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根刺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华东一向是个自律的人,可是这天他犯了一个小错误:无意中把一只皮鞋甩下了楼,无巧不巧的,那只皮鞋砸着了人。
  陈华东爱跳舞,当时正在家中练舞,为找准感觉,他特意穿了双新皮鞋。跳着跳着兴起,一个转身、踢脚,坏了,皮鞋有点大,“嗖”的一声右脚那只离脚飞了出去,竟掉下了楼,窗户是开着的。
  陈华东住在四楼,刚要下楼找鞋,楼下有人喊了起来:“谁?谁扔的鞋?砸着人了知不知道?”
  陈华东大惊,本能地想探出窗户看看发生了什么,可电光火石间硬生生停住了,自个儿这一探头出去,一旦被下面的人看到,那叫不打自招!一只皮鞋砸着人虽不会太重,可这年頭讹人的事太多,被缠上可就麻烦了。
  下面的人还在喊:“到底是谁扔的鞋?是爷们儿就站出来啊!”陈华东本能地想现身承认,可另一个小我死死拉着他的腿,他就这么傻傻地站着,心里什么滋味都有。
  可总躲着也不是个事啊,得上班,他等啊等,楼下终于没声音了,他这才胆战心惊地下了楼。楼下没有人,估计被砸着的人见找不到肇事者,走了,皮鞋也没了踪影。刚到小区大门外,陈华东惊见一块巨大的钢架广告牌躺在地上,四下里一片狼藉,场面相当吓人。但还好,没砸着人。围观的众人分析说,大概是因为时间长了,固定楼上广告牌的铆钉锈蚀了,加之风大,这才导致广告牌砸了下来。
  今天实在有些邪门,陈华东一整天都是在恍惚中度过的,好容易等到晚上下班,回来时发现又出事了:自家的楼道口聚集着好多人。
  原来大伙在看一张告示,写的是:今天早上楼上扔皮鞋的那位,多谢你了,因为你皮鞋砸着了我,就耽误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小区大门口一块大广告牌掉了下来。要是按我正常的行走速度,被砸的也许就是我,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耽误了我跟一位大客户见面谈生意不说,还可能导致我非死即伤。所以,扔皮鞋的人,你是我的恩人,我不仅不怪你还要感谢你,我要给你两千元钱略表心意。下面是我的手机号码,请跟我联系。
  早上小区大门口是有广告牌掉了下来,这么说自己竟歪打正着做了件好事。陈华东越想越兴奋,这时围观的人议论开了:“不会这么巧吧?会不会是个陷阱?”
  这话一下子打开了众人的思路,有人恍然大悟:“对对,肯定是个陷阱,哪有被人砸了还感谢的事?肯定是被砸的人使的一计,叫引蛇出洞。”大伙儿个个随声附和,陈华东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差点中招!
  第二天上班时,陈华东看到楼道口竟然又聚集了一帮人,再一看,原来是告示内容变了,酬劳额度加大了,从两千元变成了三千元。陈华东头脑里乱糟糟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不是陷阱呢?倒不是在乎那笔酬谢金,而是自己一直没有勇气承认错误。
  这种心内有愧的感觉太难受了,陈华东一整天都晕晕乎乎的,导致工作出了几次差错,领导狠狠批评了他。
  第三天,楼道口更热闹了,酬金变成了五千!这一天陈华东依旧失魂落魄,当熬到下班的时候他终于拿定主意:承认错误。即使是陷阱也认了,有什么后果,该承担的必须承担。如果不是陷阱,被砸的人真要给酬谢,那就坚决不要好了。必须拔掉心里的这根刺,心里有刺,太难受了。
  回到家,陈华东拿上那只左脚皮鞋,又下楼找告示上的手机号码,准备联系被砸的人,好到人家府上当面赔罪。可是,当走到楼下的时候,他发现更热闹了,今天聚集的人更多了。当中一穿西装的中年人大声说道:“各位高邻,我就是前天被皮鞋砸中的人,我所说的也全是实话,因为被皮鞋砸着耽搁了一会儿,我才成功躲过了一劫。大家请看,我的感谢金现在就在这儿,请恩人现身领一下,并接受我的感谢。”
  大伙儿围观着,有人调皮地说:“可惜不是我砸的,否则这笔钱我领定了。”大伙儿哈哈大笑,陈华东没笑,他在想:我这时现身承认我是扔鞋的人,好像就是奔着钱来的,大伙儿会怎么看我?再等一会儿,等人散了我再承认。
  中年人一脸诚恳,把刚才那段话一连说了几次,可就是没有人现身。中年人摇摇头,说:“看样子恩人不会现身了,为表示我的诚意,这笔钱是一定要送出去的,这叫知恩图报,不然的话我会睡不着觉的。幸亏我准备了预案。周院长!周院长!”
  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人搭话道:“我在这儿。”有个高个子站了出来。中年人向大伙介绍说:“各位高邻,这位是敬老院的周院长,是我特地请过来的,现在当着大伙儿的面我把这笔钱捐给敬老院,请各位见证一下。”中年人说着从身上挎的包里掏出厚厚一沓现金,双手递给那位周院长。周院长双手接过来,再回赠一面锦旗,上面绣的是:大爱无疆!众人叫声“好”,个个使劲鼓掌,在中年人阳光的心灵面前,大家个个受感染了。陈华东鼓掌最有劲儿,突然之间产生了无穷的勇气,中年人如此知恩图报,相比之下自己却缩手缩脚的,还是个男子汉吗?
  这时大伙正要散,陈华东上前一步,大声说道:“对不起,是我扔的皮鞋。”大伙一下子停住了脚,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陈华东,尤其是那个中年人,分外的吃惊。
  陈华东有些脸红,但还是诚恳地说:“前天是我扔的皮鞋,不过我不是故意的,是跳舞时不小心踢出去的。先生,对不起,我这声道歉来迟了。”陈华东说着朝中年人深深弯下腰去。中年人点点头,说:“真的是你吗?”陈华东迎着他的目光,说:“是我,我踢出去的是右脚皮鞋。瞧,左脚的鞋子我带着呢。”陈华东说着从包里拿出那只左脚皮鞋,中年人也从他的包里拿出砸着他的那只,放在一块一比对,果真是一双。
  中年人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是无意的,否则谁会把一只崭新的皮鞋扔出去呢?这么说周院长,这笔钱我得收回来给这位恩人了。”陈华东忙摇摇手,说:“我不要钱,我也不是因为钱才现身的,我只是想承认错误,并向你说声抱歉!”
  他的话音刚落,中年人突然把脸一翻,一脸冰霜地说:“我可等到你了。实不相瞒,这一切全是我设的局。这位周院长也不是什么敬老院院长,他仅仅是我的朋友而已。告诉你,我被你的皮鞋砸出了脑震荡,还耽误了我的一笔大生意,这笔账咱得细细算算。”
  众人一听,齐刷刷倒吸一口凉气,一连三天告示,酬谢金一天比一天高,还请来什么敬老院院长,却不料竟是个局,这个局设得可太深了!陈华东脸色惨白,果真上当了,可他的眼光不避不让,说:“有什么后果我全力承担,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高兴战胜了自己。”
  中年人一愣:“什么意思?”陈华东坦然说道:“为了良心,为了拔掉心中的刺。不瞒你说,三天来我一直在纠结,心中有刺的感觉太难受了,现在心中舒坦多了。”
  众人静静听着,一人大笑起来,是中年人:“哥们儿,我哄你呐。这位周院长真的是敬老院的院长,我也没有设局,你那只皮鞋真的帮我躲过了一劫。你好样的,够爷们儿,以后咱俩交个朋友!”
其他文献
草上飞是个令州府衙门相当头疼的人物,因为他性如烈火疾恶如仇,专跟官府作对,偏偏来无影去无踪,官府也拿他没办法。坊间传说他会轻功,又说他擅使江湖失传已久的缩骨功,官府明明已团团围住了他,他却从墙夹缝中逃之夭夭。至于真相谁知道呢,反正有一件事是明白无误的:官府叫他江洋大盗,老百姓却偷偷叫他侠盗。  这天,天色晚了,宜安城里一家白水羊肉馆里还有两位客人在喝酒,这两位客人各占了一张桌子。掌柜是个老头,不住
期刊
老杨头和韩老根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爱好也差不多,更相似的是,两人都属性格刚烈的那种,争强好斗,年纪大了依然火气不减,斗酒斗茶斗象棋,有时甚至斗血糖血脂血压,一句话,谁也不服谁。  这天在小区凉亭里,两人一如既往地坐下来准备下象棋,韩老根刚要从包里掏象棋,老杨头慢悠悠地开口了:“今天您就甭献宝了,看我的。”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来。  韩老根一愣,老杨头带了象棋?难道他的象棋比我的还
期刊
乾隆年间,江南柳园镇上有一家“程记绸缎铺”,是个百年老字号。  这年四月的一天,老板程新良正在街上闲逛,忽然看见不远处围着一大群人,便走过去瞧热闹。  挤进人群中瞧了一会儿,程新良便明白了。镇上“董记布铺”年轻的董掌柜,一年前向开钱庄的万老板借了五千两银子,并把布铺与董家的宅子抵押给了万老板,如今一年过去了,董掌柜还不起债,万老板便手持欠条,来向董掌柜收铺子和宅子。  此刻,董掌柜连连作揖,向万老
期刊
赵总是省城一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总。这天他和秘书兼司机小刘开车去乡村考察,准备开发一处新的生态旅游景点,谁知返程时车载导航出了故障,把他们导上了一条土路。  此时已近傍晚,路越来越难走,路过一片荒野时,路稍微平坦了些,小刘归心似箭,脚下不禁加大了油门。突然,一个黑影儿从路边的荒草丛中冲出来,等小刘发现后赶紧踩刹车制动时,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那个黑影儿撞在汽车前保险杠上弹出去,摔在
期刊
陈院长最近焦头烂额。他和一个女人去五洲酒店开房的视频不知被谁发到了抖音上,闹得动静挺大。其实,和他开房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陈夫人虽然三十多了,但保养得好,看起来还像个少女。那天家里水管爆裂,连夜抢修,两人不得已去酒店住了一个晚上,没想到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当桃色新闻曝光了。  发视频的人也没诽谤污蔑,就说开房者是市二医院的陈姓院长。陈院长气得不行,想要报警给自己讨个公道,却被酒店的王经理拦下来了
期刊
哑女阿娇从聋哑学校毕业后就进了镇福利厂。阿娇今年二十五岁,人长得很漂亮。阿娇在福利厂做会计,这天是福利厂发工资的日子,她做好工资单给老板签了字,依旧似往常一样到银行取了现金放进手提包,然后兴冲冲地往厂里赶。因为福利厂就在老街尽头,路程较近,所以阿娇上银行取钱不需要人陪。  经过双桥时,发现双桥上游人很多。正在这时,爆竹声声,鼓乐阵阵,双桥下边的小河里传来了喜庆的乐曲。前面是迎亲船,后面是嫁妆船,好
期刊
最近有群众举报,精神病院为套取国家补助,有虚报病员的行为。新上任的纪委刘书记想去查一下,可听人说精神病院那个姓李的院长很有头脑和手段,几次下去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实名举报的可信性更大,可用什么方法才能查出实情,给群众一个交代呢?想了半天,他抓起电话给李院长的上级打了个电话,要他们立即下去调查,再把调查结果报上来。  刘书记犯难,那李院长也不轻松。  这不,李院长下班到家,朝沙发上一坐,就重重地叹
期刊
一  听说广州的各大菜场生意兴隆,什么蔬菜都不愁卖,江西老表李华君一时心动,就跑到广州的花都区操起了种菜的营生。  李华君在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包下了一百亩地,只种田园三剑客:长豆角、茄子、辣椒。因为他知道,这三种蔬菜销量是最大的,风险也最小。  眼看第一批长豆角就快上市了,李华君整天喜滋滋的,做梦都在数钞票。  可是,他不知道,他那长势良好的一架架长豆角已经给一位叫杨大毛的“野菜客”盯上了! 
期刊
詹蒙局长迈着矫健的脚步,一步一步登上楼梯,脚下的脚步声,几乎整座楼都听得见。到自己的家门口,准备掏钥匙开门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詹蒙拿出手机,他越看越害怕。  詹蒙掏出钥匙,钥匙几次插不进锁头。他打开门,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妻子在厨房炒菜。詹蒙把公文袋扔在沙发上,摘下了眼镜,人一下子好像疲惫了很多。妻子从厨房里出来,看到躺在沙发上的丈夫,就问:“怎么了,回来了也不出声?”  詹蒙好像没有听到妻子的话
期刊
每年的八月十五,临州城都要举办一项特殊的赛事——斗蛋。  斗蛋,就是比鸡蛋。各家各户把自家的鸡蛋拿到赛场上,先称重量,再看成色,最后评选出一个最好的,由时任知府大人亲颁一块“临州第一”的蛋状元金匾。  这块“临州第一”的金匾可比黄金还贵重。谁拿到这块金匾,他家的蛋就一夜成名了,价钱能连翻几个跟头,而且商家们都争相来买。所以,临州人把这个斗蛋看得很重,早早就动手准备了。  李甲志在必得。他是城中有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