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阅读”进行时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涵养阅读”是我们烈士山小学提出的教学理念,即“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文学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自身涵养”。
  一、分步骤、有计划地指导阅读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体验,我有目的、有步骤、有规划地指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小学的时间跨度长达6年,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从只掌握日常言语的孩子成为基本掌握读写能力的小学毕业生。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也应该有更细密的阶梯式区分,低、中、高年级的阅读应该是不同的。1~2 年级应该以阅读具体形象的绘本为主,学生可借助拼音阅读;中年级的阅读范围可适度扩大,读读《鲁滨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格林童话》《西游记》等,一些科普类的读物也可增加;高年级学生接触的事物多了,可阅读的书范围更大了,文学名著也可以进行大量阅读,科普类的图书可帮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涵养,充盈心灵,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营造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在班级中积极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或以教师讲故事诱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自己讲故事;或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领略知识的力量。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他们开始漫步书林,引发他们对经典的热情。其次,教会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适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以点拨学生的“思”,让学生在“思”中领悟,获得见解,受到启发。或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创设新的阅读方法;或将阅读与感悟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二次记忆。
  三、開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首先,我开展了“师生同读一本书”的经典阅读活动。读后,学生问,我回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带着天真与幼稚,但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在精神上的升华。其次,开展“诵”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诵”是学习语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诵”,能更好地理解语言、表达感情;“诵”时声情并茂, 又能培养语感。最后,我尽量多开展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寓言表演”“童话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喜悦,保持读书的热情。学生阅读量增加了,就越来越会读书、喜欢读书,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涵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学生语言和精神的有效手段 。
  (作者单位:鞍山市铁东区烈士山小学)
  (责任编辑:李阳)
其他文献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如何从备课方面来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呢?我尝试运用“三化”原则即知识板块化、板块问题化、问题层递化来指导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知识板块化  所谓“知识板块化”,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根据其内容或性质在全面梳理和科学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划分成若干知识板块。例如阅读教学可划分为文体知识、文化常识、语言运用、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写作手法、应用价值等板块。结合我的教
期刊
月均或年均海平面记录中存在一系列周期0.5至20年左右的高频波动。对短于20-50年左右的短序列海平面资料,这些高频扰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其确定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可相当以至
教师评职方式改革了,更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绩。其中有一条硬指标就是教学水平测评必须达到合格水平,否则就不具备基本资格。教学水平测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评课、说课、上课。按说,这三样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长期参与、运用的,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实际测评情况很不理想,尤以评课为甚。  我们发现,在教学水平测评中,教师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散、假。  空,主要指理论满纸飞,就是不能触及到具体的课例,多是一些放
期刊
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能够合理地安排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内容和时间,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操作性知识的掌握。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微课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围绕某个目标展开,具有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
期刊
从采自青岛海域的柄海鞘(styela cluva)中分离到一种酚类衍生物。经IR,MS,1H1NMR和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为2.4一二叔丁基苯酚。此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海域海鞘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