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CO)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中性粒细胞(PMN)在肺内扣押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置
【机 构】
:
北京,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CO)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中性粒细胞(PMN)在肺内扣押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将动物置于含或不含0.025% CO的空气中.进行同样操作只是不造成肢体缺血的动物作为对照.在含5%CO2和0.025% CO+5%CO2的空气中应用肢体IR患者血清孵育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和PMN,对照细胞采用健康志愿者血清孵育.观察大鼠肺组织学、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数目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检测PMVEC的 ICAM-1、PMN的整合素-CD11b的表达及PMVEC-PMN黏附率的变化.结果肢体IR后动物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及PMN扣押等病理征象.与对照组相比,肺组织中PMN数目显著增加(39.3±5.7 vs 19.6±2.8, P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聚合物NovethixTM HC200。该聚合物为低黏度乳液状,可在任何工序中预先1∶1稀释后加入。在常用表面活性剂中,其增稠效率依次为:AEO-7,LAS>AEO-9>AES,与电解质有
目的研究人类正常肝细胞经γ射线诱导染色体损伤的动态修复。方法应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对人类正常肝脏细胞经γ射线照射导致的染色体损伤后48h内的动态修复过程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p19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6例神经胶质瘤中的p19蛋白进行检测,与23例正常脑组织进行对照,分析其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
目的体外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并采用冻存脐静脉内皮细胞,复融后体外扩增培养,种植于Gore-Tex表面,进行人工血管内皮化.方法脐静脉内灌注消化液分离内皮细胞,
目的观测"虚拟中国人"(Virtual Chinese Human, VCH)Ⅰ号女性臂丛神经连续横断面的走行,建立臂丛神经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虚拟中国人女Ⅰ号(VCH-FⅠ)数据集,在颈部薄层
Oct-4是由Pou5f1基因编码产生的,含POU(Pit-Oct-Unc)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它通过结合含ATGCAAAT的八聚体结构域而活化相应靶基因,激活或抑制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的解剖外形及其根管口的形态特点,为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拔除的下颌第三磨牙159颗,观察牙尖和牙根数目,测量牙体长度、牙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与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s)联合移植对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将NSCs与NT-3基因修饰SCs或
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为例,就强化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主动拓宽地方文献采集渠道:积极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树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品牌;努
目的:研究寰枢关节后部的神经血管丛与寰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局部手术显露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具血管灌注的颈椎标本,解剖观测寰枢后部的神经血管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