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 环保是最大的慈善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入选2007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惟一的企业家。他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由于从事环保产业,去年他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全球环保英雄”。因为环保,他和前美国副总统戈尔、英国查尔斯王子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友。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他作了20场关于环保的演讲。除了企业家身份,他说,对环保、节能和新能源等领域,“我应该很有良知”。
  
  2007年12月14日,北京展览馆,施正荣登台领取了这年的又一个奖项:“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他是其中惟一的企业家。他身后的一块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的解说词写道:“施正荣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
  
  去年最后两个月,施正荣拿奖拿到手软,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时代》颁发的“全球环保英雄”和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一年之前,伦敦某媒体赠予过他一个更骇人的头衔:全球最环保富豪。成为名人,43岁的施正荣用两年时间做到了。
  
  


  2005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CEO约翰·塞恩访华。传言塞恩在出行之前列出了5个要会见的中国商人:网易丁磊、阿里巴巴马云、盛大陈天桥、百度李彦宏和无锡尚德的施正荣。相比4位在网络界已经翻云覆雨的大腕来说,从澳大利亚归国不过5年的太阳能、科学博士施正荣还是个陌生的小人物。但从科学家到商界巨子的传奇来得太过迅速。
  
  不到两个月,施正荣担任董事长的无锡尚德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以15美元发行价发行2638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筹资4亿美元,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又过了27天,尚德股价冲破30美元,总计上涨38%,以其个人持有6800万股计,纸上富贵约161亿元。自此,施正荣荣登中国富豪榜的首把交椅,名声大振。
  
  施正荣的出现直接带动了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兴起。首富的传奇吸引了大量国内企业和国际资本涌入光伏领域。“500—600家。”这是施正荣给出的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他远在澳大利亚的同学们也纷纷追随,有人统计,回国创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博士共有12位,他们都在国内光伏企业位居要职。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评论:中国新能源还只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0.2%,把奖颁给太阳能产业的企业家,显示出主办方对新能源事业的特殊重视。施正荣在接受专访时则说:“除了从事环保产业之外,我应该对环保、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都很有良知。”
  
  最好的时代
  
  为参加“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2007年12月14日下午2时,施正荣从无锡飞抵北京,一进香格里拉酒店房间,他开始向随行的副总经理解晓南抱怨,“空调温度调得太高了,房间里人热得流汗。”记者见到他时,他仍怒气未消,“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他们居然开着窗户开空调!”
  施正荣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房间热得要命,自己就有种“罪恶感”。他说:“我在老家给父亲盖的房子全部都是太阳能发电,上海新盖的房子全都是地热空调、太阳能发电。”施正荣酒店房间的电视里,正在播放200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施正荣关注气候大会,对记者说:“我刚看新闻,昨天戈尔发话,抨击美国政府是拖了气候大会的后腿。”
  
  施正荣和戈尔私交不错。2007年4月,他在美国和戈尔谈了3小时。戈尔对施正荣说:“要在有生之年让所有人意识到气候变暖的威胁,咱们赶紧做些什么吧。”后来,戈尔访华,两人在上海碰头,共进晚宴;饭后,施正荣开始考虑给戈尔捐款的事情。
  
  当笔者重提此事,施正荣哈哈大笑,“已经捐了。”去年7月7日,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7个城市举行的声势浩大的Live Earth演唱会,施正荣是幕后的资助者之一。
  
  施正荣对戈尔推崇备至。2005年,《难以忽视的真相》刚刚出炉,施正荣就号召尚德的员工“每人必看”。和戈尔一样,施正荣也喜欢和人谈天气。在无锡的“第二届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东道主施正荣上台演讲,也许《难以忽视的真相》给他印象太深,听他演讲让人有一种看戈尔纪录片的错觉。他利用大量图片和数据来展示一系列的环境危机、生态灾害和气温上升等。记者事后笑称他跑题,他大叫:“你都没注意我们论坛的主题吗?全球气候变化与新能源的责任,我才是那个没有跑题的人。”
  
  2007年,他在各种场合演讲20多次,台下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生济济一堂。他最喜欢的听众是政府官员,“因为他们是决策者”。他在演讲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beyond business”(超越商业)。他解释:“从事新能源可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解决环保问题,光伏产业超越商业本身,是更大的事业和理想。”施正荣也不否认,这些宣传环保的演说和公司利益是紧密联系的。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单清晰:开发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暖必须要做的事情,而针对决策者的环保宣讲可能为这个行业赢得政策支持。
  
  随着全球变暖的深入人心,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企业界一个最为热门的商机。回忆当年与约翰·塞恩的聚餐,施正荣判断,“纽交所之所以如此重视尚德,不仅是因为尚德本身,也与纽交所正在与纳斯达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势资源有关。”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塞恩并非看中无锡尚德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他看中的是诱惑无限的中国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在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市场毫不掩饰其对新能源行业的青睐。
  
  欧盟一项研究称,到2050年,太阳能发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0%,到本世纪末占75%。施正荣雄心壮志,至少我们将成本降为每度电1元钱,这个市场无穷大。施正荣承认,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跟查尔斯打交道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上市当天,太太张唯对施正荣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管如何花钱。”那正是施正荣最为风光的日子,他登上中国首富的宝座不过数日。施正荣和张唯宣布成立施氏家族基金会。施正荣的理由很简单:“以前没钱啊,现在上市有钱了,就该做慈善了啊。”此时是2006年1月14日,无锡尚德上市一个月。
  
  这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专门关注气候、环保、能源和全球变暖问题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主题早就定了,关注气候和环保。”施正荣告诉笔者。施正荣对家族基金会所知不多,他负责掏钱,“大约500万美元吧。”他说将来基金会可能会考虑向公募转型,“看太太做得如何了。”
  
  张唯是上海青浦人,在澳大利亚做了十几年财务,管起钱来得心应手。只是到了选择做什么项目的时候,她便会征求施正荣的意见。“当时她问我,要不要做一个上海青少年科技节,我说这个值得做。”张唯也对这个项目尤为得意,孩子们创造的东西令人吃惊,比如,用牙膏盒子做的车子,用太阳能驱动。“他们现在是孩子,通过孩子可以影响到很多人,至少6个人。”
  
  基金会成立之前,施正荣夫妇和杨澜、吴征等人曾组成一个中国商人代表团去英国访问,见到了有“有机狂人”之称的查尔斯王子,参观了一个叫作Poundbury的小镇。这是查尔斯王子在15年前利用他的王子信托基金做的一个生态示范小区,所用材料都是最环保、可循环的建筑材料。
  
  张唯心动了,回国之后筹划着拷贝一个同样的示范生态社区,用传统的木材修建房子、办有机农场、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她跑了不少地方,最后找到了崇明岛——因为全上海只有那里有处女地。然而,当地官员的一些话让她的热情有所下降:你是不是可以来做一个食品加工厂?
  
  一年后,施正荣和张唯又去了一次英国,再度见到了查尔斯王子,这次谈合作,即将查尔斯的王子基金会引进中国。查尔斯王子和中国企业家共同出资,关注中国古文化,比如四合院、中医和古琴等。“和他打交道,我最大的感触是,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施正荣说。张唯说:“我把慈善看作是我的事业,在我的下半生里占据主要的时间。”在施家有个习惯:有人的房间才开灯。施正荣至今还记得:10年前的一个夜里,当时3岁的儿子起床上厕所,他帮忙将卫生间的灯打开,儿子回了房间后,又迷迷糊糊折回去将卫生间的灯关上。
  
  笔者对施正荣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环保就是最大的慈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