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名师课堂教学细节之源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c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细节蕴含着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学养和价值追求。从“教学细节之源”来反观名师的课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名师 语文 课堂教学 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曾经是风靡一时的语言。说到细节,必然就会联想到过程,联想到过程的优化。于课堂教学而言,细节同样重要。细节可以是一个精巧的追问,也可以是一个新颖的导入,研究课堂教学,我们不能忽略对细节的研究,研究名师的课堂教学细节,也是基于对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我认为这绝不是“术”的问题,而是“道”的问题。因为细节蕴含着名师的教学理念,折射着名师的教学智慧,显现了名师的语文学养,承载着名师的价值追求。倘若我们能从“教学细节之源”这个点来反观名师的课堂,应该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一、源于对语文教学的一种真实理解
  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两个词:理解与表达。理解与表达是学生现实语文学习与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又从何而来?训练。训练什么?怎样训练?我们是否真实地训练了呢?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语文能力的真实提升?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现在给你们5分钟时间,请你们将《沙之书》这篇小说读一遍。(生独立阅读)
  师:这篇小说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们概括一下。
  生1:一个陌生人敲开他的门卖给他一本《沙之书》的书,里面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但是他发现这本书有许多令人恐惧的东西,最后把书放到图书馆的角落里去了。
  师:如果作为小说的情节概括,你的表达还应该更简洁一些,你再来试试。
  生1:陌生人向他推荐了一本《沙之书》的书,最后作者发现它有许多令人恐惧的东西,就把它放到了图书馆去。
  师:小说中的“我”是不是作者?你这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个表述的误区中。你再来试试,有点压力了。
  生1:陌生人向我推销了一本《沙之书》的书,最后我还是把它放到了图书馆里去。
  师: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谁?
  生1:我。
  师:既然是“我”,建议你用“我”来说话,这样主角就更像“我”了。
  生1:“我”从陌生人手里买了他向我推销的那本《沙之书》,最后放到了图书馆里去。
  师:是经历了许多恐惧以后放到图书馆里去了,这样就清晰多了,概括就是这样出来的,能力也是这样出来的。下面请看老师的概括。
  投影:《沙之书》情节概括
  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之中,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里。
  师:我必须得承认这个同学的概括比我的更加简洁,其实这就是小说概括的艺术,主要的情节一定要表现出来。
  ——肖培东执教《沙之书》的教学片段
  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真实地感受到肖老师对语文教学中渗透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的用心,他敏锐地抓住学生概括中的“错误”,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利用这些“错误”修正的契机,不断引导学生规范表达,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是简单而朴实的,但一定是具有实效的。肖老师之所以这样做,这与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密切相关。正如他自己所言:走过那么多年,突然发现,最好的语文课还是老前辈留下的朴素的经典,他们说不出太多高深莫测的东西,他们就是在很感性地读书,很感性地提问,他们的目光里爱着孩子,他们的心里装着文字,他们的论文自然没有现在的老师写得牛气,可他们的语文教学质量,确实沉甸甸地存在。
  二、源于教师自身一种深厚的教学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语文教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无疑一样要讲授知识、方法,一样要训练学生,一样要解答学生的疑难,关键是选择怎样的路径。是告诉吗?是引导学生发现吗?不同的选择,则体现的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素养。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大家前后议论议论。(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无人举手)
  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吗?
  生: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产品说明书、书籍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注释文字、影视剧的内容介绍、及知识小品等等。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来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是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的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一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文体,而偏偏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择知识小品,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它是介绍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这是我看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板书:知识性),还有什么特点?
  ——钱梦龙执教《死海不死》的教学片段
  一堂课,一篇文章,我们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怎么去教?即当下所讨论的“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这于我们许多老师而言并非都是很清晰的。对于一种特定的文本,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什么?钱梦龙老师这个教学片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不仅知道学生面对知识小品需要学什么,而且引导学生明明白白地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获得。我以为这不仅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实地用教材教学生学语文,更显现了钱老师独有的语文教学素养。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稍加归纳梳理就不难发现,钱老师对学生的追问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这些追问逐步将范围缩小,一步步引导学生直逼教学的重点——知识小品文的特点。而这一切都不是钱老师直接给予的,钱老师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者积淀唤醒激活,让学生真实参与学习的过程。倘若没有这样深厚的学科素养,钱老师无法将学生对知识小品的一些零散的知识聚合,让知识小品的文体特征在学生头脑里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印象。
  三、源于对学生生命的一份真诚呵护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塑造生命的过程。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语文应该是有灵性的,有对学生生命最为真诚的关注和呵护。面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有时又不得不充满深深的忧虑,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多少次在追问: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给学生以怎样的语文素养呢?能够在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精神的滋养吗?能够为学生未来的生命发展奠基吗?现实也许惨淡,但我们的名师依然在他们的课堂,守望自己的信仰,尽管这样的守望是艰难的,但在这样的守望中显现出他们对学生生命的真诚呵护。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你们读过这首词吗?
  生(齐答):读过。
  师:那你们能够背诵这首词吗?
  生(茫然,七嘴八舌):不会背。
  师:那这样,老师等你们,等你们背下来这首词我们再来学习它,好吗?
  (生开始自由背诵诗歌)
  师(站在一旁,静静等待了5分钟):孩子们,能够背诵下来这首词了吗?能不能试着背诵一下呢?(指着一生)你能不能来试一试呢?
  (生1背诵全诗,不是很熟悉,但基本能够背诵)
  师:你不是很能干吗?就5分钟,你不是能够背诵了吗?你们也都能背诵的,(眼睛注视全班同学)下面你们都来试试背诵一下,有信心吗?
  生(齐答):有。(全班学生齐背)
  师:同学们,这不就在短短的时间内背诵下来了吗?我们有太多优秀的古代诗文,你们如果每天都能够坚持背上一段或一首,那就不得了。
  ……
  师:你们从苏轼的人生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
  生2:人生是不可预知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面对。
  师:那你觉得应该怎样去面对呢?
  生3: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人生。
  师(看着全班学生):你们觉得他说的怎么样?你们觉得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呢?(学生在下面说)
  师:这样老师送你们一首自己写的诗,表达一下我的理解。
  (板书并朗诵)
  看透生死。
  刺穿大伪。
  心无牵系,
  来去赤子。
  老师这样说,并非消极,并非颓废,而是消除“执念”,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对人生,坦然面对幸与不幸、大起与大落、荣与辱,潇洒走一回。人生有许多事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我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都能坦然面对生活,达观面对生死、荣辱,好好生活。
  ——韩军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片段
  从上述教学片段中的教学细节,不难看到韩军老师对语文本质的坚守,对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韩老师认为:“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我以为他尤为可贵的不仅仅是对“背诵”的深刻阐释,而是将这样的继承化为教学的常态行为。如果说韩老师关注学生的背诵是关注学生一种习惯的养成,那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诗人精神世界的探讨,就更是着力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无疑与他“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得益于能力”的语文教学主张一脉相承,他所倡导的“新语文教育”应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和言语的教育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29日开始,安徽卫视对版面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晚间独播剧场的播出时间由22:45提前到22:25,由每天播出一集扩展到两集。克顿顾问认为,如此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独
随着微软的黑屏事件的出现,国家开始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为了保障国家信息不被泄露,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开始打造国产化的安全可靠平台。其中浏览器是整个
简述了钨矿山在经济市场大潮中面临的困难和严峻考验,探讨了钨矿山走出困境的对策和改革与发展的途径。 The difficulties and severe tests of tungsten mines in the tide
电信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为了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加重视企业的运营支持系统(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OSS)的建设。由于遗留系统的互连以及集成问题造成了目前运营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驻脚。毛泽东感慨地说:“没有这块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转折点和发祥地,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延安
在工程勘察设计领域,设计工作是一个多人员参与、多项目管理的过程。由于工作中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使企业的项目开发进程常常受到了极大影响,所以提高工程设
本文对PKI(PubicKeyInfrastructure公开密钥基础)基础技术、PKI安全体系、PKI技术核心CA认证中心、交易系统安全的设计及交易加密协议流程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根据实际应用的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单机处理功能发展到面向内部局域网、全球互联网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能力。网络信息应经成为社会发展的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行业而言,已经到了不得不创新的时候,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不同用户由于背景知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要不同,他们访问的往往都只是Web上某一个特定的资源子集,是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而目前大多数的检索系统采用关键词输入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