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节俗流变及其文化思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冬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冬至作为时令祭祀,汉代起始称“冬节”,到宋代起,冬至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但明中期以后,随着冬至信仰的崩塌,冬至节逐渐淡出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在南方一些地区延续。时至今日,冬至仅仅剩下饮食习俗在流传,冬至已不再被称为“节”。文章以冬至节日习俗的演变为线索,分析了节日信仰在节日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关键词:冬至;节日信仰;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8文献标识码:A
  一、冬至的起源
  冬至,也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上古时期,冬至作为节令之首,等同于年节,也是举行祭祀仪式的重要时间节点,《周礼》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是阳气上升的时节,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天神、人鬼,祭祀的目的在于迎接阳气的再生和祛除灾祸不祥。
  汉代延续了先秦以来冬至的祭祀仪式,但节日的属性有所改变。汉代改行太初历后,冬至不再作为岁首,而称“冬节”。在汉代时期,敬老的文化开始被引入冬至,形成了“贺冬”的習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儒家的伦理纲常掌握了社会的主流话语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冬至不可避免地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相融合,所以,从先秦时期的傳统集体祭祀逐渐发展为家族家庭节庆的节日。
  二、冬至的发展与繁盛
  唐以后,冬至逐渐走向高潮,礼仪上愈加完备,活动愈加丰富。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冬至日与元日俱“休假七日”及其盛大的节庆活动;二是民间的节日活动丰富,如祭祖、拜贺、饮宴、占候、数九等。
  而到了两宋时期,冬至盛况不亚于唐代,在民间庆祝活动上甚至有所超越。宋人将冬至当作年节来过,民间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加于常节。” 宋代的冬至相比于唐代节日的娱乐气氛愈加浓厚,节庆主题的民俗活动渗入全民的日常生活中。
  唐宋时期的冬至的节日文化是全民的狂欢。“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 妇人和小孩和小孩在内的全民性参与,以熙熙攘攘的街道代替了广场的功能,宋代的冬至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狂欢。
  三、冬至的衰落
  明清以来,冬至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正统己巳之变即土木堡之变,指的是明朝正统十四年英宗北征瓦剌的兵败被俘的事件。节日的娱乐气氛受到战争影响,在时人叶盛的笔记《水东日记》中记道:“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巳之变,此礼顿废。景泰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于东上门,诏免贺。旧凡遇节,鸿胪、尚宝、中书、六科直庐相接者,朝下即交相称贺。是日,予亲见鸿胪佐贰邀大兴杨公协走贺,公曰:‘太上爷爷不得一见,尚谁贺耶?’闻京都贺礼,至今寥寥,不复昔比。” 冬至节日的起源,是从汉代以来树立的以迎岁尊长为核心的节日信仰为源头。景泰帝拒绝了朝臣对英宗的朝贺,这一行为单从封建伦理上表现了对传统尊长观念的悖离。由于遭受了社会的抵制,节日习俗不再延续,久而久之,民众更是失去了对冬至的认同。此后,虽然冬至的习俗还在流传,但冬至作为节庆节日的历史却不复存在了。
  节日是信仰的产物, 信仰是节日狂欢的基础和核心。传统节日的信仰内涵从初期的原始形态逐渐发展成熟,被提炼和固定下来,从冷漠无意义的时间点进入不同民族民众的内在意识。这种信仰内涵往往以节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仪式性节庆活动和民众的身体表达来实现。仪式活动一方面显示了节日集体性记忆,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重要方式。人们在观看和参与节日习俗的过程,不光是对节日文化的认同过程,也是对节日记忆的传承过程。反过来,当节日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承认,那么节日的习俗就很难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参与,久而久之,节日就成了空洞的东西,跟平常的时间没有区别,仅仅成为一个时间符号。所以,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在传承传统节日的过程中精神核心不能忽略。节日的精神核心决定了节日的发展生命力,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在重视和开发节日的娱乐性的同时,还应保护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节日信仰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周 密.乾淳岁时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其他文献
摘 要:符号学是一种基本理论,每一门科学都可通过符号来表述其研究对象。文章讲述了符号学理论带来的语义理论、赋形手法以及思维方式,使平面设计产生了广泛的适应性和创造性,符号学理论作用下的网页设计也由此引发了广泛的变革。  关键词:符号学;网页设计;色彩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在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中,符号活动是目的性
摘 要:随着高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改革教学方向,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特长生教育来说,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以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培养。文章将以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为例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  一、进行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建议研究的意义  进行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建议研究有几个方面意义:首先,可以对目前的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助于
2017年2月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有效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关于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政策规定已经存在了20多年,为何至今还存在困难?   归根到底在于开放学校體育场馆将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开放期间参与运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脑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控制防抱死制动装置、自动变速器、自动巡航系统等结构已成为很多轿车的基本配置。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鼻闻和拆拆装装的故障判断方法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形势,给汽车的诊断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现代电喷汽车都提供了故障自诊断功能,用与其配套的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能够顺利地读取故障码,可判断故障的类型和范围,从而降低维修工作的
关键词:动画;动画电影化;后现代;动画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现代语言?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将现带性定义为:“根据其各自内在逻辑不断追求科学的客观化、道德和法律的普世化以及艺术的自主化。同时释放出它们各自高深内容和实践运用中所积累的认知上的潜力,也即对所有社会关系的理性化建构。”什么是后现代语言?后现代主义强调沟通和信息对于受众的影响,因此
摘 要:《中国成语大会》作为一档大型电视文化节目,自其面世以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让社会大众对成语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暑假即将到来,如何让孩子们在暑假之中于电视、夏令营、游戏以及旅行之外有更多的收获,也是每一个家长所积极思考的问题。为此文章就《成语接龙大闯关》这本符合儿童习惯、有助于激发孩子对成语兴趣的书籍进行介绍,以期可以让孩子们能够在暑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