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然,二者的概念与内容并不相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核心;内部控制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究
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领域中,它所具有的内涵和表现出来的外延是有所差别的。从其共性来看,风险管理的对象都是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其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管理来最终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而内部控制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概念,它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我们认为,二者其实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企业管理中提到风险管理,我们认为它必须依附于内部控制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内部控制来谈论风险管理将毫无意义。所以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中,风险管理存在于内部控制这一个大的体系中。有了内部控制,才会有风险管理,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才会有意义。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现状分析
第一,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本身起步较晚,所以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在我国还被认为是一些新鲜事物,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还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不会太高。具体到内控工作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多数企业只是从形式上重视了内控制度的建设,认为构建了相关的平台,有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意味着内控工作已经完成,已经能够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内控工作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处于怎样的位置,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大部分企业对风险意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风险防范的基本觉悟。形式上虽然确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但是并不能够发挥其应用的风险防范价值。第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尚未确立。归根结底,现代企业制度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仍旧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各项职能承担的主体以及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组织架构的价值就在于将一项系统的工作通过科学的分配将具体的权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或是员工身上,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样必须依赖于这种专业完善的组织架构的建立。但是从当前企业运行的现状来看,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区分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监督主体和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没有针对风险管理的专门组织架构,部门与岗位之间的界限模糊,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无法开展。第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将风险管理作为内控工作的切入口,是我们在考量众多企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通用价值的选择,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就是在内控制度的几个要素中确立一个中心,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而展开。但是当前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这种疏漏表现在多方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明确将风险管理作为内控工作开展的核心;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角度来看,由于没有重视风险管理各项战略规划存在激进与冒险的情况,加大了企业未来承担风险的概率。
三、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工作分析
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对财务、运营、经营等工作的细化分析和控制来尽可能的减少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身的价值取向是趋同的。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新内控体系。针对当前企业内控工作开展的现状,要想使风险管理在整个内控工作中得到重视,首先必须构建一套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新的内控体系,只有为风险管理创造一个有序的外部环境,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的开展进行。具体来说,风险管理应该具体的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包括员工的管理、发展战略的制定、运营模式等。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由其作为涉及到风险管理事务的主要执行机构和决策机构,赋予其专有的权利以及相对独立的地位,来保证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进行。第二,确定合理的目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判断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经历怎样的发展途径,以及需要面临怎样的风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识别。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也就谈不上风险识别。要使得风险识别具有保护企业发展的价值,还必须保证企业所确立的目标是合理的,任何夸大、不切实际的目标都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风险识别也不能发挥丝毫的作用。只有完成了风险识别,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评估以及控制,并且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纳入一个动态的控制体系中,根据目标的调整和变化,来调整风险识别与控制,减少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建设。无论是企业的内控工作还是风险管理,其根本仍旧处理的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意识带入到人力资源的建设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对个体员工的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建设,其实就是要提高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在企业中不仅会出现一些宏观事物所导致的风险,而且也会出现由于个人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些风险内容同样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要通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尽量减少个体道德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用健全的鼓励、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打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也是企业内控工作应该具备的效果之一。第四,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可以使企业考虑潜在事件如何影响目标的完成,管理层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事件进行评估:可能性和影响性。可能性表明的是事件将会发生的概率,而影响表明的是如果事件发生,其结果如何。一般可以利用过去事件的详细资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第五,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要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构筑起面向全部门、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涉及业务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加大业务条线自律监管的力度。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促使全部门逐步建立起业务管理服从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服从处理流程、业务考核服从统一标准的管理新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张丽珍.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32)
[2]张敬梅.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J].现代商业.2008(9)
[3]管仁强.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5)
[4]熊汉兰.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2009(2):77
[5]张丽珍.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32)
[6]冯国平.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20)
【关键词】风险管理;核心;内部控制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探究
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领域中,它所具有的内涵和表现出来的外延是有所差别的。从其共性来看,风险管理的对象都是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其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管理来最终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而内部控制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概念,它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我们认为,二者其实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企业管理中提到风险管理,我们认为它必须依附于内部控制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内部控制来谈论风险管理将毫无意义。所以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中,风险管理存在于内部控制这一个大的体系中。有了内部控制,才会有风险管理,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才会有意义。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现状分析
第一,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本身起步较晚,所以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在我国还被认为是一些新鲜事物,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还处于探索与学习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不会太高。具体到内控工作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多数企业只是从形式上重视了内控制度的建设,认为构建了相关的平台,有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意味着内控工作已经完成,已经能够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内控工作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处于怎样的位置,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大部分企业对风险意识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风险防范的基本觉悟。形式上虽然确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但是并不能够发挥其应用的风险防范价值。第二,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尚未确立。归根结底,现代企业制度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问题仍旧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各项职能承担的主体以及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组织架构的价值就在于将一项系统的工作通过科学的分配将具体的权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或是员工身上,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样必须依赖于这种专业完善的组织架构的建立。但是从当前企业运行的现状来看,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区分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监督主体和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没有针对风险管理的专门组织架构,部门与岗位之间的界限模糊,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无法开展。第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突破口。将风险管理作为内控工作的切入口,是我们在考量众多企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通用价值的选择,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就是在内控制度的几个要素中确立一个中心,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而展开。但是当前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这种疏漏表现在多方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明确将风险管理作为内控工作开展的核心;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角度来看,由于没有重视风险管理各项战略规划存在激进与冒险的情况,加大了企业未来承担风险的概率。
三、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工作分析
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通过对财务、运营、经营等工作的细化分析和控制来尽可能的减少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身的价值取向是趋同的。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新内控体系。针对当前企业内控工作开展的现状,要想使风险管理在整个内控工作中得到重视,首先必须构建一套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新的内控体系,只有为风险管理创造一个有序的外部环境,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的开展进行。具体来说,风险管理应该具体的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包括员工的管理、发展战略的制定、运营模式等。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由其作为涉及到风险管理事务的主要执行机构和决策机构,赋予其专有的权利以及相对独立的地位,来保证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进行。第二,确定合理的目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判断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经历怎样的发展途径,以及需要面临怎样的风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识别。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也就谈不上风险识别。要使得风险识别具有保护企业发展的价值,还必须保证企业所确立的目标是合理的,任何夸大、不切实际的目标都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风险识别也不能发挥丝毫的作用。只有完成了风险识别,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评估以及控制,并且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纳入一个动态的控制体系中,根据目标的调整和变化,来调整风险识别与控制,减少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建设。无论是企业的内控工作还是风险管理,其根本仍旧处理的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意识带入到人力资源的建设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对个体员工的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建设,其实就是要提高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在企业中不仅会出现一些宏观事物所导致的风险,而且也会出现由于个人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些风险内容同样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要通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尽量减少个体道德风险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用健全的鼓励、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打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也是企业内控工作应该具备的效果之一。第四,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可以使企业考虑潜在事件如何影响目标的完成,管理层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事件进行评估:可能性和影响性。可能性表明的是事件将会发生的概率,而影响表明的是如果事件发生,其结果如何。一般可以利用过去事件的详细资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第五,构建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要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构筑起面向全部门、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涉及业务全过程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加大业务条线自律监管的力度。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促使全部门逐步建立起业务管理服从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服从处理流程、业务考核服从统一标准的管理新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张丽珍.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32)
[2]张敬梅.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J].现代商业.2008(9)
[3]管仁强.浅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5)
[4]熊汉兰.浅论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2009(2):77
[5]张丽珍.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32)
[6]冯国平.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