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书家对书坛繁荣发展的贡献

来源 :中华名家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我与浙江的女书家骨干率先在全国成立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10多年的努力,浙江省女书法家的队伍由成立时的56人,发展到4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大约20多个省、直辖市有妇女书法研究会一类的组织,各地市县一级的书法组织也相继成立了女书法家联谊会,约有万人之众的女书法家聚集在这些研究会和联谊会的周围。部分优秀的女书法家还担纲中国书协副主席,省级和直辖市书协主席、副主席的重要职务。女性书家队伍日益壮大,将给书坛的繁荣发展带来怎样的收获?本文将从繁荣书法创作、开展书法教育、培育书法入师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繁荣书法创作
  
  艺术是人心灵的迹化。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达到“翰逸神飞”的神与形高度的统一。因此,书法艺术美的创造,既需要有创造者主体情思表现美,以传达创造者精神、人格、学养、情性、气质等“神”,又需要通过创造者娴熟的艺术技巧传达美,以有法而不囿于法的线条造型的“形”,承载创造者主体情思表现美。
  艺术风格的千变万化,在于创造艺术作品的生命的千变万化。生命有阳刚、阴柔;生命有欢畅、艰涩;生命有浓烈、平淡……生命中有多少精神、人格、情性、气质的变化,书家的笔下就能幻化出多少变化!汉代杨雄曰:“书,心画也。”先师陆维钊曰“书家心理活动有喜、怒、醉、悲等不同,产生的书法作品将各不相同:喜时之书,风光霁月;怒时之书,拔剑弩张;醉时之书,眉飞色舞;悲时之书,神沮气丧……书家有男性、女性之别,男女书家心理、生理各异,创作的书法作品也有阳刚、阴柔之别。”
  在书法史上被誉为“神品”的传世佳作,多是“无意于佳乃佳”的草稿。因为草稿所抒之“情”,所传之“神”,所发之“采”是作者真情性的倾泻。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兰亭雅集,流觞饮酒薄醉时即兴书就的草稿。不仅是文辞优美的散文,而且是书法史上晋代“尚韵”的千古绝唱。被鲜于枢赞为“天下行书第二”的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也是草稿,率意涂改,甚至有漏字,但却是一篇心之所注,字里行间和血进泪,溢满忠烈之气,读之使人心灵震撼的传世佳作。黄庭坚称赞:“文章字法皆能动人。”即使同一书家,在不同的情境下创作同一内容,“神采”也不同。史载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之后又写过很多遍《兰亭序》,但终究没有再现“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情境下《兰亭序》的“神采”。后世褚遂良、冯承素、赵模、诸葛贞等很多名流雅士临摹的《兰亭序》更是“神采”各异。
  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描述怀素狂草创作:“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窦御史描述怀素狂草创作“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描述张旭借草书寄情:“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孙过庭《书谱》描述王羲之写真书的情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
  《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男女书家精神、人格、学养、情性、气质不同,载附在书法作品中的“神采”当然不同。2004年,我随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访日团赴日本参加《日中女流书道家代表作品展》开幕式,开幕式前我读《日中女流书道家代表作品展作品集》时,一幅由日本每日书道会理事、日展评议员小山女士创作的3米长的日文假名书长卷深深吸引了我:用笔细腻精湛,点画灵动妍媚,潇洒连绵,气韵连贯,象一泓潺潺而来的清泉……一位优雅、灵秀、睿智、脱俗的女性书家特有的“神采”跃然纸上!开幕式上,我一眼认出了坐在主席台日方贵宾席上的小山女士,她恬静、秀美、从容、仪态万方……与我品读作品时的想象非常吻合!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虽然,我读不懂小山女士所书表意文字的内容,但小山女士在线条造型中流露的女性特有的情感、气质、韵味让我读懂了这幅作品的瞩目点。正如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瓘提出的品鉴书法美的标准:“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即真正懂得书法的人,在欣赏书法艺术时,主要着眼点不在文字内容的本身,而是将书法看成抽象的线条造型艺术,而载附在线条造型中的书法家的精神、人格、学养、情性、气质等“神采”,才是人们欣赏书法作品的瞩目点。
  承载着女性书家特有的精神、人格、学养、情性、气质等“神采”的线条造型,展示了镂金雕玉之美、珠光焕彩之丽、歌声绕梁之趣、舞女回腰之媚、风和云舒之态、春花争发之茂……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神采”的书法作品,是以龙威虎震之姿称雄书坛的男性书家无法企及的。绽放在书坛百花园中具有女性独特神采和风韵的花朵,将使书坛百花园更加繁荣、绚丽多彩。“巾帼不让须眉”,并非巾帼与须眉争雄强,而是巾帼让须眉感叹:巾帼之花特有的神采和风韵是他们无法取代的!
  
  二、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的受众面很广,从幼儿、儿童、离退休老人到在职中青年等,女性书家开展书法教育涉及的面有高等教育、普及教育、提高教育、家庭教育等。但女性书家在书法教育领域的主力军,主要在书法的普及教育和家庭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幼儿书法班、儿童书法班的教师,60%以上是女性书家。幼儿、儿童书法教育不仅是书坛繁荣昌盛,后继有人重要的奠基工作,更是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百年大计”!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其意义、其价值、其影响正在于此!
  著名女书法家游寿曾写过一幅对联“友我妇女,培育儿童。”女性书家成为幼儿和儿童书法教育的主力军,因为她们在这一领域有独特的优势:1、女性的母性意识:女性面对孩子会产生天然的爱。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促使女性热爱幼儿、儿童书法教育。2、女性的童心:女性天生善于模仿孩子的言行,使女性在柔美中融入童心,女教师对孩子有特殊的亲和力。3、女性的唯美意识和耐心:女性面对幼儿、儿童的书法学习会倾其所有,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不厌其烦地帮助孩子掌握书法的技能。4、女性的细致敏感: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中的进步和失误,帮助孩子快乐地成长。5、女性的“好为人师”。女性长于语言表达,天生好为人师,使女性在幼儿、儿童的书法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幼儿、儿童学习书法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大事。书法是以汉字造型为基础的线条造型艺术,这种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是线与空间。在空白的宣纸上,由笔和墨拉出的线,阴阳相生,构成一幅幅千变万化的抽象画。据研究,书法教育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能力,具有激活右脑功能 的作用。这一作用对提高孩子以创造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书法艺术是“开启智慧”的艺术。学习书法开启儿童智慧的原因,在于学习汉字和练习汉字造型都能提高智商。
  1982年,英国查德林博士对英、美、法、西德、日本五国儿童智商进行测查发现:欧美四国的儿童智商平均为100,日本儿童平均智商为111,分析原因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查德林博士的论文发表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日本的石井勋教授经过多次反复测试发现:学汉字可以提高智商。他在《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指出:日本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汉字,其智商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学一年,智商能达到110;如果从4岁开始学,学两年,智商能达120:如果从3岁开始学,学三年,智商能达到125-130。学汉字为什么能提高智商?美国专家研究认为: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刺激,对人的左脑发生作用。汉字具有音码、形码(图形)、义码三种不同的刺激,是对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文字。如果用:形-音-意的方法,以左脑处理为主。如果用:字形直接到字意,没有语音转录,就直接由右脑来处理。人的右脑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提高智商有决定作用。现在,很多欧美国家的家长让幼儿学汉字,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开启幼儿智慧。
  美国美术教师爱德华上美术课时发现:让学生直接临摹人物肖像画,许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处下笔。让学生把肖像画图倒过来临摹,学生不仅不费劲地将肖像的主要特征画出来了,而且又快又好!为什么呢?脑科学理论为我们解答了奥妙:人的左脑与右脑有不同的分工,左脑具有语言的优势,长于读和写、数学和逻辑分析等抽象思维。右脑是模拟脑,是处理复杂图形、空间形状、方位的高手,长于综合、直觉、想象等形象思维,尤其善于处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当画面正放时,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人”,千方百计想把这个人画得“像”,这一思维由左右脑共同完成。将画面倒过来,理智的左脑拒绝处理颠倒无逻辑的图像,就把任务全部交给右脑。右脑是模拟脑,是处理复杂图形、空间形状、方位的高手,很快就能把这幅“颠倒素描”搞定。受爱得华发现的启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为学生开设一门画“颠倒素描”的课程,以开发学生右脑功能。
  书法的线条造型训练与“颠倒素描”相似。由直线、弧线、曲线等构成的汉字是一个个多维空间的块、面形态。运用书法工具(笔、墨、纸)的特异性,对笔画形态进行合乎规律的摹写,就是临摹。如果对笔画形态进行既合乎规律又别出心裁的重新组合,使汉字在造型上发生千变万化,就是创作。书法学习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造就书法艺术大师必备的智力因素。因此,幼儿、儿童的书法教育是为书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举措,是书坛后继有人的大事。由于幼儿、儿童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时期,书法的学习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空间思维等能力,使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在继续学习中具有优势,而这种优势促使他们对书法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更有恒心。热爱是成功之父!古今书法大家都是书法艺术的痴情者,他们对书法艺术的追求甚至达到忘情的程度: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练字,退笔成冢;钟绍京为求得王羲之5张行书,不惜破产;米芾为得到蔡攸手中王羲之《王略帖》,竟以死相胁……痴迷、执著、坚毅的品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儿童书法教育是书坛繁荣的“百年大计”。
  儿童书法教育也是民族昌盛的“百年大计”!书法教育能提高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力、空间思维等能力,书法教育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和毅力。即使学书法的孩子将来不从事书法艺术工作,书法学习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力等能力,对他们思维的广泛性、灵活性、开拓性,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成长为有胆识、有创新、勇于探索、坚强刚毅的人。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传承,主要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古代书法教育的主要方法,即使在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今天,书法的家庭教育不仅依然重要。而且是女性书家得天独厚的领域。(详细讨论将在本文第三大点第2小点展开)
  
  三、培育书法大师
  
  人的智慧(大脑最终的形态和化学构造),是由先天(基因)和后天(学习)共同决定的。一位顶尖级书法艺术大师的造就,同样需要先天素质和后天培养。
  女性书家参与培育书法大师的作用主要有二:
  
  1、先天强化生物遗传
  先师沙孟海认为,书法艺术的成就与书法家的天资直接相关。书法家的天资高,其书法艺术所蕴含的主体情思会非常丰富,线条造型时的变形、破体能力就强,开创的个性风格就鲜明。从先生对沈曾植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天资对成功的重要性。先生认为沈曾植在学书上的天资很高:“他是个学人,虽然会写字,专学包世臣、吴熙载一派,没有什么意思的:后来不知怎的,像释子悟道般的,把书学的秘奥‘一旦豁然贯通’了。他晚年所取法的足黄道周、倪元璐,他不像别人家的死学,方法是用这两家的,功夫依旧用到钟繇、索靖一辈的身上去,所以变态更多。专用方笔,翻复盘旋,如游龙舞风,奇趣横生。”先生认为,沈曾植的成功,“专用方笔,翻复盘旋”固然是一个重要条件,但“奇趣横生”的风格则来自“变态更多”。“变态”,是指书法家在深厚传统根基上的造型、破体能力。这是书法家成功的重要才气,而这种才气的高低与天资有关!先生评吴大潋写篆:“他的篆书功力有余,而逸气实在不足。”先生对吴大潋天资少不能以“善变”来破结构发出了叹息!
  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璀在一千多年前提出:为书“先禀之天然,次资于功用”,后天努力虽亦能有所改变,但“心若不有异照,口必不能异言”。“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他品评王羲之的书法“天质自然,丰神盖代”。他在《文字论》中云:书法作品“虽功用多而有声,终天性少而无象,同乎糟粕,其味可知,不由灵台,必乏神气。”并认为书法家的造诣“先其天性,后其学习”,即书法家的天资高,其书法作品中蕴涵的精神情感会非常丰富,由线条造型展现的风韵神情就会给人以特殊的美感。并认为学书者对自己的天资与才气要有一定的了解,根据自己的才禀状况,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他认为“人面不同,性分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如果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能屈踞于枥下,而应该“出笼去枥”,“耸蓝筋”,“乘长风”,“日驰千里万里”,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比肩钟王,成一代伟器。
  人类的艺术素质基因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作用传递给子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最人的书法世家,王氏家族诸辈数代中都有名重一时的书法大家和书法理论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家子孙能从父系前辈身上获得具有良好艺术 素质的基因。不仅如此,王氏家族还重视引进东晋另外两门书法世家郗氏和谢氏的才女为妻,于羲之的妻子就是东晋郗门书法世家之首郗鉴之女郗璿。这更强化了这种遗传作用,父系和母系的双重遗传基因给王氏家族成就书法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历史上很多书法家的书艺在家族中传承,首先有艺术素质基因的遗传作用。
  
  2、后天早期教育环境熏陶
  优良种子的成长,需要沃土、阳光、雨露……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具有100分潜能的天才儿童,如果放任不管,就只能成为只有30分能力的人,如果对他进行恰当教育,他的能力就可能达到60分,70分,甚至80分。美国芝加哥大学B.B.BLOOM(布鲁姆)对千名儿童追踪多年研究发现:如果17岁青少年测得的普通智力水平为100%,大约50%的智力发展是出生到4岁完成的,30%是4-8岁完成的,20%是8-17岁完成的。如果0~4岁时智力发展缓慢,以后的发展也慢,到17~18岁智力发展高峰时,智力水平就平平。即学龄前的智力发展几乎占80%,而出生后的头4年发展速度更惊人,几乎等于随后的13年。
  现代生理学和脑科学研究发现:人出生时,大脑的重量只有成人脑的25%,2岁时,大脑的重量已是成人脑的75%,5-6岁时,大脑的重量已是成人脑的90%。所以在婴幼儿时期的学习,能促进大脑发育,开启智慧。印度“狼孩”卡玛拉7~8岁来到人间,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教育,才学会走路,到17岁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不到4岁孩子的水平。说明:如果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时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先天的艺术禀赋虽然为艺术大师的成才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很重要的还在后天的努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创造力……等智力因素是造就书法艺术大师必备的素质,这些智力因素的发展与先天禀赋有关,更多的还在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影响艺术大师成才的智力因素(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并不是从孩子接触字帖后开始的,而是2岁以前就开始了。观察力的培养可从6个月开始:带孩子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和生物,广见世面,“聪明”源于“耳聪目明”。想象力2岁就已萌芽:听孩子编故事,鼓励孩子画“想象画”,教孩子学汉字,甚至搭积木、泥塑、折纸等游戏……,都能开启孩子创造性的想象力!孩子4岁以前的学习没有合适的学校教育,所以,孩子后天的早期教育,母亲是重要的第一任老师!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独特的优势,已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有学者提出:国民的命运掌握在母亲们的手中。
  王羲之家族中书法人才辈出的另一重要原因,与王家重视引进书法世家的才女为妻有关。历史上载入史册的女书法家虽然凤毛麟角,但女书法家教子有方培养才子佳人的事例却不少。卫铄之子李充不仅享有书名,而且官至中书侍郎;蔡文姬之女是司马懿的儿媳;管道异之子赵壅与父亲赵孟頫均以书画名世……为什么?因为书法艺术不仅能开启智慧,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历史上优秀的女书法家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卫铄不仅在书法创作上有所建树,而且书法理论上的成就也为后世尊奉。蔡文姬博学多才,不仅书法名世,而且精通诗歌音律。曾续写汉史,并凭记忆写下了四百多篇自家藏书“真草为命”。管道舁不仅善书,而且善画梅兰墨竹,好作词章。武则天不仅是著名的女书法家,更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二父子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大师,他们的成才、成长有两位女性书家的重要作用。
  第一位是卫铄,她是王羲之学书法的启蒙老师。擅长隶、楷、行,是继承钟繇书法的一代名家。张怀瓘《书断》评卫铄书法“规矩钟公”并曰“碎玉壶之冰,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右军少常师之。”卫铄将钟繇笔法传给王羲之,为王羲之变革新体打下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卫铄是钟王两位大师的桥梁。据说,卫铄还将自己著的《笔阵图》传给王羲之,文中提倡“多力丰筋者圣”,正是晋书尚韵的重要内容。
  第二位是郗璿,她是王羲之的夫人,王献之的母亲,对二王的成才都有重要作用。郗璿是郗门书法世家之首郗鉴的掌上明珠,她聪慧好学,书法得父亲亲授,与兄弟郗情、郗昙不相上下。郗璿嫁入王家,使王羲之受到郗门书风的惠泽。张怀瓘《书断》评郗情“其法遵于卫氏,尤长于章,纤浓得中,意态无穷,筋骨亦胜。”郗情的书名起初高于王羲之,但他的书风与当时的时代风格相合,王羲之一改东晋风气,创制新体行草后,郗情的书名就不如王羲之了。但郗门书法高手与王羲之的亲密交往,无疑对王羲之集大成创新体有积极的作用。当然,王羲之的成才,叔父王虞的亲授很重要。王虞是王氏一门中书法成就最高的,他得张芝、钟繇遗法,擅长正书、行书、草书、飞白书,其行书萧散简远,已开羲之书风端倪。王羲之完善钟繇楷书,使之摆脱隶书笔意,就是受王虞楷书的影响。在东晋“书法世家”的时代,书法主要在家族中传承,一家一种风格,一代一个流派,王羲之能得王门、卫门、郗门三家真传,又与度门、谢门交游,无疑为他集大成创新体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郗璿和王羲之还共同创造了中国书法教育史上的奇迹。他们七个儿子中,有献之、凝之、徽之、操之、涣之五人在书法上继承父业、有所建树,并各有千秋。宋王伯思《东观余论》曰:“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名不同,徽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凝之得其势,涣之得其源。”王献之在七子中最具创新欲和创造力,他对父亲书法风格再创造,以外拓笔法创制出更具写意精神的一笔书,与父亲齐名。后世评论父子:“父得灵和,子得神骏。”
  郗璿和王羲之共同创造的这一教育奇迹,除了两人优良基因给孩子们良好的艺术天赋,以及王羲之在书艺上悉心传授,郗璿的素质和教育功不可没。出身于书法世家的郗璿,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好,善于言传身教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小培养孩子对书法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尽早开启孩子的智慧,激励孩子探索的勇气……书法艺术大师的成才,非智力因素——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强烈的自信心和创造欲等也很重要。智力与成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关系。有时,非智力因素甚至在成才中起决定的作用。郗璿把孩子引入书法的殿堂,从小教育他们对书法艺术执著的爱,坚定不移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追求,勇于开拓创新……当孩子信心不足时,她讲张芝、王羲之等古今书法大家刻苦学书的故事,鼓励孩子坚定信心。当孩子取得成绩骄傲自满的时候,她及时指出他们与父亲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郗璿对孩子兴趣、意志、创新品质的培养,正是她的孩子成为书法艺术大师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郗璿这样伟大的母亲,中国书法史上,或许只有一王而没有二王了。
  女性书家对孩子成才的影响不仅在第二代,还将影响第三代、第四代。
  女性书家对书坛繁荣发展的贡献,不仅有推动书法创作繁荣、书法教育开展的作用,更有推进书法大师培育的作用。“万物皆负阴而抱阳”。阴阳相互滋生,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为用,阴阳相互感应,阴阳相互交融,阴阳相互制约,阴阳协调平衡……我们的书法事业将更加蒸蒸日上!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
  沈浪泳
  1954年生,浙江杭州人。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香港中国书画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院长,先后任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1972年至1992年的20年,拜于沙孟海先生门下。1974年至1980年的6年,常获陆维钊先生亲炙。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成田山美术馆、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等收藏。《书法》、《中国收藏》、《中华名家书画》、《文化月刊》、《艺术与价值》、《艺术·收藏》、《书法世界》、《中国书画家》等期刊专题推介。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家精品系列·沈浪泳作品精选集》。
  主讲《大学书法》20年。书法论文《论女性书家对中国书坛繁荣和发展的作用》、《发展妇女书法事业对中国书坛百年树人的作用》、《女性书家的角色定位》、《书法艺术与女性美》、《论传统功力在书法艺术美创造中的作用》、《书法教育对右脑激活作用的研究》、《书法艺术的传神与养神》等。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并在《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中国高等教育高层论坛》获奖。
  两次随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访日团访问日本。
其他文献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曾经说:“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我曾经为此与著名国画家孔祥国进行过探讨,他认为此话不仅仅是对绘画,对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如此。与孔祥国在一起探讨艺术的潮流与现状,其间常常有痛快淋漓的感觉。无论是意识还是创作,孔祥国总是显露出他独特的观点。而在他的画室中进行交流更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身处墨色与绚丽的环绕之中,专业性极强的艺术对白在一草一木与山水的咏物抒情中由似入真,艺术
期刊
线在中国画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它是人们观察并表现世界的直觉符号,是中国绘画最基本的语言和构成形式。然而线又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视觉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个人的感情色彩,这种主观随意就决定了线描表现的千变万化,因此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写意画及工笔画中,都体现着它所独有的表现魅力。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的表现形式,所谓白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线的语言来单纯的展现人物及花鸟的特征
期刊
周福林的军事绘画很生猛。其“生”,是作品所呈现的是当下鲜活的军营生活,塑造的是真实可信、有点原生态意味的军人形象。其“猛”,是画法直接用笔强劲、色彩对比强烈,没有层层晕染、材料拼贴、肌理制作。笔触、颜料、画布短兵相接直奔主题,就像把画架支到了现场,且往往是五、六米的超大尺寸。画面人物众多、场景开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生猛之生,在字典中有发育成长、活着的解释,猛则气势雄壮、力量强大。他的军事绘
期刊
《水木清华写生系列》
期刊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的一种绘画形式,由于色彩透明,画面会呈现出其他画种所没有的轻快、润泽、亮丽的语言特点,但颜色调和、叠加的次数过多,会使色彩脏腻,失去透明性。由于水彩的流动性和可变性,它更适合绘制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现如今,中国水彩出现了旷世繁荣之景象,创作队伍亦日益壮大,在各种展览中,涌现出了许多“精品力作”,诸如,作品的尺寸越来越大、制作性越来越强,导致作品出现高科技的附属品
期刊
有人说他的书法雄健豪迈、刚劲潇洒且凝重飘逸、神韵飞动;有人说他的书法气势磅礴、奔放自然且张驰有度、端庄稳健;有人说他的书法大起大落、行云流水且奇正相间、古拙典雅;还有人说……  走近著名书法家吴广崇的书法艺术,你就会透过其书法的神韵体味到这些评价的精到。  看过吴广崇的书法作品,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说:“几十年来,他广学博采,师尚‘二王’至颜柳欧赵等历代书法名家,潜心领悟,会其心迹,追求神采为上之
期刊
画家庄明正自1991年创作的中国工笔画《宋庆龄》荣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展》三等奖起活跃在画坛上,至今仍不懈创作,追求人格与艺术的不断完善,实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庄明正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跟从著名画家刘大为先生研习中国画。刘大为的艺术思想、审美情味和技巧手法都给了庄明正很大的影响。从他的军艺毕业创作《宋庆龄》的作品中得到印证。简洁的构图,力能抗鼎的线条,外柔内劲的人物造型,纯棉裹铁的牡丹花,已
期刊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其实就是世界本身!当然包括人本身,所有被称为艺术家的人是因为他们有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种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他们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审美将他们看到的万事万物的存在,以及对它们这种存在本质的理解和它们自身的精神表现了出来,并且让更多的人认知。那些表现准确,用他们的表现感动了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同的人就成为了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就成了艺术,他们用来表现事物的方法就成了艺术
期刊
最近看了赵初凡都市水墨系列,还有他写的一篇创作感想,颇有触动。他说:  ——我自己与时尚的距离已远,感到时代演进的迅猛和坚定。为什么人总沉浸在往事旧情的追念里?是距离让陌生和新鲜激发出灵感,让过去和现在碰撞出火花。这种距离是站在前面往后看,溯源、寻根、念故、感时,带有怜恤甚至优越的意味。如果换一个角度,作为居后者往前看呢,我想到了看《时尚》时的感受——既不安又不屑,既不甘又不敢,既不想拒绝又不愿让
期刊
在塬上    张万臣作品大致分两类:军事题材创作和黄土高坡掠影。前者有《小号手》、《太空轶事》等,曾分别入选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得过全国通讯兵美展金奖、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后者有《好年景》、《塬上高秋》等,这类作品很少送展,而是一份作业,与读者的感情交流,更是送给陕北父老的真挚问候,送给第二故乡的一份厚礼。  他18岁参军入伍,由河北丰宁到山西苛岚,在吕梁山的怀抱里生活了16年。由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