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囊癌组织78例,炎症组织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MI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期、TMN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生存情况,并采取Cox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质粒过表达胆囊癌细胞株(GBC-SD、NOZ)中的MIF蛋白,采用Transwell法比较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差异。
结果MIF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炎症组织(4.45±3.74比2.14±2.05,P<0.05),且MIF的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P<0.05)、TNM分期(P<0.05)显著相关。MIF免疫反应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低于MIF免疫反应阴性的患者(9例比13例,P<0.05)。MIF表达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过表达MIF后,胆囊癌细胞GBC-SD、NOZ的迁移能力增强[(125.00±11.36)个比(62.67±17.16)个,P<0.05;(145.00±17.58)个比(78.00±13.75)个,P<0.05],侵袭能力也明显增强[(116.00±5.69)个比(68.00±10.82)个,P<0.05;(156.00±12.29)个比(82.00±8.54)个,P<0.05]。
结论MIF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MIF具有促进胆囊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