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低剂量结肠成像对结肠新生物的检测价值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结肠成像对结肠新生物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103例既作CT低剂量结肠成像同时又有传统结肠镜检查资料的病例(两种检查在1周内完成),记录结肠新生物的有无、位置、大小及形态,统计每一组病例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记录每1个病例的放射剂量加权指数.结果 CT 低剂量结肠成像正确地检出全部11个结肠癌灶(敏感性100.0%),68个息肉(敏感性70.0%) . 对10 mm以上(含10 mm),6~9 mm,5 mm以下(含5 mm)息肉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3.8%(15/16),91.7%(22/24),54.4%(31/57). 平均CT 剂量加权指数为4.0 mGy.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结肠成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放射剂量,同时对6mm以上息肉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探讨亚硫酸钠和L-抗坏血酸抑制酪蛋白在水解过程中发生褐变的技术.结果表明:在水解条件下,亚硫酸钠和L-抗坏血酸都能有效地抑制在水解制备酪蛋白磷酸肽过程中发生的褐变反应,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凿岩机、冲击器等冲击机械的活塞应力与强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应用一维波动力学理论对冲击机械的活塞进行强度分析、应用
炎症与肿瘤存在相关性,但对其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最近研究发现,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核因子κB (IKK·NFκB)信号途径在炎症相关性肿瘤中发挥积极作用.活化IKK-NFκB信号途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HLA-Ⅰ类、Ⅱ类分子与食管癌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食管癌的研究,有助于了解HLA在食管癌的发生、
自2006年至2009年,笔者对我院230例重睑成形术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麻患者喉罩置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需全麻手术、适合使用喉罩、ASA Ⅰ-Ⅱ级、年龄18-65岁的患者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n=30)静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了解我国急件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误诊现状,提高对AP的诊断意识.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伞文数据库(CNKI网络版)检索1988年~2007年问发表与AP误诊有关的病例研究
目的:观察阿托品对丙泊酚在肠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至7月拟行肠镜检查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中,男23例,
目的 研究尿沉渣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40例非膀胱癌患者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