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未来”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88337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最关注教育的是什么问题?诸多教育改革的最终落点又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可能广大家长,包括一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是什么?仍是考试成绩,仍是按分数排名次。考是法宝,分是命根!这条“法则”目前没有变。只要存在考试,就存在“应试”能力;只要存在应试竞争,就得看考试分数。因此,我们目前谈论教育改革,还不能“目无中高考”,分数是一种评价手段,我们也不能完全做到“目无分数”。
  但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上又不能搞消极的“无奈论”。好的教育总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好的教育有责任引领广大教师、家长,把盯着眼前分数的头抬起来,把目光投得更远一点,展望未来的时代、未来的社会、未来的人。
  这种展望是必要的,也是好的教育所必需的。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教育界的前辈说:什么是好教育?尊重规律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我想,既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又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应该就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吧。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未来”意识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什么是教育的“未来”意识?就是教育的目光要有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性,进而在育人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上具有前瞻性。用一句通俗而形象的话讲就是:“今天的教育实际是在培养明天的人。”因此,无论是国家决策层,还是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广大家长,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应在设计、实施、评价教育时,增强“未来”意识,具有“未来”目光。
  拿学生素质的培养来说,如果只顾眼前,当然就是分数第一,考试为上,学生只要能考高分就“皆大欢喜”。至于身体健康如何,思想道德怎样,人格形成如何,这些统统扔在一边。可这些恰恰是人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更被社会看中的却成了我们今天最不看中的,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未来”意识。
  因而,好的学校,好的校长,好的教师,好的家长,要有超前思维、发展意识,立足当下教育,培养未来素质。
  正是基于這种“未来”意识,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能不说,这是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引领性决策。我认为,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关系到“未来人”的社会生存与生活质量。
  一是主动适应与变革创新的能力。今天的时代发展被人称为“一日千里”“知识爆炸”。习惯了原来慢节奏的社会发展状态,一旦进入了快节奏的时代,往往不知所措,或者有落后于时代的感觉。我们可以预想,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技术支撑的社会各领域都会发生重大变革,可能不只是节奏在加快,存在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具体生活形态是难以定论与预测的,要想在变化多端的未来时代更好地工作、生活,我们就要培养今天的学生具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具有主动调整自己、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不盲从、不麻木、不停息,勇于进取。
  二是守住道德与自律自控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把道德、思想、心理健康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已经是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这个社会的紧迫问题,更是未来时代面临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涉及个人与自我、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有规则意识、有道德准则、有人伦理念、有自控能力,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社会发展的同时,一定会有许多新的诱惑摆在每个人面前,要求我们能够具有抵御诱惑的能力。否则,我们就可能被诱惑的东西俘虏。比如经济利益的诱惑,比如刺激性电子游戏产品的诱惑等。因此,当前学校抓道德教育、抓法制教育、抓抗诱惑能力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教育应该意识到家长的重要性,并和学校形成教育共同体,合力育人,让学生从小培养起好的道德与品格。
  三是珍爱生命与享受生活的能力。现代教育必须关注人未来的生命状态。人所受教育的一切目的,是使人活得更像人,成为一个追求幸福生活、享受人类文明的人。因此,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必须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之旅拓展无限的、丰富而有意义的幸福空间。我们可以预想,未来时代,一定是物质文明更加丰富的时代,人的个人支配时间也将加大。如何支配个人的时间,如何丰富生命的意义,如何在劳作之余享受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则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让学生从小具有追求与享受幸福的能力。一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因自己的艺术爱好、体育爱好、旅游爱好或阅读爱好使生命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有乐趣,成为精神生活富足的人,是幸福的人。
  有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诉求,我们的教育才有理想,才有希望;我们的学生才能发展和完善。
  编辑 _ 王雪莉
其他文献
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强有力的动力.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让首都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近日,北京市教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期刊
于美成撰文《应该引起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对壁画境遇的思考》谈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新兴壁画曾是中国画坛复兴的先导,而当下的壁画艺术则遇到了发展的缓慢期。尽管取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提升,教育的脚步越走越早。近年来,婴幼儿早教产业不断壮大,随之产生的各类早教衍生品也不断增多。其中,婴幼儿启蒙动画片成为家长选择早期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之一,原因不乏动画片包含着音乐、故事、绘画、语言等综合因素,同时又有现代科技的扶持,孩子对此类新鲜事物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启蒙动画片的作用即是引导孩子正确认知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基本的社交礼
现代壁画艺术是城市精神与地方人文华彩的重要体现.20世纪晚期至今的中国城市壁画的发展情形,由于城市化发展中的普遍商业化和空间利益博弈的驱使,以及由于艺术的总体性、在
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随后探讨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转向和重建方案.希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是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区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山区面积占98.5%。虽然整体教育体量较小,但是具有比较完备的教育生态,涵盖了门城、浅山区、深山区的地理层级,既有市级示范校、优质校,也有仅有几名学生的幼儿园办园点,从某种程度上看,門头沟区的教育现状可以说是全国教育生态的缩影。  近年来,门头沟区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赵孝萱撰文《艺术博览会该全力扶持一级市场》认为,艺术博览会是画廊的联合商展,画廊是代理并推介艺术家的机构。在博览会里,画廊是主角。一级市场的画廊是艺术圈生态的基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