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可以快速方便地检测出水体中具有荧光性的物质。使用三维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69种有机物溶液分别进行检测,发现其中18种有机物具有三维荧光性,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物质的特征荧光峰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5),据此可以实现三维荧光对荧光性有机物的定量分析。通过对三维荧光图谱中荧光峰位置的分析可以发现,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和其分子结构有关,据此对荧光性有机物进行分类,可以定性分析水体受荧光性有机物的污染情况。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不同强化手段对生物滞留池脱氮除磷的影响,引入活性炭、导线、活性炭加导线和内加催化铁(Fe~0/Fe~(2+)) 4种组合强化方式,探究生物滞留池对COD、NH_4~+-N、TN、TP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区添加活性炭层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反硝化能力,总氮去除率提高8%~23%;好氧区与厌氧区之间增加导线可以促进系统的硝化能力,使出水氨氮浓度降低5%~10%;催化铁可以为反硝化提供电
依据济南气象站1961年—2017年的分钟降雨资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法构建11个历时的雨量系列,应用皮尔逊-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进行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求参数,得到1961年—2017年、1971年—2017年、1981年—2017年、1991年—2017年等4个不同年限降雨资料的暴雨强度公式。皮尔逊-Ⅲ型分布曲线拟合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和相对均方差均满足规范要求,其中1991年—201
采用大型室外低影响开发(LID)渗透试验床和人工降雨装置进行绿地地表构型的试验研究,测定不同降雨情景下绿地不同地表构型指标对应的雨水下渗量和径流外排量。试验得出符合广东地区降雨条件和土壤类型的最佳绿地地表构型,并依据试验结果,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中构建对应的LID仿真模块,为绿地地表构型的优化和评估提供合理参数设置。改造案例研究发现,绿地地表构型的改良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溢流量。该项目
由于城镇排水管道多处于繁华地区,不允许开挖或开挖成本较高,且会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因此非开挖修复技术应运而生。针对福州市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连坂片区)高兴路排水管道的缺陷,主要研究高水压条件下排水管道局部树脂固化修复前的预处理技术。针对排水管道渗漏严重的情况,难以直接采用局部树脂固化的方式进行修复,因此,先采用化学注浆堵漏的方式进行预处理,注浆材料采用比利时进口的PUR-X100和ACRYL-
中国有望在2000年底前加入WTO。加入WTO后,中国将按照WTO的规则,向世界开放包括航运业在内的服务业,中国的航运业将逐步融入自由竞争的国际航运大市场之中。面对入世,中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