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创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丰富的情境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热烈的讨论,能够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很多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合理地运用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有效运用;策略
  一、引言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非常低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出情境创设的教学价值。
  二、创设的情境要有“数学味”
  在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都必须放在教学的首位,否则就违背了学科教学的原则与本质。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教学知识与技能的时候,要创设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而且这些情境要充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数学味”,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失去情境创设的意义。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篮球比赛录像,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说你最喜欢的篮球队员”,这时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我喜欢姚明,姚明太有名了,是我們中国人的骄傲。”“我喜欢易建联,他打球很厉害,转身跳投的动作很优美。”“我喜欢勒布朗詹姆斯,他是当今NBA赛场上的第一人。”这时教师再引入教学内容,比一比哪位球星的进球率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从议论着“喜欢谁”的问题上,转移到数学的学习上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性”
  真实的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而且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他们的情感能够自然流露,学习态度积极向上。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乐于参与,主动进行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自然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极大的影响着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搜集他们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尽量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要在平時多留意观察周围的细节,当学生对生活情境很熟知,很有亲切感,就自然会提高了认知能力。例如在讲解加法运算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在某个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喜欢课外发展自己的特长,其中有6个学生报了课外舞蹈班,2个学生报了钢琴班,那么在这个班里学习跳舞和钢琴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呢?”,这时学生就会感到题目非常的亲切,很乐于解答这道题目,很快的计算出6+2=8(人),这样以实际生活为例子的方法,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其作用下,去认真的解答问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后作业的设置也可以运用真实的情境,由于很多学生在放学回到家里,心态就会与课堂上完全不一样,他们总会逃避写作业,去玩耍或看电视等,有时虽然有家长不断的督促,也只是不情愿的去学习。教师就要精心设置课后作业,融入有趣的生活情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好作业,真正的学会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出一道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小红去帮家里超市买水果,买了单价为3块钱的香蕉5斤,结账时发现只带了20元钱,那么这些钱够买这些香蕉吗?如果够的话,应该找回多少钱?”。
  四、创设的情境要有“思维性”
  人在不同的情境状态,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某些特定的情境能使入的思维更加敏捷,并能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就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但是他们具有强大的探究能力,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多设置一些探究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片段:学生动手测量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师:在测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硬纸圆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生2:圆的直径是1分米,圆的周长是3分米。生3:我们测出的圆的周长是3分米不到一点。师:直径1分米的硬纸圆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学生争论,教师马上用课件在屏幕上分别演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在米尺上滚动一周,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探究问题,但是学生经过交流学习后,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时,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追寻问题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来平息争论,让学生思维的高度与广度实现更好发展。
  五、情境创设后的“去情境”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学生们在情境中学得形象、学得有趣,表现轻松积极,思维较顺畅。但是通过在情境活动后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概括提炼却常不令人满意,表现为学生缺乏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数学课堂创设学习情境固然重要,而帮助学生在“去情境”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感悟和发现、学会数学思维更重要。例如《找规律》教学,在让学生通过打节拍找出一定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用字母或符号表达出这些规律,或是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这些规律,真正的转化为数学技能。
  六、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有效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与活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赵琼.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100-101.
  [2]邱玉军.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要学会搭栽信息技术“快车”[J].数学教学通讯,2016(16):33-34.
  [3]魏如根.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体验[J].华夏教师,2015(04):28-29.
  [4]刘建明.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2):22-23.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网络化的步伐,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本文就网络化图书馆建设中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升的问题展开讨论,从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
期刊
本文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建立了周期性外给药的动态模型.
摘 要: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以高效来衡量课堂教学效益,这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讲,都需要语文教师朝着高效课堂为目标,来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去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语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语文知识,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本文简要介绍了防水混凝土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城建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工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内容丰富多彩、变化万端,能吸引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使他们的纪律、身体素质、智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特别是它的规则性、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各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
警校体育是警察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警察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素质,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急需各个警察院校
摘 要: 在当前进行的各种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中,先学后教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为越来越多人所重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根据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和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作者立足英语课文文本,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立足课文 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