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务工到创业——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升级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现有文献不能清晰地识别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未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升级过程进行充分地研究,本研究探讨了农户在农地经营决策与劳动力转移决策之间的逻辑次序,构建了“外出务工—农地流转—创业”的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依据2012~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选取相应的工具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识别了外出务工对农地流转决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使农户流转农地的概率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农地流转使农户创业概率提高了4.26个百分点;农户外出务工后,若选择流转农地,则其创业可能性在边际上比仅务工但不流转农地的农户高出76%;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与农地租金的资产性收入都促进了农户创业,但资产性收入对创业的正向影响比工资性收入高5倍;早期的资产性收入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比近期的资产性收入高出近3倍.实证结果说明,农地流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升级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低收入组农户中更具显著性.
其他文献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业绩反馈理论等,探讨了不同绩效期望差距情境下,异质机构投资者在双重代理问题中的治理行为变化.研究表明:相对于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当企业处于正向绩效期
实验经济学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曲折发展现已成长为经济学及管理学领域颇具旺盛生命力的前沿分支.本文简要回顾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在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应突出财务管理价值创造,强调权责发生制的落实,加强预决算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财务分析,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引导会计人员顺利转型
如何在劳动力持续外流的趋势下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与改善农村公共治理,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大问题.运用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了劳动力外流情境下的农村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在此大环境下,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深化和拓展中外新型的合作关系,形成多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