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对着镜子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到晚,破产的中年油腻大叔扎克里总是在抱怨他的邻居:“我从未见到过这样一群肮脏卑鄙的人,”他愤愤不平地自言自语,“他们吝啬、自私、贪得无厌,根本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最糟糕的是,他们总是在相互猜忌和毁谤!”
  “真的是这样吗?”一位碰巧到村子里考察的大学教授埃里克问。
  “千真万确!”扎克里说,“哎哟,只要看看朝我们走过来的那个人就知道了。我认识他,尽管我暂时无法告诉你他的名字。你看他那小眼睛,像雪貂的眼睛那样东张西望;你再看他那张嘴,一看就是好吃懒惰之辈;还有,他怎么看上去鬼鬼祟祟的,好像偷鸡贼一样,实在是猥琐至极!”
  “你很聪明,可以看清楚这里的一切,”埃里克说,“我很敬佩你的观察能力,但是可有一件东西你没有能察觉到。”
  “那是什么?”扎克里不解地问。
  “我们正朝着一块镜子走過去,千真万确,你正对着镜子!”埃里克斩钉截铁地说。
  (张甫卿摘自维普资讯网)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AI)怎么与生物联系到一起?未来癌症的攻克方向有哪些?人工光合作用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吗?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吗?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最强大脑”们——近7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得主汇聚一堂,讨论了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话题。  AI与生命的连接之问  “我一直很好奇,怎么让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连接在一起?比如把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编程,或
期刊
1918年的大流感是一场全球性灾难,其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数,从全球史视角对这场流感进行探讨和反思,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和战争条件下的疾病传播及其影响。  流感的起源与全球性传播  1918年大流感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造成大量人员感染和死亡,使交战各国陷入与敌人和疾病同时作战的困境。流感发生之初,英、法、德等交战国因战时新闻管制而均未报道,中立国西班牙的报
期刊
爱当蓝领的荷兰人  有这么一种说法:“神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陆地。”荷兰国土的20%是荷兰人民自己开垦出来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填海造陆吗?在荷兰,比起白领工作,人们更偏爱蓝领职业。可能是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荷兰人认为最可靠的是掌握一门技术。在这种危机意识下,荷兰人不会轻易地改变职业。荷兰人对技术职业有着普遍的尊重与优待。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上职业学校,其中人气最高的专业是木工技术。
期刊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  浓到化不开的乡愁  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
期刊
警惕肥猫状态  我是1988年开始进入电视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华视,最初的职责是一天到晚守在电话旁等新闻线索。四年时间,凭着执着的冲动和热情,我从一名青涩记者成长为华视强档新闻节目的主播。  当工作日趋顺利,我已完全掌握做电视新闻的技巧时,我却越来越觉得乏味。一出门就知道今天会碰到什么人,这个人会说什么话,甚至出门前就可以写好稿子,然后把访问内容往里头放就成了。每天例行公事地出镜、赶新闻、上新
期刊
我父亲从盒子里取出它们的那一刻,我和哥哥就知道,我们永远都不会丢弃它们了……  盒子运到瑞士的家的时候,我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上面只写着一个在克罗地亚的回执地址。那是一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但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们在瑞士家中说克罗地亚语,居住的小镇里有很多克罗地亚人,但克罗地亚对我来说仍旧遥远难及。  1991年,克罗地亚爆发战争,我的父母就此离开克罗地亚与我们相聚,我的哥哥和我都出生在瑞
期刊
大学毕业前夕,教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考题: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他们都身无分文,可甲欠着乙100元,乙欠著丙100元,丙欠着丁100元,而丁又欠着甲100元,也就是说,这四个人每一个人都欠着别人100元钱,同时他们又是拥有100元的债主,怎样才能用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使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互不欠钱呢?  同学们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当然,靠他们自身是无法解决这
期刊
我在日本东京长大。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世界是很遥远的地方,住在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里,我的活动范围特别小,跟大世界简直沾不上边似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你也是世界的一分子,恐怕我会以为他是个骗子。  从我家到学校,走路不到三分钟,而且巷子特别窄。窄到什么程度呢?两个行人擦肩而过都需要侧身。  那一带密密麻麻盖的木造房子,都是平房或者两层楼,包括我自己的家。所以,我的世界不仅很小,而且很矮。  下课回家以后
期刊
有两个研究生,一位叫吉斯特,一位叫提尔曼。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跟随导师去一家大公司参观。参观完毕,导师问吉斯特: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说:我看到了豪华的办公楼、舒适的宿舍、宽大明亮的饭厅。能够在这里工作,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啊!导师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导师又问提尔曼: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提尔曼说:我看到了这里的产品,确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但它的市场却不大,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开拓。而要想开
期刊
在路上遇到熟人要打招呼,是人人都应遵守的规则。但是,大多时候人们都只是边走边低头、低头的同时勉强地挤出一声“早上好”。  真正有气质的表现是,停下脚步,双眼注视对方,说出“早上好”“您好”等问候语,再低头行礼。  重点在于驻足。  在如此匆忙的快节奏时代,驻足总让人觉得是慢条斯理,但这正是气质的表现。  另外,低头的角度,请控制在45~60度之间。如果大于60度,就会变成商店的店员。而微收下巴、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