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印象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岩,是十几年来中国文化界难以绕过的一个人物。这十几年,海岩创作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掀起了荧屏浪潮,徐静蕾、佟大为、孙俪这样一批仍然活跃着的一线明星也都是从海岩剧里走出来的。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从《便衣警察》、《玉观音》到他最新的《舞者》,其中的跨度是如此之大,海岩究竟如何拥有这样不受局限的力量的?
  
  


  多面的海岩
  
  海岩曾经这样半自嘲地总结自己:一流的室内设计师,二流的酒店管理者,三流的作家,四流的编剧。
  对多数人来说,专注做好一件事是成功的信条。而对作家这个角色来说,更意味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憎恨现实几乎是艺术家们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海岩需要的则是一份理性与冷静。
  海岩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曾经这样说道:“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情感比较丰富、细致。小时候比较喜欢做的是独处,这是因为在文革期间,家里受冲击,我算‘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受到别人歧视。独处的时候,自己看书、画画、做小手工艺品。”
  “我也是一个很理性的人,这得益于我复杂的工作经历。后来,我变得既很感性又很理性。我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着这两种能量。这就像上班面对你的员工,下班你面对父母时一样自然。”
  每天劳累了一天之后,晚上回家,他最想做的事其实就是看电视,睡觉,那种平时不怎么好看的电视这时也变得格外诱人,老是抓着他的心。但是,他得逼着自己拿起笔,平均每天用两三个小时写3000字。写到后来,脑子昏昏沉沉的,“都写串行了,第二天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一部长篇小说要写三四个月。小说写完了,又接着写三个月剧本,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这种痛苦的写作过程中度过的。长期如此,带给他的后遗症是神经衰弱,以及各种毛病,虽然很困,但经常睡不着觉。他说他现在对写作其实是没什么兴趣了,“因为兴趣是在有体力的前提下”,所以他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年一部,绝不多写。
  也许,正是这样的多重身份的转换才让他能不受空间感的局限,他在豪华酒店里,既是最成功的领导者之一,同时也分身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曲折的生活
  
  与海岩的著名小说《平淡生活》的题目相比,他本人的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九曲十八弯了。海岩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他曾经自嘲过:该长牙发育时偏逢自然灾害,跟不上营养;该上学读书时又遇“文革”,没受到教育;该工作提拔时又刮学历风,真是生不逢时啊。
  海岩的少年时期是在文革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被造反者隔离,10岁时就辍学了,小学仅仅读了四年。独自一个人生活之后,虽然起居自由但心灵却很压抑,而且不敢上街怕被红小兵打,15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海岩才算是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提起兵营生活,海岩还有过一件糗事。有一次军事训练过后,大家都特别累,再加上睡前喝了好几杯子白开水,晚上睡觉时海岩尿床了,褥子湿了一大片。事后,他怕别人发现就找来被子遮掩,结果还是让好心的老兵发现了,老兵帮他把湿褥子拿出去晒太阳。当时,性格内向且自尊心很强的海岩连自杀的念头都有了。那几天,中队领导看出他吃饭不积极,还整天满腹心事的样子,就找一个下午的时间为海岩专门组织了场篮球比赛。球场上,海岩与战友们打得热火朝天,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退役后海岩当过工人、警察和机关干部,总的还算顺利,只是在文革后因为连初中文凭都没有差点被机关清退。好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关照他,让海岩有继续工作的机会。有一次海岩到一家机关自办的小饭店里去帮忙,那饭店经理看他年轻又勤勉,刚好又缺人,因此向机关要求让他多留几天,冒充值班副经理搞搞接待,结果一留留了十五年整。海岩当时本是临时借调充数的,没想到后来竟假戏真做当上了全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会长。
  


  海岩是这样回忆自己是如何写起小说来的:“后来写小说是一时兴起,起因是看了几本在书摊上买的烂书发现烂得连我自己写也不会比它更烂。我想我虽无学历但有几分阅历,比如四五运动,被派到天安门当便衣那一段可写一本《便衣警察》;唐山大地震当天即赴唐山救灾可体会一次《死于青春》;帮电影乐团找意大利小提琴那次忙可演绎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些年混迹商界,心变冷了反倒更有《你的生命如此多情》那样的感慨。凡此种种,试着写来,赚些稿费贴补家用。”
  正是凭着这样的坎坷与用心,才成就了今天的海岩。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昆仑饭店掌门人。
  
  遗憾的感情
  
  在海岩的笔下,女人几乎都是美丽的化身。但海岩自己却并不是把美丽作为他心目中理想对象的标准的。他说,男人选择女性时,往往把相貌放在第一位,漂亮的女孩很容易引起人注意,但如果长期相处的话,能吸引男人的还是她的品质和个性,相貌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男人对相貌是很容易见异思迁的。虽说长期在商界,但他不太欣赏女强人,他喜欢的是那种外观时尚一点、内心传统的女性,即常人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如果选择一起生活的话,他觉得《玉观音》中的安心更合适一点,因为她善良、宽容。可惜,除了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一直没有在生活中碰到“安心”,所以他便将单身进行到今天。
  海岩曾经也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在28岁那年,他与北京市劳改局一名会计(何菁菁)结了婚。第二年,他们的儿子侣箫就来到了人世。
  


  在儿子侣箫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没有接送过自己上下学,他也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滚在父亲怀里撒过娇。 其实海岩心里也是酸涩的,有一次他答应妻子和儿子,这个星期天一起去天安门放风筝。然而,那个星期天因为公司有急事要处理,一家三口的出游计划又泡汤了。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对海岩大发脾气。从此,争吵就像一幕幕短剧,开始频繁地在海岩和妻子之间上演。工作的劳累、家务和孩子的拖累,以及丈夫的冷落,也让妻子何菁菁对这场婚姻彻底失望了。
  1995年春天,何菁菁没有告诉海岩和儿子,独自一人漂洋过海去了美国。两个月后,海岩收到了她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回首这些年来与妻子走过的岁月,他痛彻地感到自己确实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在电话中对妻子说:“我们能不能重新开始,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会放慢事业的脚步,学做好丈夫、好父亲。”但何菁菁去意已决,海岩只得挥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侣箫跟海岩一起生活。
  妻子走后,海岩选择了一个人把孩子带大。有人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一直保持单身,他的回答是没有时间。其实,海岩是在回避着感情。他是一个心里不能有事的人,一有事就什么也干不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感到愧对别人,那他将会感到特别痛苦,为免麻烦,他只好选择回避。好在十多年过去,当初的小儿子如今也长大成人,而且在最新的海岩剧《舞者》里,他的儿子成为了新的岩男郎。
  海岩是一个浪漫而感性的人,在他那貌似古板严谨的外壳下,有一颗激情荡漾的心。有人问海岩理想的生活状态,他说是好好睡觉。他的浪漫都留给了他书里的人物,他在笔间享受着他们的浪漫和激荡的生活,仅此而已。他们让他平实的生活斑斓起来,也让他的生命如此绚丽。
  编辑/何昕
其他文献
夜,像羽毛撩拨着我。QQ嘀嘀在响,是今晚第25个好友申请。今天是2月5号,这是个小小的缘分,那就加吧。  “优雅男人”,貌似不错的名字,也是我喜欢的类型。“优雅男人”发来个笑脸。时针正指向23点,老公还在公司加班,结婚5年,老公说该有所建树了。我喜欢他这股劲儿,认准一个理儿便生龙活虎,不撞南墙不回头。“优雅男人”见我没有反应,小心问了句:“在忙吗?”  我懒懒地回了句:“嗯。”隐约有点饿了。  优
期刊
转眼夏天又来到了,一边是准备着清凉爽美的漂亮衣裙,一边却是为如何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娇嫩皮肤而费尽脑筋。夏天,女人口中少不了的是如何防晒,“一白遮三丑”,这可是国人们一致的审美观点,可不?看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就知道。  想要雪一般洁白的皮肤,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别看美容大王大S现在雪白如玉,但是从她17岁便为美容尝遍无数奇方的经验得知,想要摆脱先天的因素,那就只能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想要
期刊
A    爱她,就给她一个名分。他决定娶她。四月的清晨,一轮月牙儿还卧在云里,像早上赖床的小孩。婚姻登记处还没有上班,空荡的大楼前,她缩在他的怀里,幸福着,期待着,还有一丝凉意让她微微发抖。他索性脱下了外套,把她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闪闪的,亮亮的眼睛冲他眨呀眨的,就像小星星落入了凡尘。  “该死的,来早了,以为今天周末会有好多人登记。”他跺着脚,不停往手心哈着热气。  “都是你心急,难道我会跑了?
期刊
戈蒂埃的诗  冬日的幻想  在杜伊勒利宫的池塘里,  遨游的天鹅依依不舍,早已忘情;  面对银光闪闪的涟漪,  树丛宛如进入仙境。    瓦盆里自有打了霜的花枝  在罩着白网的绿篱下招展;  雪上,鸟群那繁星般的足迹  前后相接,随处可见。    在底座上,维纳斯穿着短裙  与福基翁擦肩而行;  冬日使克洛迪昂那个“怕冷的女人”  作为雕像而遐迩闻名。  埃雷迪亚的诗    满庭芳   ——咏中国
期刊
有人说,爱是一门索取的艺术,让人为之赴汤蹈火并甘之如饴的才叫高手。不少女人把这奉为圭臬,在男人身上手段百出,最大限度的向男人索取。并冠冕堂皇地认为:享受男人的战果是女人的权利。真是这样吗?现实证明,这样的女人是可悲的,没有自我,没有尊严,没有价值,这样的人完全是利己主义者,丝毫不可爱。  爱是索取,也是付出。只有收支平衡才能持久健康,自己也才能得到认可和尊重。    你的爱情收支平衡吗?    1
期刊
笼罩全球的金融危机已深刻影响到了时尚产业。在2009年夏季,一切都将是对2008秋冬保守趋势的温和演变。设计师们普遍选择了一种无风险的商业性外观。为了抵制低迷的经济危机的不良影响,颜色势必由向亮色调转变,比如优雅高贵的蓝色系将会成为今年夏季熟女们的新宠。熟女们将从服饰以及妆容等外表装扮中努力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服饰也选择简洁大方的经典设计,高贵中不失优雅。    “彩”亮心情:  寒冬余风犹存
期刊
父子两人正在山上散步。  忽然,儿子摔了一跤,摔伤了,发出一阵叫喊:“唉唉唉哟哟哟哟哟!”  他很奇怪,在山里的某个地方,有人重复着他的声音:  “唉唉唉哟哟哟哟哟!”  他很好奇,便喊道:“你是谁?”  他收到了回答:“你是谁?  他对这回答很生气,便嚷道:“懦夫!”  他收到了回答:“懦夫!”  他望着父亲,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父亲笑着说:“我的孩子,你注意听着。”  接着,他对着山喊
期刊
A    “租”是一个摇摇欲坠的词,离心,散焦,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租”又是一个多么惺惺相惜的词,它是非固态生活的一项过渡,让纷乱停靠,朝夕得以继续。没有人会拒绝“租用”所能够带来的便捷,廉价,以及形式上的像模像样。一旦承担不起,或者没有长久承担的必要时,就会发现它蜷居各处,随手可取。  在上午与下午的间隙,有一个小时的休息。足够我上网发帖,为夜晚的热闹做足准备。纵使再不喜欢这一天,我也要保证它
期刊
再贫穷的女人,恐怕也有一两件细软,母亲留下来的玉镯,婆婆送的家传戒指,哪怕只是一件斑驳的小银饰品,女人也会视如珍宝。  时下女人更有豪言:没有点首饰细软,哪里算女人?收藏细软,不仅仅是乐趣和满足感,也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    尽显女人的华贵  黄金拥有纯净的质地,阳光般美丽的色泽,尽显女人的富贵与华美。在古代,黄金是一种流通货币,也是女人喜欢的饰品材质。在现代,金饰仍被女人所喜爱。在婚嫁迎娶之
期刊
有时我虚弱得  需要哈利酒吧的收留  小瓶力加啤酒5送1  一盎司XO  我已习惯闻邻桌的烤生蚝  苍白的异国男歌手就像  刚刚吸过毒  重磅摩托车在每个墙角蠢蠢欲动  吧台上方倒挂着一排排高矮胖瘦的  玻璃酒杯  斜对面一对情人的亲昵太专一  我把斟酒的胳膊抬高  泡沫升了又降  如同七上八下的等候  一位白种先生走近冷不防  用德语说  你真像克格勃  我没有接招  却掉了刚点着的中华  强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