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名知识分子奔赴“圣地”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这是诗人何其芳笔下,1938年初的延安。抗战期间,延安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
  无数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打扮成各种模样,风餐露宿,历尽艰难险阻,却矢志不渝地奔赴他们的理想之地——延安。“打断骨头还有筋,剥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大批热血青年沿着泥泞小路,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
  彼时,作为中国西北的小城,延安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1935年秋,23岁的何其芳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前往天津南开附中教书。当时,整个华北已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何其芳还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对电影比对知识更热心的阔少爷。“我感到我是一个帮助欺骗的从犯”,他说。
  1936年夏,何其芳辞了教职,离开了天津这个摇摇欲坠的名利场,前往山东莱阳的一所乡村师范。次年,他回到四川老家,与北平认识的好友们相聚。
  就在这时,何其芳看到了《西行漫記》。
  《西行漫记》写的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苏区访问的见闻。在陕北,斯诺见到了一个真实的“红色中国”,他见到了一批为自由和理想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1937年,斯诺将他的所见所闻所访汇集成《红星照耀中国》,此书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
  在书中,斯诺详细描述了延安这座战时“新城”的新气象:“大片土地可以很快地集体耕种、集体收获,个别农民一时农闲现象就不再出现。”“事实上,我一进苏区以后就没有看到过什么罂粟的影子。贪官污吏几乎是从来没有听到过。乞丐和失业的确像共产党所说的那样被‘消灭’了。我在红区旅行期间没有看到过一个乞丐。”
  时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国际宣传委员会负责人胡愈之,组织翻译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文译本。1938年初,中译本在上海用《西行漫记》的书名出版。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在当时的成都,何其芳等人尝试的“革命檄文”受到了诸多非难。“我所接近的那些人,连朋友在内,几乎就没有一个赞同我的,不是说我刻薄,就是火气过重。”在这种情况下,何其芳说,我到底不是一个艰苦卓绝的战斗者,我自己还需要伙伴,需要鼓舞和抚慰。
  1938年8月14日,26岁的何其芳也与好友卞之琳、沙汀一起向延安奔去。去延安,是他们一生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
  四万多名怀揣报国信念的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在延河之滨、宝塔山下,他们部分直接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机关工作,部分进入干部学校学习后重新安排。
  为培养青年干部,党中央在延安先后创办了抗大、陕公、鲁艺等30多所干部学校,在延安这个革命熔炉中,广大青年逐步成长为具有坚定理想和革命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有的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有的以笔为枪,创作出无数鼓舞人心的文学艺术作品。他们心怀理想,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要努力选好干部用好人、建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选贤任能“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四个不唯”要求为新时代的干部选拔工作指明了方向。  职场35岁是道坎?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引发了广大网友关注与讨论。“我才30岁,就已经开始焦虑了!”“现在很多岗位都要求35岁以下。”“35岁到45岁是人一生的巅峰时期啊!”热议的背后,是广大
期刊
考古新发现带火博物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令河南“出圈”,网剧《司藤》让一众Z世代(主要指成长时期和互联网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完全同步、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种草”云南……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4.5%。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前同期
期刊
“感谢上帝,船终于浮起来了。”当地时间3月29日,苏伊士运河上的船只鸣笛庆祝搁浅近一周的“长赐”号集装箱货轮重新起浮。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发布公报说,搁浅货轮已经完全恢复至正常航道。  此次搁浅,预计是有着150多年历史的苏伊士运河除遭遇战争之外,被迫“停摆”时间最长的一次。  自3月23日被“一舰封喉”,全球目光都投向苏伊士运河。这艘由台湾长荣海运运营的货轮可谓庞然大物——载有近2万个集装
期刊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跨越半个世纪,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与青年通信,同青年谈心,參加青年活动,常把青年记挂心间。深情嘱托、诚挚盼望,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  尺素传情,真情流露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  时隔30多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仍然记得
期刊
作 者:铁流 纪红建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基层、过着最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有着与众不一样的力量,因为他们永远铭记着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中间的革命种子。  读铁流、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让人想起毛泽东说过的话:“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
期刊
在漓江泛舟赏甲天下山水,在三娘湾海域邂逅中华白海豚,在北海涠洲岛来个“鲸喜”偶遇……你更爱哪一个?  南国四月,芬芳馥郁。八桂大地,生机盎然。  2021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听取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汇报时强调,千万不要破坏生态环境。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近年来,坐拥大江、面朝大海、密布大山的广西牢记总书记嘱托
期刊
劳动创造是对人的社会本質的肯定,美感是认识到这一事实所感到的喜悦。——朱光潜
期刊
1950年9月25日,北京,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同志称赞英雄模范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  70年后,2020年11月24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长期实践中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质,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
期刊
又一批新职业出炉!  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3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等第四批18个新职业。至此,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经发布了4批共56个新职业。  缺口  2019年对于黄祖胜的职业生涯而言有特别的意义。2019年4月,人社部发布13个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被纳入其中。  2014年以来,黄祖胜一直在浙江义乌从事与数字化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