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所以市政道路建设也与日俱增,本文主要是对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的技术工艺做一些阐述。
  关键字:市政道路 路基 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情況。路基工程施工的土石工程量相对较大,工程施工程序复杂;与市政排水、桥涵、路面等工程互相交错,同时受地质、气象、地方环境等等的影响。要做到路基工程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
  1 路基土方施工
   1.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1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
   1.1.2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
   1.1.3分段施工。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混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20cm~30cm的稳定层。
   1.2松铺厚度的控制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8cm。
   1.3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 cm,压实宽度不。
   1.4压实方法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 %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1.5机械作业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时,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
  2 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角度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影响结构层厚度最敏感的参数之一,土基回弹模量较小的变化,对结构厚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路基的回弹模量除了受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在具体施工中是通过选取好的土质、增加压实、控制弯沉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又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
   3.1路基土的控制
   路基一般是用自然土修筑的,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对自然土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以便指导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成品的检测,从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而砂性土回弹模量比较高。
   当路基土的力学性质较差或路基施工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时,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对路基土进行稳定:一是石灰稳定路基土。此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二是掺加粒料,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3.2压实度控制
   3.2.1 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
   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3.2.2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土层填土厚度以不超过30公分为宜,分层铺筑压实。施工中尽可能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施工,对于同一类土来说,采用轻型压实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采用重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小,而最佳含水量又较采用重型压实的大,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50t震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压实功的增加,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又可以降低。由于土基密实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弹模量。
   3.3强度控制
   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严格执行规程,在施工中认真负责,一定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道路。
  4 道路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路面除具有通行能力大、安全性高,行车舒适外,还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施工时要考虑到平整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病害的防治与处理。
  5 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如果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会导致路堤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5.2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要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5.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6 结语
   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复杂,因此施工中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才能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
  [2]孙宝军.浅谈强夯法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2010.3
其他文献
为保证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将对陕西省的生态环境进行本底状况调查和动态监测.在项目实施的前期,我们利
粮油类
云南金沙江流域被耕地比重大、分布广,以顺坡耕地为主,陡坡耕地占较大比重,因而成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已成为头号环境问题,还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综述了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综合科技研究概貌和发展趋势,着重围绕绿色科技是生态环保的科技创新体系,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化学、再生资源化学、工业生态学等新学科发展,以
目的探讨去负荷引起的小鼠后肢肌肉萎缩后,骨骼肌收缩能力和疲劳度特性的变化。方法小鼠后肢去负荷14 d、28 d引起骨骼肌萎缩后,采用离体肌肉灌流技术,给予慢肌比目鱼肌和快
本文研究了四轮结构汽车的车体动力学模型,包括运动模型、方向系统模型和速度系统模型,根据室外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室外移动机器人仿真试验系统。该系统在设计
期刊
本文论述了新疆生命支持系统及其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地位、作用、现状及功能,提出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