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检察机关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自身职责所在,亦是党领导下能动司法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的此项工作不是新的职能创设,而是一种发现,在原有的职能中发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内容,或是根据原有的职能进行合乎正义的延伸,以实现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目的。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社会管理 工作机制 内部管理
  作者简介:姜翔,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202-02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开始被纳入党和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体系性框架当中。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司法机关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201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内容和方向。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夜人”,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自身职责所在亦是党领导下能动司法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观念上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挖掘检察职能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工作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
  当前,就检察机关是否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基层检察人员存在观念上的偏见: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司法被动性、独立性属性,检察工作的要求只需依据诉讼法律规定,在诉讼进程如侦查监督、审查起诉、刑事抗诉、民行检察监督、刑事执行等程序中,履行法定职责便可,检察工作内容并未要求检察人员参与社会管理,或就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察意见。即便检察人员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出检察建议或检察函,这也是一种自主选择行为并非义务职责。这种程序被动主义观念的存在,笔者认为除了刑事司法固有属性原因之外,主要是缘于检察人员对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功能目的的认识不够明确,对自身职能定位发生曲解导致。
  若要明确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需要明确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概念。社会管理主要是政治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局限于政府组织,他是社会、经济、政治运行中的所有团体性组织包括司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社会管理创新是在现有社会管理的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对现行社会管理理念、方法和机制进行改造、改进、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及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经济、法律效益,对原本落后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的过程,对检察机关而言,是其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发现刑事犯罪背后存在的社会管理漏洞以及刑法实现过程中的就刑罚处置方式进行合乎法律法规、社情民意的创新改革。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权实行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正当合法利益诉求,运用法定手段,主动参与或建议有权机关对各项社会制度进行合理有序安排,来实现建立在公平正义价值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如果需要给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目的功能再设置普遍适用的标准,即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追诉犯罪或法律监督检察职能要求,处理具体个案中,要注重个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范围内容,具体体现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之中,在未提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内容之前,检察机关早已在自身职能履行中触及了相关的内容范围,因此,对于检察机关的此项工作不是新的职能创设,而是一种发现,在原有的职能中发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内容,或是根据原有的职能进行合乎正义的延伸,以实现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目的。
  最高检《实施意见》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内容如下:(1)参加社区矫正工作。(2)监督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3)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4)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5)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6)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
  最高检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采取的是列举式的方法,这种列举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迁,或社会管理重心的转移,检察机关参与的方向不能灵活改变,创新工作变成了保守制度。例如时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新刑法修正案将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修订后,检察机关参与该领域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极大拓展,而实施意见内容却并未就该内容给司法人员提供指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给予能动性的概括性,使该内容实现稳定性、变动性的统一。这其中变动性是司法能动的体现,即司法应当具备服务公民、社会、国家各种利益的功能,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概言之即为:其他检察机关在职能履行中,为维护公民、社会、国家利益而对原有社会管理方式进行合法、合理、高效的改进或建议。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当我们已了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那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途径完成从内容到现实的转变,笔者认为需要从检察工作机制和检察机关内部管理两方面来完成。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检察工作与社会管理衔接的一种机制创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检察工作机制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检察工作机制是一种能动性的工作机制。检察工作因为工作对象、社会形势,不同时空条件的变化,为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检察机关对自身工作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调整。例如经济建设发展时期,检察工作围绕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全局,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民生保障可能代替成为检察工作服务的重心。其次,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创新的检察机关工作机制受制于刑事立法或诉讼立法的制约。换言之,受制于法定检察职能的约束。再次,检察工作创新机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制度安排。例如被害人救助制度、刑事和解制度、暂缓起诉制度等,这些检察工作机制都可能是一项长期的检察工作运行制度。结合检察工作机制如上特征,笔者对现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例举如下(该机制系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范围内容的制度化落实):(1)服务大局机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重心也要随之发生变化;(2)突出检察职能机制。职务犯罪“侦防一体化”改革,促进执法办案效果的最优化;外来人员同城待遇和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机制,深化刑法适用的公正性;建立“检调对接”机制,依托社会“大调解”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的化解等;(3)完善社区矫正型对象监外执行社会管理机制。例如检察量刑建议改革扩大社区矫正型适用范围;推动完善交付执行机制;完善矫正环节检察内容和操作程序机制;(4)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
  检察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离不开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内部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检察机关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职权和资源配置,统筹形成合力,增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具体要求如下:一要加强检察官职业化建设。强化检察官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提升检察官的独立地位,增强检察官保障机制,增强检察官的责任伦理,这些均有利于提高检察官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优化科室职能配置,因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综合性特点,需要多个科室配合和协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例如预防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一般由检察院预防部门牵头,检察院各相关部门参与,这就需要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查办工作相结合,统筹部署以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建议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和完善。三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化建立快速、高效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效能。四要延伸检察职能,使检察工作向社区、企业、农村和校园及社会各界延伸,扩展检察服务的范围。
  注释: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检察日报.2012年2月2日.
  吴玉琦,徐安怀.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当代法学.2010(6).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必需品,因此计算机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传统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
摘 要 目前,国内大多数开发区都面临投资大、周期长但资金短缺的困境;而民间却存在大量的闲散资金,未能有效利用。若民间资本能有效参与开发区建设,将会很大程度上缓解开发区资金短缺的难题。本文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的模式、风险及退出机制进行论述,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区的热情,实现开发区快速发展和民间资本高效运作的双赢。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建设模式 退出机制  作者简介:罗民,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执业
摘 要 法医文证审查是检察机关法医运用专业知识,配合检察业务部门,依法对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中的法医检验鉴定书进行书面审核、复查,以确保鉴定结论正确、合法的一项制度。《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法医文证审查就是对法医鉴定结论这一证据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属实、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番禺检察院的法医文证审查已成为该院法医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非歧视在很多场合被视为平等的等意词,俨然已经成为衡量平等的重要标准。但是歧视一词有不公正的区分和区别对待两层含义,且存在贬义和中性两种词性。作为平等衡量标准的非歧
[摘要]“共青团担负着教育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的重要职责,如果不能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团的组织就会缺乏凝聚力,就谈不上教育青年”。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育管理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做好共青团工作,承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引发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共青团工作;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94-02  一、要明
摘 要 本文通过实地跨区域参加“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援,并借鉴国外地震搜寻救援训练经验,现就公安消防部队和省级地震救援队伍,跨区域参加特大地震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玉树地震 救援工作 灾害  作者简介:杨双喜,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司令部战训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急救援体系、法律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西部地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环境,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制度障碍严重、民族与贫困问题突出、社会管理方式僵化给西部地区的社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加强和完善西部社会管理,必须采取法治路径,不断创新西部地方立法,实现依法行政,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社会管理创新 法治路径  作者简介:何鑫,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眉山市刑法学研
在校园里,每天学习、考试等,都离不开中性笔,用过的就扔到垃圾筒里,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并不在意.有时候,觉得更换笔芯、找同等型号的笔芯费事麻烦,整个中性笔一齐扔掉了,随意
[摘要]农村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学校也都在积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青年教师这个特殊群体,就师资培训方法如何有效地促使其迅速成长,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改进培训方法;促使青年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97-01  在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