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买高卖”的诱惑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系列之一
  
  编者语: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经济低迷期往往也是企业间并购重组的高潮期。很多业内人士都发出了对2009年并购市场抱有很高期待的声音。篇幅所限,本系列后续文章将陆续探讨并购架构的选择、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批、美国监管部门的审批等问题。在中国国内市场方面,经济危机使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该是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了,而经济危机恰恰带来了时机,并购和重组就是调节失衡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必将带来的经济好转,以及中国企业慢慢走向成熟的趋势,中国企业具有大量海外并购的强烈需求,2009年的海外并购活动有可能再次迎来一个增长的高峰。本栏目在今年将推出海外并购系列文章,探讨并购过程中的相关架构及法律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是近几年来持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2002-2007年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额年均增长超过百分之五十,其中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集团合并电视制造业务,以及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经典案例更是掀起了一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并引发了舆论和业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思考和探讨。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已演变成全球经济衰退和市场萎缩,而引发金融危机的欧美市场更是成为重灾区。相比之下,中国凭借过去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稳健的财金制度,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虽不能说是独善其身,但预期今年仍可以保持较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实力雄厚、财务状况健康的中国企业来说,此时的全球经济形势可能正是实现其国际化目标的良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把握机会,及时制定和执行企业的发展、并购策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而对国家控股的关键行业企业而言,海外并购还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其获得在本国稀缺的原材料或天然资源,整合其供应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近市场传出中石化洽购世界第八大油气化工一体化公司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 YPF)便是为了扩充其上游油气资源,降低其依赖原油进口的风险。海外并购是开辟新市场的捷径,可以借此增加销售渠道、推广品牌、包揽客户。海外并购也是中国企业引进科学技术和工业产权的常见手段。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海外并购进行投资和风险配置。
  至于并购的时机,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境内并购,经济衰退期总体而言比经济增长期较佳,原因是在经济衰退期资产容易被低估。近日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向全球第二大再保险公司增资26亿美元的举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并成为投资者入市的参考。但是,“低买高卖”的道理虽然人人皆知,在实践中遵循的却在少数。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逆市中收购业务比起出售业务更能在长远期为股东创造价值,然而,在接受调查的约200家跨国公司中少于半数公司曾在逆市进行收购业务,且在逆市出售业务的公司远比在顺市时多。这个问题是值得企业在管理资产负债表和制定发展、并购策略时加以考虑的。
  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也面临着相当的挑战和困境,使许多有实力也有志实现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踌躇不前。首先,企业本身没有海外并购经验并且缺乏有经验的并购人才。该等经验和人才的匾乏可能体现在海外并购的各个阶段,从并购前的企业定位和目标企业寻找,到并购的谈判过程,再到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包括公司架构、管理体系的重组和文化、语言、商业习惯的差异整合等。其次,中国企业不熟悉海外国家地区的法律制度,无法正确地评估海外并购的投资风险,从而导致收购失败,甚至投资亏损。去年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美国3Com的计划被搁置的原因之一便是复杂的收购程序,未能获得美国监管部门外国投资委员(CFIUS)的“国家安全”审批。最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和审批制度相对滞后,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性等方面有一定影响。现行的有关规定仅为相对零星的部门规章,缺乏一致性。可喜的是,商务部将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并已进入咨询阶段,有望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统一规范。由于上述问题对经验和技术的要求较高,企业可通过聘请具有丰富海外并购经验的中介机构协助解决。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应尽早考虑聘用专业顾问团,因为专业顾问能在项目早期提供项目整体策略方面的意见并指导项目整体发展的方向,从而大大增加并购或投资项目的成功几率。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海外并购所牵涉的问题繁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企业应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并小心做出选择。企业应首先为自身定位,然后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策略合理选择并购目标。在选择市场和目标企业的时候,应注意该市场的外部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如政局是否稳定、法律制度是否透明公平等;同时注意该目标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市场份额、获利能力、竞争力等。企业还应慎重选择投资伙伴和投资方式。另外,并购方式和架构的选择对并购能否成功也将起关键性的作用。最后,企业在并购交割前应聘请专业机构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业务、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
  (凌永山先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每年年初都是精英们跳槽的高峰期,但今年PE行业中跳槽事件发生的频率似乎更高,原因也更为复杂。    2009年3月3日,前法国外交部秘书长杰勒德·艾勒拉(Gerard Errera)加盟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担任其国际顾问团特别顾问;3月4日,拥有超过25年领导及投资经验的前CDP技术风险投资(CDP Technology Ventures)高级合伙人迪迪尔·班齐(Didie
期刊
当资本与音乐相遇,投资里必定蕴含着一种艺术。    在古典唱片业不甚景气的今天,有什么新片能够热卖到断货,而且还是有100多张唱片的特大套集?然而这套由170张唱片组成的《莫扎特作品全集》仅在法国一个月就销售出1万套,全球逾30万套的销量更是让古典唱片业内人士叹为奇迹。在众多的演奏者当中,有一位钢琴家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作品集的第二卷中,除了早期的几首协奏曲之外,大部分的钢琴协奏曲都是由他一人演奏
期刊
陈大同2000年回国的第一笔天使投资以失败告终,但几经历练,他已从一位空降的“海归”变身为拥有国际视野及眼光的“土狼”。    许多人都知道陈大同拥有两个身份:展讯公司曾经的首席技术官、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合伙人;但很少有人知道陈大同还是一位业绩颇丰的天使投资人。  “我2000年一回国便开始做天使投资,这些年一共投了10多个项目,涉及半导体、通讯、互联网、光学、生物等领域。目前有2家公司已经上市,即
期刊
聚胜万合正在尝试用核心技术为广告主实现一对一匹配精准营销,并提供一种按销售目标来设定弹性收费模式,尝试意味着机会与风险。    2009年北京炎夏,在华贸中心9层的会议室里,炙热的阳光透过干净的落地窗打在杨炯纬的脸上,闷热的天气使得他本来忐忑的心情越发紧张。杨炯纬在等待一个人,也在等待一个机会。没有PPT、没有公司、没有团队的杨炯纬担忧的是自己大脑中勾画的关于提高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的理念是不是会受
期刊
7天连锁酒店成立仅四年就先后融资2亿多美元,并于2009年11月20日登陆美国纽交所,其创始人兼CEO郑南雁必有玩转经济连锁酒店的秘诀。    4年前,郑南雁还只是携程旅行网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高级打工仔”;而今天,作为国内知名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创始及领军人物之一,他已于不久前跻身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CEO之列,成为诸多媒体镁光灯下的宠儿。  倘若初次接触郑南雁,你也许会被他大学生般的气质和略带腼腆
期刊
爱因斯坦曾在一个新年聚会中与老友们促膝长谈。当朋友们问起他新年的愿望时,他表示:“我已经不再策划未来。我更专注于创造命运。”  这句话亦适用于当今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如火如荼的发展令人热血沸腾。市场并没有完全遵循美国或者欧洲的传统模式,而是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  日新月异的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我们也目睹了众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通过不断与行内几百家中国私募股权及创投
期刊
他,有着24年驾驶战斗机的生涯;他,有着独创两家高科技材料公司的经历。然而他最终却选择了风险投资行业。且看他如何在中国与以色列间寻找企业间的平衡。]    修长的身材,清晰的轮廓,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当Infinity私募股权基金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高哲铭(Amir Gal-Or)出现在你的眼前时,只会让人认为他是一名有修养的英国绅士。战斗机飞行员、玩转金钱的资本大鳄,这些似乎离他很遥远。然而当这几
期刊
黑石集团33岁的常务董事查普拉帕尼陷入交易丑闻,一年过后案件依然没有定论,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施瓦茨曼不知还得烦心多少日子。    2009年1月的一个温和的夜晚,当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33岁的常务董事拉姆希·查普拉帕尼(Ramesh Chakrapani)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步下飞机时,令他意外的是,迎接他的并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一群身着西装,表情严肃的联邦探员。  查普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笔:杨永翔、刘泓毅、杜萌、王孟颖、何莎莎、陈植、王月平、严彦、裴瑜    2008,抛下一只大大的“黑天鹅”,而这只“黑天鹅”让全球都打了一个寒战。  9月14日,无论是对雷曼还是对整个华尔街来说,都是一个密云犹暗的日子,是一个狂风骤雨的日子 ,也是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日子。次贷风波以闪电般的速度爆发,引发了一场难以抵挡的金融海啸,惊心动魄地浊浪喧腾,顷刻间,击垮了华尔街最闪耀
期刊
在马化腾、马云、任正非齐呼互联网冬天来临之时,陈一舟带领的千橡互动集团(以下简称为千橡)在过去萧条的一年中创造了一个奇迹——成功融资4.3亿美元,号称中国互联网界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私募融资。  千橡可以说是互联网中喧嚣的Web2.0公司的代表。据报道,这家公司曾在三年前想上市,但是大规模扩张造成了企业成本压力剧增。再加上当时Web2.0盈利模式缺失,一些圈内人纷纷唱衰千橡。有人甚至这样评价陈一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