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颞骨高分辨率CT数据的3D打印个性化乳突建模方法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耳显微手术中的应用及重建个性化乳突气房结构、精准修复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行显微乳突手术治疗的患者1名,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获得模拟颞骨皮质骨与乳突气房一体的个性化三维模型,导入3-matic 12.0,将其转化为表面积(SA)、体积(V)和SA/V达到参考值范围的网格支架形成气房,输入3D打印设备使用相应材料快速成型。

结果

①依据模拟轮廓化乳突腔三维模型设计的孔径分别为0.5、1.0、1.5、2.0、2.5、3.0 mm的重建气房支架中,所有孔径支架SA、V均在95%参考值范围内;孔径为1.0、1.5、2.0 mm的支架SA/V在95%参考值范围内;孔径为0.5 mm的支架SA/V超出95%参考值范围上限1.7888mm-1;孔径为2.5、3.0 mm的支架SA/V未能达到95%参考值范围下限0.8308mm-1;孔径为1.0 mm的支架SA/V为1.3856 mm-1,在所有不同孔径支架中最接近前期研究SA/V平均值1.3098 mm-1。②树脂光固化成型的孔径为1.0 mm的个性化重建乳突气房支架形态还原好,重建皮质骨及气房支架硬度还原可。

结论

通过显微解剖结构数字重建,3D打印乳突模型不仅可辅助耳显微手术设计,更是一种实现精准修复缺损、个性化治疗胆脂瘤的可行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再植离断耳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耳廓离断伤11例,其中完全离断2例,不全离断9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0~8.5 h,平均5.5 h。运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损伤的耳廓动脉、静脉,术后予抗凝、解痉、预防感染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1例均完成再植,其中7例血管断端直接吻合,2例行静脉移植修复,共吻合血管17条。术后发生静脉危象1例,经切口
期刊
目的观察小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中靶肌肉内神经肌肉接头(NMJ)与肌梭在神经损伤后及再生中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的变化过程。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挤压伤组(损伤组,12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分别在损伤后1、2、3 d及4周取材,对照组于损伤后3 d及4周后取材,均取手术侧胫前肌,行神经纤维丝抗体(NF)、突触素抗体(Syn)以及荧
本文报道2016年11月收治的1例左足跟部巨大脉管瘤患者,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后,创面大小6 cm×8 cm,由同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1年随访,肿物未见复发,左足跟外观及功能良好。
伴有多发伤的严重肢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棘手问题。郑州仁济医院近年来通过建立大肢体离断救治中心,优化多发伤救治流程,采用动态评估保肢模式,积极保肢和(或)果断截肢,多学科与多技术结合优化救治策略,提高伴有多发伤的肢体严重创伤救治效率与救治成功率,形成仁济模式。同时,该救治体系也需要在不断的救治患者中予以完善和提高。
目的探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同指背侧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27例27指。男19例,女8例;右手15例,左手12例;指别: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7例,小指5例;年龄40~63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绞伤17例,碾压伤10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3
2019年7月,收治1例自残致左腕部4平面离断伤。经多学科沟通,制定相应诊疗策略,给予输液、输血、纠正休克、降低血糖等对症治疗,同时左腕部多断面离断清创再植,术后应用心里干预,应对突发情况,术后患肢恢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