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突出“新”字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实施了新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新的四门政治理论课程先后开设,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首开的一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任务。为此,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教学工作。但是,必须看到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学过近现代史,而且从教材分量的对比来说,初中历史课本17万字,高中课本达45万字,而我们使用的新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仅有30万字,从授课时数分配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有高中授课时数的1/3稍多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高深一步,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的教学目标,就成为每个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应积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必须突出一个“新”字,即内容要新,方法要新,语言要新。
  
  一
  
  教学内容新就是要解决与中学历史课简单重复的问题,改变一份讲稿、一个课件长期使用的状况,要不断地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充实、丰富和改造,从资料的运用到联系实际问题的选择都要新颖,使每一堂课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要使内容新,教师必须做到积极努力,下苦功夫,尽全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仅掌握和熟悉教材是不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做到宏观论述和微观剖析相结合,才有可能丰富多彩,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围绕着中国近现代史和与之相关的学科广泛涉猎,大量记忆,并及时吸收新材料、新观点,从理论到实际,大到大的历史问题,小到某一历史细节,都要知之甚详。
  要使内容新,教师必须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精选教学案例。虽然学生对近现代历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胳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为此,要求教师在理论阐述上更有深度,注意收集和运用综合性、典型性的历史资料,尽可能地让历史事实来说话,让具体的例证来显示我们提供的见解乃是历史的公正的证言。比如,在抗战胜利后中国两个之命运的决战中,共产党为什么得到人民支持、国民党为什么被人民唾弃,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取得胜利这一问题上,除去正面论述外,我们还可以引证1949年留在北平的国民党政府谈判首席代表张治中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看法,他说:“我居留北平己八十多天了,以我所见所闻的,觉得处处显露出一种新的转变、新的趋向,象征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己显露出新的希望。”“作为国民党的一分子,我感到无限愧疚。但是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我觉得极大的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从危机中挽救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这些有说服力的例证可以使学生除学到知识外,能够深化认识,提升思想高度,感到政治理论课是科学,而不是说教。
  要使内容新,教师还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大量掌握教材内容以外的、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东西。由于以网络为主体的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的知识面比以往都要宽泛,对教师的要求会相应地提高,对此,教师本身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和实际的准备。比如学生在看了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后,问慈禧太后为了民间这么一件事就罢免了那么多的官员,除了政治上矛盾斗争的需要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由于在电视剧播映之初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于是作出了肯定的、较圆满的解答:这就是原山东巡抚丁葆祯力主严惩杨乃武与小白菜,而丁葆祯曾是处死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的人,这一个人感情因素进一步促使慈禧太后作出了与丁葆祯的愿望相反的决定。
  
  二
  
  教学方法新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老师讲课方法有独到之处,而且不固守一种方法,时刻都有新鲜感,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要使方法新,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授课技巧。首先,应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娴熟,力争全脱稿授课,达到在所讲的课程中,随时随意抽取一章节、一部分内容即可以熟练地讲述出来的程度。古代人练箭讲求不射之射,是为练就一种真本领,今天教师离开书本、讲稿授课也是练就一种硬功夫。在熟能生巧的前提下,教师可灵活自如地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使得方法随着要求变,随着不同对象变,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不同情况施教。其次,在实际授课时,要注意应用所学到的著名专家、学者的独特方法,注意借鉴评书演员的艺术技巧。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节目中,众多的名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样板,他们精湛的表达方法、生动的语言艺术、引人入胜的动作和表情等,实在值得教师在授课中学习和吸取。
  要使方法新,教师必须特别注重情感色彩的运用。一个教师置身于课堂,就是要充当一个演员的角色,力求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心理上的互动,使学生不仅要听,还要看动作、表情等,使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作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其气势如虹,既有硝烟战火,又有诗情画意,有屈辱痛苦,又有前赴后继的奋斗,有艰难曲折,更有喜庆动人的场景。在课堂上如果能将慷慨激昂、悲愤低沉、轻松欢快的感情色彩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将一幕幕场景有声有色地再现出来,必定使学生在对旧中国屈辱历史的回顾中,对侵略著暴行的愤怒中,对蒋介石百万大军灰飞烟灭的笑声中,对革命先烈浩然正气的赞叹中,对老一辈革命家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的悲痛、惋惜中,对党和人民胜利的欢乐、振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要使方法新,教师还必须注意课堂讲授与各种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在当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被广泛采用,使教学的文字、音像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的观性和动态性。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多媒体教学同样存在它的局限性,即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示,课堂的互动性难以显示,教师不容易根据课堂的气氛把握施教的过程,学生也只有被动地观看屏幕上显示的制作质量不置可否影像,使得教学失去了许多可以利用的优势。特别是有的教师已经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性,一套课件在手,就有了一劳永逸的感觉,似乎在任何一个类型的课堂上都可以较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是一旦多媒体设备出了故障或教室断电便惊惶失措,以至于出现多媒体设备不能使用时便无法上课的现象。应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永远不能忽视,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教师的口头表达、论证和阐述,教书育人的任务要靠教师循循善诱地去落实,运用何种教学手段必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升华。
  
  三
  
  教学语言新就是讲课要充满文学色彩,富于艺术魅力,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学生感到新奇,趣味盎然,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
  要使语言新,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授课内容作文学化和艺术性的处理。作为系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课的教师,其基本素养之一,就是要有练达的史才和较深的文学功底,具备善于表述问题、剖析问题,引导和启发他人思维的功力。只有如此,才能把课讲得满堂生辉。同是一件事,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即产生不同的效果。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当汝是也”,“吾必取而代之也”等简短的语言,就表达出了陈胜、项羽、刘邦等三个人在推翻、取代秦王朝问题上的态度及人物特征,使历史人物跃然纸上。这种表现方法很值得我们教师效仿。如前所述,今天的大学生在初中时就开始学历史,到高中进一步地学,进人大学仍作为一门必修课再度学习,许多历史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比较熟悉,如果教师仍平铺直叙地讲授,肯定如同嚼蜡,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才会产生新意。如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南京本屠杀是人人熟知的事实,若一般化地重复一遍,似乎很难产生初为人知时的震撼力。我曾经在讲课时做过这样的尝试,指出日寇杀害我国同胞的数字是在3后面加5个0,整整30万,30万冤魂的躯体排列起来,约有600公里之长,30万生灵的鲜血合在一起,约有1200多吨之重,这正是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的悲惨记录,这正是罪恶滔天、馨竹难书的真实写照,这一笔血债我们决不能忘记!在讲到这里时,课堂鸦雀无声,确实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学生们对日寇暴行无比激愤的表情顷刻之间显现出来。
  要使语言新,教师还要注意发挥形象性语言的作用。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单调的历史进程生动化,使讲课充满艺术性、趣味性和幽默感。比如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强国力量对比相差十分悬殊,可是清政府在落后二百多年的严重形势下仍夜郎自大.、闭关自守,自称天朝大国,堂堂华夏,视世界各国为蛮夷之邦,而此时的西方欧美殖民主义者却凭借坚船利炮在世界各地横冲直撞,并猛烈敲击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前者自高自大可谓“能”,后者气势汹汹好像熊,这种中外力量对比的形势,简直是“能”遇到了“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这样,文字上的差别与实际力量对比的差别产生了巧合,在讲课时如此一说,即产生笑声满堂的效果,使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须对每一章、节、目的内容作深入细致的思考,以作恰如其分的加工处理。一些脍炙人口的语言,一些美仑美奂的描写,一些朗朗上口的诗词佳句,一些生动的事例,一些经典的故事,一些恰当的比喻,一些讽刺诗、打油诗、民谣等,都是教师讲课中引用的素材,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使得语言新奇惊人,使教学内容生色。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第六批教学改革项目“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生产的EA888系列1.8升TFSI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奥迪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发动机。该发动机项目在中国大连是与奥迪公司在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素质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从本质上来讲,衡量高职院校工作成效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其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对学生影响日益加深,这必然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并将继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及祖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近些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内部的因素。社会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但学校教育内部的一些问题却是我们可以思考和探索改革的。学校德育如何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与我们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选择怎样的德育方法去组织和编制德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