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美力和黄体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和PAI-1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现代妇产科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雌孕激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 1(PAI 1)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倍美力 (Premarin) (0 .0 2、0 .2 5、2 .5ng/ml)、黄体酮 (1ng/ml)、倍美力 (2 .5ng/ml)合并黄体酮 (1ng/ml)分别作用于HUVEC 12h和 2 8h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上清液中tPA、PAI 1的活性 ,用RT PCR技术分析它们作用于HUVEC 2 8h后tPA和PAI 1mRNA表达。结果 :0 .2 5、2 .5ng/ml倍美力及 2 .5ng/ml倍美力合并 1ng/ml黄体酮作用于HUVEC 2 8h ,tPA和PAI 1mRNA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5 ) ,tPA活性明显升高 ,PAI 1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 0 .0 2 5ng/ml倍美力、1ng/ml黄体酮作用 2 8h ,未见显著变化 (P >0 .0 5 )。它们作用HUVEC 12hPAI 1活性均无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1)倍美力作用HUVEC使tPA、PAI 1mRNA表达下降 ,tPA活性增加 ,PAI 1活性降低 ,因而提高了纤溶活性 ;(2 )倍美力对HUVECPAI 1活性的影响与倍美力的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 ;(3)黄体酮对于HUVEC可能无直接作用 ,但它与倍美力合并作用后可对抗倍美力的部分雌激素活性。
其他文献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IVM技术仍面临着卵子成熟率不高,成熟后体外受精率低及妊娠率较低等困难,所以IVM过程中
米非司酮 (RU486)已广泛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长期应用RU486能否造成无对抗性雌激素环境的相关副作用报道较少.1999至2003年我院收治了3例长期口服RU486的患者,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恶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例正常早孕绒毛和3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E-钙粘素m
最近,永吉县财政局在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了“财政干部学理论讲财政”的学习制度和方法,这一举措在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大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引产的胎儿血液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了解米非司酮对胎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机理.方法:选择妊娠22~24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3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例,顿服米
目的:检测初发与复发卵巢癌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探讨DNA损伤修复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36例卵巢癌的初发和复发肿瘤组织中DNA-PKcs的表达。结果:初
患者,女,32岁,下腹部逐渐膨隆6个月,近10d腹胀加剧,以致不能弯腰,而来本院就诊.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FLK-1)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基因囊泡素-1(caveolin-1)和Id3α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抑制VSMCs增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培养Wista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