的细节魅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被称为当代美国电影圈中最尖刻的导演,其影片的主题一直都是家庭琐碎故事,从《杯酒人生》中的杯中窥人,到《后裔》中的卖地风波,其所展现的都是细微的家庭场景和平凡生活里的情感波折。亚历山大·佩恩的故乡就在内布拉斯加州,这是美国中西部一个有着大草原和丘陵的地区,而在影片《内布拉斯加》里,它成为了一个老年痴呆症边缘的77岁老头伍迪的梦想之地。导演亚历山大·佩恩用简单写实的情节,漫长而辽阔的公路行程,展现着人类最细微的情感,制造出一种时光停滞和长长的回忆,也将故事里主人公的苦涩、失落、无助、自嘲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出现在《内布拉斯加》中的一些典型细节,深度呈现着该影片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美国影片 《内布拉斯加》 细节魅力
  现代文学注重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开掘,提倡作品同历史、文化背景绝缘,而直抵人内心深处,并认为艺术创作可以造就一个人为的新秩序,从而超越丑陋、混乱的现实。这种文学主张运用到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影片上似乎相当恰当,亚历山大·佩恩的影片主题一贯都是家庭琐事,从《杯酒人生》中的杯中窥人,到《后裔》中的卖地风波,还有描写退休生活的《关于施密斯》,其所展现的都是平凡生活里的情感纠结。影片中的人物没有太多的生活波折,因此就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色彩和传奇,故事大多发生在厨房、老房子、工作间里,是一些与婚姻、孩子、朋友和往事相关的话题。于是,能在这些普通经历之下创造出美学意境的亚历山大·佩恩就显得格外出众,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有能力重新定义自我,并让观众在淡淡的悲伤中陷入深思。影片《内布拉斯加》就是亚历山大·佩恩创造的一个奇迹,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中西部有着大草原和丘陵的地区,而在影片《内布拉斯加》里,它成为一个老年痴呆症边缘的77岁老头伍迪的梦想之地。亚历山大·佩恩在影片里用漫长而辽阔的公路、简单写实的情节、沉默的眼神与简洁的对话,展现着人类最细微的情感,将故事人物的苦涩、失落、自嘲、绝望表现得恰到好处。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元素的表达,细节的存在往往使主题得到迅速的提升。在《内布拉斯加》这种没有传奇和科幻的影片中,导演着力于给下层民众发出声音的机会,用黑白纪录片般的平铺直叙,“尽可能简单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从而设下足够的无助和绝望:事业与感情都不顺利的儿子开车带着酗酒又谁也不待见的老父亲,去800多英里外领一个虚构的“一百万”大奖,使整个影片弥漫着失望基调。而父子二人在途经故乡、墓地、老房子,见到了久违的亲戚、老友与恋人的过程中,导演有意安排了许多不起眼的细节,将老人失败落寞的一生串连起来,从而让儿子理解父亲内心的孤独与心结,让观众见证了“父子情深”这个永恒的主题。
  一 假牙和伤口:考验着儿子的忍耐极限
  毫无疑问,《内布拉斯加》属于家庭片,其所要表现的是父子情深的主题,整个故事在现实主义的层面上进行人文化的延伸,使观众像是走进入了一个长长的回忆中。因为血浓于水,儿子必须承担起照顾衰老的、处于半痴呆状态的父亲,并迎合他愚蠢的行为。和其他表现父子之爱的影片不一样的是,《内布拉斯加》把父子情深的重心移在了儿子大卫这边,其所要表现的是成年儿子对老年父亲的呵护。为了竭力给晚年无助的父亲一些安慰,尽管儿子大卫的事业与爱情都不成功,大卫仍然决定开车带父亲去800里外的林肯市“领奖”,进行一次看似毫无意义的旅行。一路上父亲伍迪用他那颤颤巍巍的步子,稀少而肆意飘扬着银发,呆滞而郁闷的眼神,谁也不待见的固执与愚纯,把一个衰老的、无助的、失败的父亲形象展现给观众。而儿子大卫却一直在冷眼看着父亲,更多的时候还要默默忍受着父亲所制造的麻烦。
  “伤口”这个细节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化的诉说,也是伍迪给儿子制造的众多麻烦中的一个。当伍迪已给全家人制造了一系列无法容忍的麻烦和忙乱之后,“伤口”和“假牙”的出现更加深了父亲伍迪的反面效果。导演有意在父子出行的第一个阶段里就安排了这个细节,预示着这次出行的不顺利,而这种不顺利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大卫身上所体现的对父亲的关怀才会更加深刻。因此,在父亲跌倒受伤之后又丢失假牙之后,儿子大卫没有埋怨,而是耐心地将父亲的假牙找到,还不忘记和父亲开一个“这不是你的假牙”的玩笑。当所有的人都对伍迪丧失信心,包括伍迪的另一个儿子瑞斯也坚持要把麻烦重重的父亲送到敬老院的时候,唯有大卫一个人在捍卫父亲的尊严,并用他的忍耐支撑着这次旅行。影片里并没有采用父子往昔生活回放的手法,也没有通过大卫之口来表现父亲如何疼爱他等煽情段落,但大卫用他坚定的爱为衰老的父亲撑起了一片天空,一直陪伴着父亲走到最后的做法,让观众看到了大卫与父亲之间曾经有过的温暖。
  大卫对父亲的爱非常低调,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父亲与儿子极少交流情感,他们会长时间不说话而沉默寡言。有的时候,儿子大卫还会讽刺父亲几句,如“你是今天的新闻人物”等。但大卫与父亲朝夕相伴的过程,似乎又是一种往昔生活的回放,让大卫一点点地捡回童年回忆,一点点地重温与父亲相处的时光。父子亲情在简单的对白之中步步深入,儿子大卫终于可以走进年老父亲的内心,听父亲说出了“我总得给你留点什么”的心底话。于是,在这个寂寞的夜晚,父子间温情的东西流淌出来,父子的心灵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沟通,亲情再次点燃,照亮了整个夜空。
  二 墓地与情人:展现父亲落莫的内心
  在去往林肯市的途中,父亲回到贫穷闭塞落后的故乡,对于儿子大卫来说,他是在“现在时”的场域里进入过去的场域,时空关系显得有些零乱。导演推到观众面前的一堆零碎的具有共时性特征的画面,如同一地散落的书页,看起来没有因果逻辑关系,但是在这种不确定的时空之中,伍迪的老友、伍迪常去的酒馆、伍迪经营过的汽车维修店、伍迪童年居住的祖屋,伍迪青年时期的女友渐次出现,共同完成了一个主题,那就是让大卫看到了他并不熟悉的父亲:青年时代的伍迪曾参加过韩战,但又因为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后心理扭曲,最终成了一个颓废而消极的酒鬼。生意场里的伍迪不懂得经营技巧,这就让他无法经营下去,最终只得彻底放弃对生活的理想,成为了人们眼里的失败者。   粗俗而吵闹的老婆就是伍迪失败人生的一个象征,导演在一系列零乱的叙述中插入了墓地这个细节,用意是在于凸显伍迪内心的落莫与伍迪老婆的庸俗。导演有意让伍迪沉默地站在墓地的冷风中,与吵闹粗俗的老婆形成强烈反差,这种情景,会更加让伍迪觉得他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活头”。为了要追求这点人生的“活头”,老年的伍迪看到天降巨奖,才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种偏执的行为使人感到伍迪骨子里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在他漫长而一事无成的一生里,伍迪曾多次放弃过追求,现在,这个虚幻的大奖给伍迪灰色的生命以最后的光明,百万巨奖对于伍迪来说是活着的意义,它让伍迪可以挽回失去的青春,挽回失去的压缩机和货车,重新在小镇的乡亲们(包括老婆)面前风光一下。在墓地这个特定的场景里,伍迪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对于生命的感悟比任何人都更深邃,尽管他一直沉默不语,但伍迪对自己目标的追求只会更坚定。
  镇子上一位知识女性麦琪的存在,让大卫看到父亲青年时代的一线光明。从麦琪这个整洁高尚的知识女性那里,大卫听到了关于父亲的赞誉,又看到麦琪所保存的父亲青年时代穿着军装照片。整洁、阳光、英俊的父亲看起来与老年的伍迪判若两人,这就是青年时代朝气蓬勃的伍迪。麦琪是伍迪曾经有过的价值的见证者,通过麦琪的爱情,大卫看到了父亲美好的一面。麦琪又是和伍迪老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通过她们二人的对比,也更加映衬出伍迪一生的失败。麦琪的出现还有另一种意义,她让大卫懂得父亲婚姻有多么失败,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如此颓废。总之,在故乡这些压抑、沉闷的日子里,大卫看到的唯一光明就是麦琪,而导演穿插这个细节的用意,就是为了展现伍迪内心的落寞与落寞的理由。
  三 帽子和货车:落寞人生的最后光亮
  法国作家米歇尔·乌勒贝克说过:“痛苦充斥了整个世界。痛苦的症结在世界之根源。每一条生命都要扩张、衰败。所有的物质都要忍受痛苦,直到它形成真实的存在。”对于《内布拉斯加》里的这个糊里糊涂又偏执的老伍迪来说,他的痛苦就是无助的晚年和无法实现的人生心愿。伍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路程,他没有财产的积蓄,没有幸福的婚姻,没有富有成功的儿女,他对一台压缩机和一台小货车的期待已变得遥不可及。在经历了许多曲折终于到达了林肯市,亲自证明了伍迪期待的大奖是假的之后,伍迪心中最后的期待也熄灭了。为了使伍迪的失望和无助更加直观,导演在这里又插入一个细节:杂志社赠送的一顶印着“winner”字样的帽子。如果没有帽子这个细节的存在,伍迪的失望似乎是无形的,而当表情淡漠的伍迪把帽子戴在头上时,全剧的悲剧气氛已达到高潮。伍迪的人生希望破灭了,他的无助终于在儿子大卫冷漠的眼神和工作人员的叹息声中物质化地呈现了出来,伍迪的生命再没有扩张的可能性,只有不断地走向衰败。这顶帽子就成了伍迪空虚与失望的象征,永远地笼罩在伍迪的头上。
  然而,在故事结尾的时候,导演又采用峰回路转的手法,让伍迪的人生有了精彩的结尾:大卫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了压缩机,又用自己的车给父亲换了一台货车,好让父亲开上货车趾高气扬地回到故乡炫耀,让伍迪过去的情人亲眼看到他的神采飞扬。伍迪的执着有了结果,他在痛苦的生命里找到了最后一缕阳光,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毁灭性的考验之后,看似无助的伍迪终于扭转了自己的形象,消解了人们对他的误会与反感,他的身上突然闪现出英雄般的光环。
  正如美国女作家佩蕾所说的那样:“人们应该在相互关心和帮助中生活,倾听彼此的故事。这是人们应该做的。”导演亚历山大·佩恩的影片《内布拉斯加》就是要告诉观众这样一个道理。导演亚历山大·佩恩采用了极其高明的讲叙方法,他将影片的“主题”蕴涵在“细节”之中,讲述的过程和故事的形成构成一致,轻描淡写、不动声色地用种种细节为观众勾勒出人物的过去和追求。正是在《内布拉斯加》这些旁敲侧击的细节之中,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了,故事情节深刻了,作者用黑色幽默般的笔调,以过分平淡的白描手法,带给观者最大回味的空间。影片中那些黑白纪录片似的煽情细节将深深地吸引读者,引起观众对人生的诸多思索。同时,也使亚历山大·佩恩的家庭传统片攀登上了一个高峰,实现了最大化的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 奥·基里扬诺娃:《美国家庭危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吴纪先主编:《美国五十州》,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周敏:《美国一览》,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
  [4] 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徐晓媛译:《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申冬梅,长春工程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患者女,25岁,已婚,因右腹部疼痛、不适而就诊。患者近1年多来常自觉右腹部轻微疼痛,轻微坠胀感。近期平卧位可见一丘状突起,加压消失,立位疼痛加剧,坠胀感加重。入院后查体:
十二指肠、小肠闭锁是小儿外科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也是新生儿肠梗阻的重要病因之一,常合并其它发育异常。正确的外科术式选择与患儿生存率的提高密切相关。作者等自1994年
为了发挥石化企业优势,充分利用资源,1991年中国石化物资装备公司将“利用退役废炉管制新转化炉管”的课题下达给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和大庆石化总厂三个
瞬间就估算出重整的效能开发了一个方法能很快地估算任何催化重整的效应。通常重整的效应是由重整物的分析(PONA)和C;重整物的收率计算的。该方法能计算芳构化率、烷烃转化率、芳烃选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将进行改革据国家税务总局透露,根据税制改革规划,对现有企业所得税制,即两个企业所得税法或暂行条例进行调整、合并是今后向年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
1982年7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胃穿孔患者620例,胃癌穿孔58例。其中,胃底贲门癌合并良性穿孔12例,约占胃穿孔患者的21.93%。该疾病临床鉴别诊断困难,笔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
助孕药物的使用能引起卵巢癌的高发。目前意大利进行了大量的多中心研究。 方法 资料取自意大利4个区自1992年1月~1999年9月间患卵巢癌的病例研究。病例组共1031例妇女,平均
在泵下增设一个新装置,使抽油泵上下运动时,油管产生弹性伸缩。利用该伸缩引起的上下腔空压力变化,便可将化学溶剂或稀油定量掺入稠油井或高含蜡井泵下,并随井液进入泵中,从而实现
目的 :对超声肝切除技术 (USD)在肝门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进行临床研究和探讨。方法 :自 1991年 4月~ 1999年 3月 ,行超声肝切除术的肝门部原发肝癌患者 75例 (T组 ) ,同期 81
本文收集了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中毒休克型18例并加以临床分析,对发病机制及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加以探讨,重点对本病伴体克患儿的抗休克及莨菪碱类饮用提出作者之见。 Thi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