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物之一,其种植质量和产量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种植条件和专业技术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主要对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麦种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种植人员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出现相关技术操作不当的现象,对小麦整体的生长态势产生严重影响,经常容易造成小麦生长中出现各种病虫害,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情况下,降低小麦实际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小麦的安全产量,不利益国民经济的增长。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选择、处理麦种
  种植人员对小麦进行选种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保证小麦种子生长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实现高产高质量。比如,我国河南驻马店对小麦进行大面积的种植,选择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同时对新品种进行试验展示,半冬性小麦主导品种有西农979、郑麦7698、百农207等,可以合理搭配品种,如周麦27和36、郑麦379和103、百农4199等;弱春性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101、怀川916、兰考198等主要品种,可以搭配种植驻麦305和328、西农509等[1]。不同地区选择麦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因地制宜,实现小麦种植生产的优质、高产。
  种植人员在选定麦种之后,需要科学处理麦种,保证种子后期健康茁壮的生长种植人员需要在麦种正式播种之前,全面筛选虫害、空壳等不健康麦种,同时适当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拌合,增强麦种自身的抵抗力,最大程度的降低小麦在后期生长过程中产生病虫害的几率。
  1.2  土壤处理
  种植人员需要对小麦品种自身的生长特性,对土壤营养成分和水分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研究和了解,同时根据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特征,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合理控制土壤中各种养分的阐述。如,种植人员对冬小麦进行种植之后,需要防止低温自然条件下土壤对小麦产生的不利影响,适当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同时在小麦萌芽和出苗之后进一步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保证各项参数更加符合小麦生长实际生长的需求,避免对小麦茁壮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3  科学合理耕种
  种植人员对小麦进行耕种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更多的关注,提升小麦最终的产量。小麦产量受到耕种数量和垄距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尽量科学合理的耕种,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结合小麦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和自然环境实际情况,对小麦进行科学调配[2]。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小麦生长环境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合理控制种植技术,对小麦萌芽和生长周期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保证小麦具有健康旺盛的生长态势。
  1.4  加强田间管理力度
  种植人员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及时发现缺苗的现象,做好补种工作,同时在入冬之前,对小麦放冻水,保证小麦在冬季不会存在严重缺水死亡现象。另外,种植人员要科学合理开展灌溉工作,在干旱少雨时期,可以采用人工降雨、引水、储水等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灌溉,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小麦保持旺盛健康的生长态势。小麦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养分,种植人员结合其实际生长状况,在不同生长时期,适当施肥,增加小麦产量,提升品质。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种植人员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采取生物防治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引入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捕食鸟类等,或者采用人造成虫生物激素,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密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人们產生的经济损失。另外,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外来物种的引入,同时要加强风险控制力度,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避免新物种形成入侵性物种,对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2  物理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中,人们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暴晒土壤、夜间灯具等多种方案。种植人员采用光源灯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主要在麦田核心位置和田埂地区配置灯具,同时在夜间电量,能够对部分趋光性害虫进行有效治理,降低害虫成虫的密度,提升小麦防治能力[3]。另外,种植人员采用土壤暴晒的方式,主要是翻耕土壤,同时全面检查土壤中的各项参数,制定挖山的统筹规划体系,纳入全部管理项目,对土壤中的真菌和多种病菌进行全面消除,提升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
  2.3  化学防治技术
  现阶段,化学防治技术是我国对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短时间内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平衡,采用化学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相关操作失误和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因此,人们在小麦出现大面积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或者对小麦籽粒进行保护的情况下,采用施加农药的方法。另外,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该种技术,需要对不同农药针对病虫害防治类型进行准确分析,同时研究农药对自然生态系统、人身健康安全方面的影响,保证农药不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3  结语
  种植人员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应结合小麦自身生长特性和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种植,同时充分发挥生物、物理和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优势和作用,保证小麦旺盛生长态势,提升小麦最终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彦淇.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66.
  [2] 徐伟霞,张红喜.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20,652(8):67.
  [3] 于守海.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253(16):59-6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提升,在农业发展中也应用了各种信息技术,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但是,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寻找有效措施,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意义,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
摘要: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严重地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为此,国家开始重视造林绿化工程,希望以此来提高森林资源,扩大绿化面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效地运用林业技术来促进造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因此,本文从林业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入手,对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技术;造林绿化;有效应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造林绿化项目,为了提高此项目的工作
摘要:小麦是江苏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小麦产量对本地粮食生产的影响举足轻重。这些年,受气候、耕作、菌源、品种等的影响,小麦白粉病发病病例渐多,危害面积渐大,造成的减产损失日趋严重,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文下分析小麦白粉病的临床症状,介绍小麦白粉病发生的诱因。在此基础上,就综合防治措施,分别自:培育耐抗品种,利用好抗病基因;适期组织栽培,优化田间栽培管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林业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  1 林业培育概述  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培育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并且实现了林业培育的高效化和现代化。有些地区还是沿用传统的林业培育方式,造成林业生长周期长,病虫害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林业培育管理方面和其他先进的国家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学习了先进的林
摘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林业生产技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本文分析了林业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林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林业绿化;问题;对策  1 前言  林业绿化工程具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对城市的空气起到净化的效果
摘要:拮抗细菌对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试验方法,并且获得了具有实际效果的结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理解,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实现水稻的高产。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试验方法  1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评价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受到立枯丝核菌的危害,导致产生了水稻纹枯病,从世界分布的情况来
摘要:林业育苗栽培是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林业育苗是一项周期长,投入高,对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的生产环节。林业育苗种植前需要对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因素的林木种子。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才在一些问题,像林木质量差、产量低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想办法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首先就要从育苗的培育品种入手,必须保证所选苗木是
摘要: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只有从创新方面得到了强化,才能为实际工程的良好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就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问题以及应用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良好推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应用  为能保障林业工程的良好开展,这就需要在抗旱造林技术的科学
摘要:柑桔大实蝇属实科寡鬃实蝇亚科,是柑桔类植物的主要害虫,幼虫在果实瓢瓣内为害,使果实未熟先黄而脱落,果实内部腐烂,并有许多白色蛆虫。近年来,该虫在四川省部分县区严重发生,对当地的柑桔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也对旬阳县的四大名果之一“狮头柑”构成潜在威胁,影响到“一村一品”产业健康发展。桔园一旦受害,将造成多数果实在收获前自然脱落,从而直接影响桔农收入。为此,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通过近三年的观察
摘要:坐落于中国最北部和最东部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产业基地,在国家农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地形地势来看,黑龙江省整体境内外貌呈现“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走向复杂多变,大致上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此外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占据黑龙江省全省总面积百分之六十的地势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