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个符号式的生存世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 文
  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
  文/王安忆
  城市的人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生活。他们吃粮,不是到田里去播种,然后收获,而是到居住地区所属的粮店,凭了计划粮卡去买;他们吃菜,也不是到院子里去摘,而是到菜市场去买。他们劳动,是在经过社会化综合与分工的流水线上的某一点,重复着某一动作,直至终生。他们得到的报酬,是将物质概括化了的货币,然后他们去各种分类的商店购买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生产与消费,已被集合在一起,加以统筹与计划,简约地划分为一系列的单位。他们只需站在他们的一个点上,做一样的动作,获得一样的货币,便可饱暖终生,度过生涯。这是概括化、抽象化、简化了的生命的过程,这是集体化的生命过程的存在形式,而城市是生命集体存在的地方。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好像是生活在理论上,生活在逻辑上,他们将劳动与生存的联系,以抽象的形式去叙述。早晨,他们说:我们去上班;月初,他们说:我们领薪水。他们严格遵守时间,不使迟到早退的事情发生,以防扣除奖金。一个农人担心庄稼歉收而使秋后口粮受到影响,在此是以抽象的符号代替。我们为某一符号去争取另一个符号。我们以某一符号去换取另一符号。人世间多少种具体的事物被简约与抽象为符号,失去了他们生动活泼的本来意义。
  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浪漫的色彩,星辰日月、风霜雨雪与他们无关。钟点标志出他们作息的制度,他们的劳动理论化为生存的需要,没有风景来点缀。一个农人为田里庄稼喜悦和烦恼的心情,他们再也体验不到。他们想:我们这样辛苦挤电车、赶路,在流水线上操作,是为什么?为了钱?钱究竟是这样重要,这样万能吗?生活是多么没有意思!另外一些人,则会因为太直接地了解劳动是为了生存,也丧失了生活的目的,他们想: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地挤电车、赶路,在流水线上操作,是为什么呢?为了生存吗?生存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这些劳作吗?生活是多么没有意义啊!好在,忙碌的人们为自己的头脑与心情本没有留下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来不及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就忙着上班,挤电车,排队买菜,为子女就学奔波。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人们已经没有了心情,这世界没有多少东西供心情去作体验。心情是一桩奢侈的东西,是农人的时代留给他们的遗物。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人性的萎缩与堕落是世界上所有城市的通病,可是涌入城市的大潮源源不断。城市提供给人最多的是生存机会与可能,城市是效率最高、生产力最强的部落,与人的第一需要——生存,息息相关。
  城市牺牲了活泼的人性,冒着堕落的风险,承担起无数贫困乡村的生计,为一个农业大国有限的产值增添了可观的数字。它很少兄弟与伴侣,它的窘迫与拮据日益加深。因此,城市里的人便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睁大了戒备的眼睛,带着排斥的表情,他们变得不宽容,不接纳,不友好,气量狭小。生活在城市的疲惫的我们,只有祝愿我们的城市富强,昌盛,天天向上。
  阅读指引
  
  浪漫与城市无缘
  ——《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内容赏析
  
  城市是现代人向往的地方,在人们纷纷涌入城市的同时,“上班”“流水线”“薪水”便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符号。城市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可能,但它却也缺少了活泼的人性,很难找到“兄弟与伴侣”。作家王安忆的《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一文,通过对城市生活特点的描写,写出了城市生活失去了人类的原有本性,现代城市生活的人们都在怀念着乡村生活。
  一、城市人生活在抽象里
  城市人生活在抽象的世界里,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诸如粮食、蔬菜等都不是靠自己的辛勤耕种从田里收获而来,而是到集体粮店、到蔬菜市场购买而来。他们从不耕耘,从不体验风吹日晒,甚至连二十四节也懒得知道。他们的劳动方式,常常是在流水线上重复着某一动作,甚至一辈子都这样重复着。城市人的劳动报酬与农民大不一样,农民最大的收获就是田里丰收,粮食满仓,而城市人的报酬则是以绝对的货币形式来显现劳动报酬。这种生活与工作方式,既单调又抽象,它成为城市人的全部内容。
   二、城市人生活在理论上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的生活就象有一个公式一样,“早晨,他们说:我们去上班;月初,他们说:我们领薪水” 。“上班”领“薪水”是他们生活的模式,他们从没想突破这个模式,而且终生在恪守这个模式。城市人“严格遵守时间,不使迟到早退的事情发生,以防扣除奖金” 。这种“逻辑”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画地为牢,把充满色彩的生活“被简约与抽象为符号,失去了他们生动活泼的本来意义”。
  三、城市人生活缺乏浪漫
  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满怀着丰收的希望,桃红柳绿,山娇水暖;高山小溪,峡谷平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他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劳动的歌声常在耳畔回荡。然而,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却与城市人无关,农民们耕种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以钟点为标志的作息制度,每天面临的是挤电车、在流水线上操作。他们关心的是把自己的劳动变成货币,然后到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种枯燥的生活,使得更多的城市人感叹“生活是多么没有意思” !
  四、城市人在怀念着乡村
  城市是商品交易的地方,城市的发达给更多的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与可能,因而使得大量的乡下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城市单调乏味的生活,又使得“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 。他们想念着乡村安静舒适的环境,想着乡村桃花源式的和谐世界,想着乡村满山遍野的庄稼,更想着乡村五彩缤纷的浪漫生活。这种对乡村的诸多怀想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风景”是城市的梦想
  ——《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细部揣摩
  
  作家王安忆深深地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枯燥,提出了“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的观点,选文通过多个角度来表现主题。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城市人生存集体化。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一致,他们在大机器生产面前,被集合在一起,“做一样的动作,获得一样的货币,便可饱暖终生,度过生涯” 。这就是一种集体化的生存方式。文章这样写的目的在于表现城市生活的单调,突出其“抽象”的特点。
  第二,城市人生活是符号。“早晨上班,月底领薪”是城市人生活的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简直就像一个符号一样,人们可以把它概括成“A和B”的形式。难怪乎作者说“人世间多少种具体的事物被简约与抽象为符号,失去了他们生动活泼的本来意义”。
  第三,城市人生活无风景。城市人每天出在忙碌之中,他们匆匆忙忙赶点上班,辛辛苦苦去挤电车,他们的忙碌未能给自己的大脑留下太多的思考时间,也无暇去考虑生活的意义。他们为生存在奔波,为子女而操劳,世界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少浪漫的时光,缺少更多的迷人风景,因而他们“已经没有了心情,这世界没有多少东西供心情去作体验” 。
  第四,城市人生活无人性。单调、枯燥的城市生活,使人变得冷漠,变得孤独与自私。他们“很少兄弟与伴侣”,“合作”对他们来讲又是何等的艰难,于是“它的窘迫与拮据日益加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城市牺牲了活泼的人性,冒着堕落的风险,承担起无数贫困乡村的生计,为一个农业大国有限的产值增添了可观的数字” 。对此,城市人“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睁大了戒备的眼睛,带着排斥的表情,他们变得不宽容,不接纳,不友好,气量狭小” 。于是,“不人性化”在城市开始慢慢滋生,人们的个性也在向“不理想化”方向发展,这正是现代城市的悲哀。
   乡村是城市永远的怀念
  ——《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艺术特色赏析
  
  作为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以其对现代城市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透析了城市生活的诸多弊端,指出了乡下人的原始本性在城市生活中已荡然无存,告诉读者所有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在写作上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细写城市,反衬乡村。文章通篇基本上是在写城市生活的弊端,很少涉及乡下生活的美好,写城市生活的不足,就意味着乡村生活有着城市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如写“城市的人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生活”“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好像是生活在理论上,生活在逻辑上”“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浪漫的色彩”“城市牺牲了活泼的人性”等,都在反衬乡村生活的美好。由此人们会想到:乡村生活是既十分充实,又非常和谐;既浪漫多彩,又彰显人性。
  二是列举事实,发人深思。例举事实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作者写城市生活的抽象,列举了“吃粮凭计划粮卡购买”“吃菜到菜市场去买”“劳动是重复着某一动作”“报酬是物质化了的货币”等事例;写城市里人生活在逻辑上,列举了“他们早晨上班”“月初领薪”“严格遵守时间以防扣除奖金”等事例;写城市人生活没有浪漫色彩,列举“他们体验不到农人为田里庄稼喜悦和烦恼的心情”等事例。这些事例既能说明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又给读者以深深的思考。
  三是用词形象,说服力强。这篇散文的语言独具特色,形象的语言,显得说服力很强。比如第一段中写到:城市的人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生活。“抽象”一词说明了城市生活的单调,加上下面列举的一些事例予以佐证,让人心服口服。再如,说城市人生活在逻辑上,“逻辑”一词,形象地告诉读者,城市生活就像公式一样,死死地卡住人们,缺乏灵活性。此外,像文中的“浪漫色彩”“活泼的人性”“堕落的风险”等词语都十分形象,有着极大的语言张力。
  (作者:高江海,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散文是一场文字的散步,但是要在散文阅读中追踪这若隐若现的散步踪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有一句话可以作为向导,那就是“形散神不散”,也就是“散在表达,神在主题”。所以要读懂作者,就要读出主题来,但是散文的散却让许多人感悟出了诸多话题,却常常不能准确地把握主题,他们常常如此聊以自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他们混淆了两种阅读散文的方式和目的。  阅读散文,分主题阅读和话题阅读两种,前者是为
期刊
数列问题的切入点是数列概念的两个方面,从项数与项的对应关系考虑,数列是有序排列的一列数,因而归纳递推是常用方法;从数列是散点函数的特征考虑,对应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另一途径,但两个方面的思路都基于“寻找相邻项关系”,这是解决任何数列问题的关键.对高三备考而言,以典型小题理清思路是很好的复习措施.  1.基于归纳递推的数列问题  与自然数相关的数学问题一般都可视为数列,这一点至关重要.例如“定
期刊
2011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的最大特点是阅读语篇较长,注重细节,对阅读速度要求较高。阅读材料话题广泛、贴近生活、时代感强,考查篇章把握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总体难度适中。试卷阅读量增大,有较高的区分度,难度较去年有所增加。要出色地解答试题,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较开阔的知识面。  一、试题分析  1.题材及体裁的变化  今年阅读题最
期刊
高考数学附加题特别强调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共4道解答题.其中,必做题2小题.两个必做题的考查内容分布很广,有计数原理、概率、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圆锥曲线与方程、数学归纳法等,共涉及考点有7个A级要求,15个B级要求.  一、圆锥曲线与方程  对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要有运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的意识,“回归定义”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如:(1)在求轨迹时,若所求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
期刊
一、填空题    1.复数4+3i1+2i的虚部为.    2.某校共有400名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竞赛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本次竞赛中,得分不低于80分的人数为.    3.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S的值为.    7.已知向量a→=(2,-1),b→=(-1,m),c→=(-1,2),若(a→+b→)与c→夹角为锐角,则m取值范围是.    8.先后掷两次正方体骰子(骰子
期刊
一、填空题  1.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关系是 .  2.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3.已知PABC为正三棱锥,D为BC中点,则直线BC与平面PAD的位置关系是 .  4.长方体的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比是1∶2∶3,对角线长为214,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5.
期刊
[原文]  血 债  曹德权  (1)西迈的爹是下午赶到学院的。这地方很大,高墙内到处都是高楼,院内道路纵横交错,绿树成行。西迈爹一下就傻了眼,打听了许多人,都说不出他儿子在哪座楼。人家问他儿子是哪个系哪个班的,他也说不出。瞎转悠了好半天,他才想起身上带着儿子的信壳儿,就赶忙找出来问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西迈上课的地点。  (2)西迈想不到爹会赶到学校,望着满头大汗的爹就埋怨说:“你要来
期刊
一、考情剖析  近3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特点、规律及命题趋势如下:  1.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所选材料语言地道而且内容丰富、真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2.阅读理解所选文章长度加大,试题信息量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和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阅读理解题目设置要求较高,归纳总结之类的题较多,这类题的答案并不在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落中,学生需要耐心阅
期刊
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这两部分内容不仅互相渗透,它们也和其它数学分支进行融合,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因此历年来它们都是高考的的重点内容.  一、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除了具有一般函数的各种性质外,它的周期性和独特的对称性,再加上系统的丰富的三角公式,使其产生的各种问题丰富多彩,层次分明,变化多端,围绕三角函数的考题总是以新颖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来高考从三角
期刊
一、知识整合  1.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相对来说,对自己较熟悉的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2.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除极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