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机理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827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表面活性聚合物,考察了该聚合物的性能,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可视化实验驱油装置探讨了表面活性聚合物的驱油机理,通过室内物模实验评价了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达到常规驱油聚合物指标要求.该表面活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增黏性、耐温性以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在质量浓度为1200 mg/L时,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4.6 mN/m左右,性能优于HPAM,对膜状残余油、盲端残余油和孤岛剩余油均有很好的驱替和洗油作用.先经HPAM驱替后,再注入表面活性聚合物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其他文献
掺杂工艺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稀土掺杂大量应用于正极材料改性中.简述了各类正极材料的不足,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不同正极材料上掺杂稀土元素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稀土元素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溴离子作为水厂臭氧氧化副产物溴酸盐的前驱体,与溴酸盐的产生密切相关.跟踪了溴离子质量浓度在各工艺阶段的变化,验证了溴离子在加氯工艺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去除,去除率最高达87.1%.此外,提出了溴酸盐的新产生途径.为了避免溴酸盐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对其产生机理进行探究.
光催化技术处理污水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降解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理想的水污染治理新技术.TiO2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最具潜力的一种,TiO2改性的目的是增强光催化活性,主要通过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半导体复合、特殊形貌化、负载改性和暴露高能晶面等方法增大TiO2的比表面积,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概述近年来TiO2改性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并展望改性TiO2光催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方向.
网络安全度量是对网络中的安全要素进行客观分析,给出网络系统安全性的综合性描述,从而指导网络加固的一种主动防御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基于攻击图的网络安全度量是较为成熟的一种度量方法,但相关领域学者已提出的如基于最短攻击路径、基于攻击路径数量等度量方法无法清晰描述攻击者违反安全策略而进行的具体攻击工作,从而难以指导针对性的防御工作;而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度量方法虽然可以清晰地描述攻击过程,但则
对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岩心驱油和稠油降黏评价,并初步探索了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微观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四元复合驱体系可以显著降低化学表面活性剂用量,采收率比三元复合驱提高了2.1百分点.采用含脂肽的碱性溶液作为复配降黏剂,在m(降黏剂):m(稠油)=1:1、脂肽0.2 g/L、碱性盐1.2 g/L条件下,稠油体系降黏率达98.8%.进一步的微观驱油机理研究发现,该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强、可改变基质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将水驱后模型通路中的剩余油乳化为油滴,显著提高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