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专业课“国际贸易实务”为例,对课时占比30%以上的实践教学通过完善实践育人机制设计,从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创新机制三个维度,综合考量实践教学重要因素,建设“多维型”的实践育人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为其他专业课程推进实践育人目标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双创 课程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3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EN Qi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hanghai 201209)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ims to construct a prac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mote depth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provide experiences for practical education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practice education.
  1 實践育人理论和实践经验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到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的相关文件,都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习近平同志也曾强调青少年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要并重。2017年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实质是建立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实践并向实践开放的新型育人方式。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实践育人重要作用,从哲学视角,实践育人是探寻人的本质属性(陈晶晶等,2015);从心理学视角,实践育人为学生建构了实践性学习情境(贾迅等,2016);从教育学视角,实践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杜威,1990;1994);从社会学视角,实践育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催化剂(陈向阳,2009);从经济学视角,实践育人为人力资本的存储做准备(潘发勤,2004;王川,2008)。
  作为育人的重要形式,各高校开展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实践育人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教育应回归“立德树人”的本源,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是推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教育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是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形式。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双创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契合点
  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按照“知识传授是否明晰,能力是否提升落实,创新创业功能是否实现”三原则,深入挖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和创新创业在实践育人教学中能够结合的基本点,找到同向同行的契合点。本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育人形成合力侧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双创核心内涵扩展与实践教育育人的理念创新形成合力
  双创核心内涵体现在,对个人而言,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吸引下,每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创业创新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双创不仅扩大了就业,还产生了新供给和新需求,进而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动力源。
  双创核心内涵的扩展与实践教育育人的理念创新同向同行。实践教育育人的理念创新体现在,用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统筹全局性的开放的、锐意进取的创造性的视角,探索新的文明理念,融合传统文明成果;用中国特色话语方式和典型中国故事,探索实践育人的中国方式,增强实践育人的感染力、吸引力,促进双创群体的发展
  2.2 双创精神文化建设与实践教育育人的价值引导形成合力
  双创群体被赋予了一份责任担当和厚望寄予。它被赋予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担当,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担当,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发展的责任担当。双创实践由此被赋予了全新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推动双创发展的双创个体的精神文化则体现在把握当下、坚持不懈,目光长远。
  实践教育育人的价值引导与双创精神文化建设同向同行,即实践教育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育人的全过程。从双创的目标群体实际出发,实现个体价值和核心价值有机统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2.3 双创动力源构建与实践教育育人的内容凝练形成合力
  双创动力源与双创群体特点密不可分,双创群体特点体现在其内心强大,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具有大局观;有理想、有目标,不甘平庸,富有挑战精神;热爱生活,不是单存的“工作狂”;行为个性,不受周围环境左右,坚持做自己。总而言之,双创动力源主要体现在好奇心,逻辑思维和终极目标感。   双创动力源构建与实践教育育人的内容凝练同向同行,即实践教育育人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侧重理论和实践育人的统一和衔接。如增强大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洞察能力,运用案例和故事使大学生认知双创理论和实践活动变得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
  3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设计
  作为本校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贸、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等多专业必修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授课覆盖面广,实践教学课时占比高,教学内容新,理论和实践结合紧,教学方法多样等特点,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立足于双创背景,融合创新创业理念,以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为目标,挖掘实践教学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寓双创教育于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变革现有的实践育人内容和模式,可从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创新机制四个维度,综合考量实践教学重要因素,建设“多维型”的实践育人机制。
  3.1 管理机制
  采用线上易班优课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1)易班正凭借其强大的教育、生活功能,不断提高用户“黏性”。易班平台上优课模块和群组功能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管理。
  易班提供了网络课程功能,即易班优课。本课程依托易班优课实现线上的管理模式。第一,教学团队在易班平台开设专题主页,教师在该平台撰写微博、发表博文,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学生在线交流学习及科研心得,传递正能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第二,制作融入思想疏导和知识传授的微课并上传到易班,轻松有趣的微课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第三,成立网上教学班级分享日常的教学资源,开辟具有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特点的网上专题栏目。
  易班的群组功能能够让学生在网络班级之外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如在网络组群中进行以发现双创精神文化和双创动力源为主题的讨论,展示课程中小组案例讨论过程和结果,继而在线形成小组互动和教师点评。
  (2)与双创紧密结合的线下课堂教学可实现课程管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与双创相关的主题,如跨境电商新业态创新等,学生在教学者指导下开展自学或协作学习,形成对于问题解决的方案。课堂也提供学生对已完成案例项目演讲展示的机会,并邀请评委对各组展示进行评价,学生也开展一定的自我总结与评价。
  3.2 保障机制
  3.2.1 教学中实践育人目标包括
  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和社会实践工作中,不免产生如认识方法,学习动力、择业就业等问题。因此立足本课程教学活动,更好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其双创素质,激发其学习热情。
  道德教育目标。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职业必须要遵循行业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和规范。因此,本专业课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
  法律教育目标。通过课程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法律规范的意识,特别强调国际贸易行业任何个体享有法律法规中的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违反法规将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責任和后果,并可能背负道德谴责,对于提高学生的双创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2.2 教学中实践育人教学内容包括
  在课程导论和引言中,比较性介绍国内外的贸易发展现状,通过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创业群体精彩故事和模式,理解深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特色。在学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际贸易惯例基本知识中,主要基于国内外贸易法律和制度比较,结合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列举近年创新创业龙头企业的对外发展故事,用事实表明创新创业者们正在走一条体现新时代的中国创新道路,深刻体会双创群体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两部分教学强调双创核心内涵扩展与实践教育育人的理念创新同向同行。
  在学习国际贸易合同商订和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中,侧重讲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史上占有地位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学习和践行并重的重要性,将知行合一的思想落实在国际合同商订和履行中,即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并且要做到诚实守信,不可弄虚作假。知行合一,诚实守信是双创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部分教学强调实践育人价值引领与双创精神文化建设同向同行。
  在学习主要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中,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和商品检验、索赔、仲裁、不可抗力等相关条款,此部分教学强调实践育人价值引领与双创精神文化建设同向同行。重点讲解,第一,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角度,从理解最新国际贸易惯例出发,自觉地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和体会创新创业者们开辟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贸易发展方式。第二,重点讲述国际贸易相关法律规范,特别强调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并重,以及违反法规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严重性。
  在具体国际贸易流程操作学习中,强调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此部分教学强调实践育人内容与双创动力源构建同向同行。第一,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工匠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逐渐养成爱岗敬业、追求完美的职业素养。第二,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入挖掘校训“立信”和大学精神“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内涵,逐步使学生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最大限度的激发其自身主动性和内在的潜能,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履行职业使命。精益求精,坚定信念,坚守自律双创的动力源
  3.2.3 实践育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团队和课程团队入驻易班。建设网上资源,制作具有鲜明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双创事件紧密结合,并反映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案例,更新的教案、课件、参考文献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3.2.4 实践育人的教学评价
  调整和构建以创新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为基础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如在课堂演讲展示的评分标准中设置创新评价指标,指导学生理解、分析、体会创新创业的故事和案例,细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
  3.3 创新机制
  (1)创新教学思维。课程实践教育采用“问题解析式”教学。教师着重解答“问题”中的“What”和“How”,落实到与双创相关的相关主题,如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创业者要踏实地、静心地琢磨学习,不浮躁,不随波逐流,才能做好一个产品,打好创业的根基。教师团队通过易班优课互动、课上随堂反馈、竞赛讲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2)创新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知识与双创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述当下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双创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逻辑分析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分析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形势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主题、明确任务和分工,指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热点新闻或典型案例简要评述,教师引导学生将热点人物或案例与本次授课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思考。
  基金:2018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国际贸易实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edu.china.com.cn/quanwei/2012-02/06/content_24563987.htm
  [2] 陈晶晶,何云峰.服务性学习:理念阐释、价值重估及机制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
  [3] 贾迅,周利,彭容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2).
  [4]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陈向阳.基于多学科视角的产学合作教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32).
  [7] 潘发勤.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等教育发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8] 王川.浅论经济学理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8).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玻璃水银体温计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方法调查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科玻璃水银体温计使用情况,发现体温计损失率高达84%,体
在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中,贫困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我党一直期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中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扶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是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一种重要开发式发展形式,协调贫困区域与贫困户的关系,激活贫困地区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国家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术学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重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寻生活化教学措施,利用生活化的教
'后现代主义'是建立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反思性的进步,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人在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可以自由地进行表达,但也容易迷失。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学校美育
简述了中小型高速辊床输送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其在汽车车身中小零部件焊装线上的应用,总结了该输送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创新点,并指出该输送系统在行业范围内具备推广价值。
作为中国建筑旗下规模最大的工程局,中建三局现有2万多名职工和24万农民工,分布在全国60多个城市和7个海外国家。职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约占6成,职工队伍呈现出分散化、流动性
目的:分析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SCC)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对12例成人可逆性SCC孤立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静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方法。方法:20例患者行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肝静脉期3期扫描,肝静脉期图像分别行1mm及2mm层厚重建,图像重叠60%,分别对两组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