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十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考察——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引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能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四年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毕业论文选题也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密切
其他文献
白藜芦醇是一种在深色葡萄、浆果和花生皮中发现的植物来源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等生物活性,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白藜芦醇在使用中存在快速吸收、低生物利用度和低水溶性等不足,使用助溶剂和纳米颗粒技术可以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改善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治疗牙周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利用白藜芦醇作为牙周炎治疗药物并开发
通过取代反应,以柔性四羧酸链分别替换1,2-二(2-氨基苯氧基)乙烷、邻苯二胺分子中的氨基氢原子,得到两种氨基四齿配体1,2-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甲酯(Ⅳ)与1-N,N-2-N′,N′-四乙酸甲酯基-1,2-二氨基苯(Ⅴ),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配体结构进行表征。单晶结构解析显示,配体Ⅳ属于三斜晶系,■中心对称空间群,每个非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新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可导致患者长期持续性腹泻,甚至死亡。近年来HIV/AIDS合并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情况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目的:1.构建Spred-1基因flox纯合且Cre阳性和Spred-1基因flox纯合且Cre阴性小鼠。2.制备并评价咪喹莫特改良型造模方法诱导的C57BL/6J小鼠银屑病模型,以获得时间更为持久、病理特征更为典型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3.通过对银屑病样小鼠Spred-1基因条件性敲低的研究,寻找Spred-1蛋白参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确切证据。4.通过清血毒颗粒合剂对Spred-1基因敲低银屑病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新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可导致患者长期持续性腹泻,甚至死亡。近年来HIV/AIDS合并感染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情况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和不可或缺的措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滁州市Y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供给主体等方面考察安徽省滁州市Y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为了研究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混养模式净化养殖尾水水体的效果,本实验共设计4个处理组,藻蚌组、蚌组、藻组、空白对照,每组处理重复三次,取鱼类养殖尾水净化。结果显示:藻蚌组、蚌组和藻组对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90.03%、91.96%和89.58%;对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50.89%、26.36%和45.79%,对氨氮(
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 1,NPM1)基因突变是白血病新亚型,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约占AML总患病人群的三分之一。近年来,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被鉴定为新的表观遗传修饰。所谓m~6A,是指通过甲基转移酶催化形成、可被去甲基化酶逆转的位于RNA中腺苷(
作为一种外在型的治理资源,数字技术嵌入基层治理的过程,暗藏着数字化技术与基层社会结构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数字技术凭借其工具性优势赋能基层治理时,也面临着来自基层社会的场域压力。基层治理结构的科层化、基层治理主体数字素养欠缺、基层治理方式的路径依赖等诱发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之间处于“试图接近但又无法融入”的悬浮化状态,消解了数字技术治理功能实现的支持机制,造成基层治理的数字技术“负能”后果。在基层治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