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戏谑真性情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徐干的《中论?法象》说:“君子口无戏谑之言,言必有防;身无戏谑之行,行必有检。”倒是刻画出一派正襟危坐的“正人君子”形象,但文人的戏谑,倒是很见些真性情。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大师;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官至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官职低微之至,但就是在此期间,苏东坡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苏东坡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遣书童将其呈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拿起笔来,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即过江责问。禅师大笑道:“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一屁过江东’了呢?”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原来佛印禅师的“放屁”二字是对东坡是否“八风吹不动”的考验,“放屁”算是“毁”吧,结果是一“风”就动了嘛。二人的戏谑,成了千古趣闻。
  曾国藩虽是湘军统帅,但也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曾国藩平时表情庄肃,却是一个生性爱开玩笑的人。门生李鸿章说:“他老人家最爱讲笑话,讲的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东倒西歪的。他自家偏一点不笑,以五个指头做耙,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無其事。”
  征剿太平军后期,曾国藩被朝廷授两江总督,官署设在安庆。曾国藩家规俭朴,在安庆官署中,曾国藩夫人和大儿媳两人每夜纺棉纱,完成四两的定量,已是二鼓之后。一夜不觉已至三更,大儿子曾纪泽发怒说纺车声吵闹让人难以入睡,要打碎它,曾国藩在房应声说:“儿子哎,拜托你把你母亲的纺车一起打碎。”第二天与幕僚门生早餐,曾国藩给大家讲起这件事,坐中无不喷饭。
  征剿太平军过程中,安徽巡抚李续宜丁母忧回籍,随即卧病家居,安徽巡抚一职暂由湖北布政使唐训方代理。清廷令曾、唐对付捻军与割据皖北的苗沛霖,人事安排不开,怎么让李续宜尽快到职呢?曾国藩致信李续宜,信是这样写的:代馆先生尚未上学接手,便遇此等极难题目,鄙人与义渠(即唐训方)虽会衔复奏,而暗中仍需阁下主持,两个代馆先生情愿不收束脩(即学生给老师的酬劳)也。曾国藩的戏谑,既传达了要李续宜体谅时局尽快到职的要求,又避免了生硬命令造成的不快。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给人以金刚怒目爱憎分明的印象,但鲁迅先生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还是一个尤其爱戏谑的人。鲁迅的文章嘲讽当局指摘时事毫不留情,当局对之恨之入骨,采取特务盯梢跟踪等方式为难他,鲁迅大义凛然巧妙应对。有一次,鲁迅在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非常讨嫌。走着走着,鲁迅突然转身,故意把特务当成乞丐,掏出一块银元,递过去说:“拿去买饭吧。”特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尴尬至极。鲁迅哈哈大笑,昂首而去。
  戏谑,是人性丰富的产物,也是对抗人生平淡的利器。大师不仅学富五车,而且内在华采,怎么会容忍自己的生活平庸寡淡呢?
其他文献
公元前522年,青年孔子听到在郑国行改革善政的公孙侨(即子产)去世的消息,就痛哭流涕地说:“古之遗爱也。”有宋一代持这种古君子遗风的,除了范仲淹,就是苏东坡了。  东坡一生,帮困济危,广做善事;但依我看,1091年前后屡次上表恳请朝廷宽免百姓官债,是其最可称颂的一桩大善之举。由此而得益受惠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天下所有穷苦百姓。  百姓何以背负官债?追溯起来,都是20年前熙宁变法种下的苦果。彼时强
期刊
《仙缘与尘缘》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新近推出的散文随笔集,整本书围绕旅行、世情、读书、忆旧等不同主题分为四辑。我行,我看,我写,我读,我思,与王安忆身为小说家时是躲在人物背后的不同,这本清新别致的散文小品充满温情与意趣,融汇了她对人性的体贴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  行旅与世情,仙缘与尘缘,读书与写作。在这本书中,王安忆从容悠游,袒露自己在小说中不曾呈现的内心世界,其思想独到、深邃而不流于俗。读者或许可以从
期刊
读书的好处举世公认,从我国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到外国的“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但,国人为何读书少?  这个“少”也是举世公认的,我看过许多资料综合也如此。以色列年人均读书量60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我国为4.56本,倒数第一!  国家不重视吗?否。提倡全民读书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各村建立农家书屋,
期刊
笑有多种。按程度分有微笑、大笑、狂笑,按聲音分有嘻嘻、呵呵、嗤嗤、嘿嘿、咯咯、哈哈,按意思分有冷笑、嘲笑、讥笑、奸笑、狞笑、淫笑、坏笑、窃笑、嬉笑、耻笑、苦笑、憨笑、傻笑等等。  这么多种笑,其实就两类,一类真笑,真诚自然地笑,心悦而生,“笑是神的伪装”就是对真笑的赞美;一类假笑,虚情假意装出来的笑,学名称之伪笑,突出特征是假哈哈,俗称哈哈秀。  哈秀大师首推曹操。有人统计《三国演义》里曹操共笑了
期刊
近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考研名师张雪峰谈到职场规则时说,求职面试时千万别问五险一金和有没有加班费,他非常讨厌问五险一金的求职者,这是一群“进入职场的目标是未来以拿退休金去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没追求。这段话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巨大争议,难道求职者问自己的基本福利保障就是没理想、没追求?有网络媒体发表评论说:不跟你谈“五险一金”的老板,都是在耍流氓!我说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好得很”!  
期刊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一千多年前,诗人孟浩然应老友相邀,来到田家体验,用诗家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惬意。无独有偶,西方浪漫诗人荷尔德林吟出“人,诗意地栖居”,后来经过海德格尔的阐发,成了乡村哲学的新境界。然而,曾几何时,我回到家乡那个偏僻的小村庄,倾颓的院落,了无生气,它们的荣耀已荡然无存———当年盖一栋那样的大瓦房,是要记入家族方志的,是村里的大事件。几千年农耕
期刊
今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先生,将毕生积蓄———8809446元———全部捐给华农大,学校用这笔款项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读着《新华每日电讯》这则报道,我看到的不单是一位“可敬的老人”,而且是一片“无言的火花”。  880多万元,对一位大学教授来说,若非年复一年克勤克俭,日复一日省吃省用,断难“积少成多”。我不认识卢永根。但我相信,他的这些钱财,都是
期刊
衣锦还乡,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向乡里夸耀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显摆。典出《旧唐书·姜暮传》:“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  中国历史上,帝王和英雄们都有一个嗜好,就是在打下天下后,总要衣锦还乡,回到故里,榮耀一番,让眼看着他们长大的父老乡亲,看着他在衣绣锦袍加身,香车宝马万人拥戴中打道回乡,光宗耀祖。于是,我们看到,衣锦还乡成了中国封建文化背景下功成名就的帝王们示威显荣的一种
期刊
冬雪夏雨,春华秋实,可谓自然界之常识。人自幼经寒历暑,会慢慢明白自然之理。人慢慢长大,在家庭熏陶和社会熏染中,便知美丑妍媸,人礼待道。成人之后,经过历练,知道了社会担当和人性的微妙,晓得了善恶是非,可谓有了点社会公德方面的常识,算个“社会人”了。  自然常识,只要不是天生智力缺陷,一般都能理解,容易达成共识。所以,公司之间、单位之间,在谈项目说事时,一般会先聊两句天气,其实是希望所谈的事,也像谈的
期刊
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十八》“史难信”一章,为了说明为什么有些“历史”很难让人相信,举到了“伯道无儿”的例子。“伯道无儿”的故事是这样的:晋代邓攸(字伯道)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儿子和侄儿一起逃难,在危难关头,舍弃自己的儿子,保全了侄儿。后来他终身没有孩子,当时很多人为之感动,抱憾地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对于这个故事,朱国祯表达了他的严重质疑:邓攸在子侄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念兄无后弃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