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5456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所以设计课堂练习就要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梯度练习,实现训练的全效;创新练习,达到训练的创造性,这样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练习 目标明确 形式多样 梯度练习 创新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巩固知识技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它具有激情、启迪、发现、尝试、巩固、熟练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结合平时实际的课堂教学,对语文课堂练习设计作思考。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从宏观上看,“练”要着眼于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必须立足自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从微观上看,每次课堂练习都应有明确的目的。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就必然造成各方面的相互干扰,实现不了优化。每次练习就是一个小系统,目标越集中越好。为了让学生体会《夏明翰英勇就义》中人物语言提示语对人物品质的作用,设计了下面的练习。这个练习要求按课文内容填写夏明翰说话时神态语气的词语,从中体会其精神品质。(1)夏明翰_____________地回答:“我可以牺牲生命,但决不能放弃我的信仰!”(2)夏明翰_____________地回答:“我姓冬。”(3)夏明翰_____________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4)夏明翰_____________地说:“给我拿纸笔来!”这样,信息流集中到每次填写该体会的内容上,排除了一切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定向优化了。学生从“毫不含糊”、“镇定”、“斩钉截铁”、“大声”等这些神态语气的词语中很自然地体会到夏明翰热爱真理、藐视敌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练习,学生不仅要参与,而且要主动参与。因此,必须重视练习的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一年级的说话课:“说秋天”,课前留了一个观察作业,每人到大自然中寻找一样表现秋天的事物,再把它绘出剪下。课上,黑板上出现了一张大白纸,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剪下的画贴在白纸适当位置上,还要同时说一句赞美秋天的话。有的贴出一行大雁,说:“秋天到,大雁排成一字,飞向温暖的南方。”有的在中间贴上一棵大柿树,说:“秋天到了,柿子熟了,黄澄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有的在下方摆了一盆菊花,说:“秋天到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开了,多美呀!”还有的在菊花旁贴出了两个身着秋装的孩子,说:“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穿了温暖的毛衣,正在观赏菊展。”不一会儿,学生不仅贴成了一幅秋天美景图,训练说话的目的也达到了。总之,练习的形式要因文而异。如教学《乌鸦喝水》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散文诗、散文等可进行“诗文配画”练习,如教《我是一条小河》、《我的家乡》等,可让学生为课文画插图。教学《长颈鹿请客》时,可让学生三五成群,自由组合说说、演演、评评。这样的练习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性。因此,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变“苦练”为“乐练”,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出击”,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梯度练习,实现训练的全效
  一个教学班几十人,要求统一但程度不同。若以大多数中等生为准设计练习,置学优生和学困生两头而不顾,则会造成学困生完不成,学优生受束缚,这是因为同一练习不可能适应每个学生。因此,练习必须因材施练,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实现真正的全效。我们曾运用“梯次练习”的方法,上作文指导课。文题《我喜欢的电视剧中的一个人物》,指导重点是选材。在师生共同总结出三选的步骤基础上先选电视剧,再选剧中人,最后选人中典型事。以某一电视剧为例引路,然后按学生不同水平分为低、中、高三组,同时分别拟自己的三选提纲。甲组(优):按三选列提纲。不得再选此剧,要独立另选电视剧。乙组(中):按三选列提纲。可以选此剧,但要独立另选剧中人物。丙组(差):按三选列提纲。可以选此剧,也可以选此剧人物,但要另选典型事。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创作,中等生独作,学困生仿作,各自从自己的起点向着同一目标迈进。这样既发挥了教学班大面积的教学优势,又避免了它不易照顾每个学生的弱点,可称“同一年级的复式练习”,促进每个学生发展。通过分层次作业,学优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学困生“消化得了”,使全体学生都各有所获。
  四、创新练习,达到训练的创造性
  设计练习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及时捕捉信息、深入细致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性、实践性等练习,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动情愉快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如:(1)续写。学习了《凡卡》后,让学生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后,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2)扩写。如《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中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样一句话,省略号省去了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又如《火烧云》一课,当教学“火烧云颜色变化多”时,抓住课文中“还有很多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让学生帮助作者说出来。(3)迁移。学习《桂林山水》中时漓江水、桂林山的描写句子后,出示下列练习:“这里的花真多呀,_____________ 。这里的花真美呀,_____________。这里的花真香呀,_____________。”(4)求异。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如学习了《日新月异的电视机》一文后,让学生说说你还想发明一种怎样的电视机。学习了《小白兔搬西瓜》、《称象》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比聪明,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5)拓展。如学习了《青蛙的眼睛》、《蝙蝠和雷达》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查询,了解人类还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想象人类还可能利用仿生的原理发明什么?促使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通过以上表达方式练习,学生不仅理解课文更深入,创造的品格也得到有效展现。
其他文献
美术课堂向来是许多小精灵施展才华的舞台,它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经验,为学生生活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美术课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通过美术课堂这一特殊形式,让学生认识世界、发现自然、感受生活,更给美术课堂洒上一点空气清新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诗情画意  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它在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课堂
摘 要: 汤汤童话中运用生动有趣的细节描写,表现出浓郁的儿童情趣,这样呈现出了浓郁的现实生活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塑造了鲜明生动的童话人物形象,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当然,在细节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希望作家创作越来越精细。  关键词: 童话创作 细节描写 儿童情趣  童话是具有浓郁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夸张神奇的虚幻故事传达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情趣是指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运
摘 要: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文章就四字词语中常见词语“一心一意”的翻译,利用平行语料库对该词作个案研究,对基于平行语料库调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从而发现和总结其在不同文本中的英语翻译方法。  关键词: 一心一意 英汉翻译 平行语料库  1.引言  四字词语由四个语素构成,通常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固定词组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四字成语,它是一个整体,不
在2015-2016年间,我们在中国的主要水貂养殖区内收集了 176份水貂肠炎病料,并成功分离出了 8株细小病毒,分别命名为:MEV-SD1、MEV-SD2、MEV-SD3、MEV-SD4、MEV-SD5、MEV-SD6
摘 要: 语文学科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语文资源的开发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如图书资料、视听设施设备和大自然、生活等,语文资源的开发是新课改条件下必须进行的。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语文学科体现了中国文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