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形成中的基因表达及生化变化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LE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变化及生化改变.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STZ组和治疗组(应用葛根素腹腔注射).分别于实验第20、40、60d时取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生化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LEC iNOS 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对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生成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iNOS mRNA表达变化并伴有NO和NOS生成增加.对应用葛根素的糖尿病大鼠观察表明,实验后期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伴有 NO和NOS活性明显下降.结论iNOS诱生并大量增加是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在糖尿病大鼠LEC中产生的重要基础.ONOO-参与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氧化而发生白内障.葛根素通过对抗ONOO-对糖尿病大鼠LEC的氧化作用而间接调控iNOS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讨论了一步法封头成形机应用力反馈工作原理,首次设计泵一马达容积调速的恒功率同步控制系统,并解决了成形机摆动装置的结构创新设计问题。使整机结构及控制系统简单、可靠,合理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及MTT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sA(1~16 μg/ml)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 CsA(1~16 μg/ml)作用24 h和72 h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4 h 50%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越来越成为师生学习的工具。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当今教学把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写作教学中,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文心雕龙》中云,“情者,文之经”;“文章之作,在乎情性”。至诚至情发出的心灵之音,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呢?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素质也就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为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新课程正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中学时期正值各种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以审慎的态度讨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信
首先代表机床杂志社祝贺贵厂数控车床系列产品及全系列机床产品在2004年双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称号,请您就在机床行业如何才能创立一个名牌产品谈谈您的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对角膜细胞的转染情况,探讨用hEGF基因对角膜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hEGF全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序列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用脂质体包裹注入家兔角膜前房.从RNA、DNA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测定了角膜组织中hEGF mRNA和D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了hEGF在兔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基因转染24h后在全层角膜细胞内
研究肝素对兔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后囊混浊的作用,以及肝素对角膜内皮,前房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白内障动物变型,在ECCE中应用不同浓度的肝素灌注液,术后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及组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得到思维的拓展,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本文将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空间观念发展的渐进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教学策略提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课堂活动的生动化、情趣化提供参照。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恰恰也是儿童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形成的
我们采用保存的人羊膜行羊膜移植修复结膜缺损,获得理想效果.现将术后随访6~18个月的22眼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8~56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