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放牧对草地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对于揭示草地放牧演替的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 ,家畜放牧对牧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C和N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可以分为生理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放牧对草地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对于揭示草地放牧演替的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 ,家畜放牧对牧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C和N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可以分为生理伤害和生理恢复 2个阶段 .放牧通过改变草地冠层结构影响牧草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速率短期内迅速下降 ,随着叶面积指数增加又逐渐上升 ,呼吸作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牧草放牧后再生长所需的C和N最初主要来自根系和留茬中的贮藏物质 ,此后随着牧草生长恢复逐渐由同化作用供给 ,C代谢与土壤N水平负相关 .放牧后牧草生理活动变化与牧草遗传特性、种间竞争、家畜放牧特征、非生物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
其他文献
铜尾矿上的鹅观草形态矮小,茎秆柔弱,叶色淡.而生于正常土壤上的鹅观草则茎秆粗状,叶色深.Cu胁迫可引起鹅观草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Cu对鹅观草的种子萌发起促进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As及其复合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低浓度的Cu(500mg@kg-1)、As(5mg@kg-1)对植物的生长无明显毒害作用,但随着其浓度的增加(Cu:1
生态预报对于资源、环境的决策和管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和定量分析的进步、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类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能力.本文介绍了
1996~1997在芸豆(云南)、红小豆(河北)、大豆(黑龙江)和花生(山东)绿色食品产地,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这些作物籽粒中NO^-3、NO^-2的累积特点。结果表明,芸豆和红小豆不论施用有机肥还是尿素,土壤中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