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因素、合理性及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价值,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52-01
  1地基基础施工的概念
  地基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下方产生的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而基础则是指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下部结构。作为支承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必须能防止强度破坏和失稳,同时,必须控制基础的沉降不超过地基的变形允许值。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相对埋深不大,只须普通的施工程序就可建造起来的基础类型,即称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地基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建造的基础,称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当上述地基基础形式均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考虑借助特殊的施工手段相对埋深大的基础形式,即深基础(常用桩基),以求把荷载更多地传到深部的坚实土层中去。
  2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2)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3)地基基础变形、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4)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3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3.1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发生,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上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危害和浪费。
  3.2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
  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4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下面以某住宅工程为例,探讨如何做好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该工程为框剪结构,场地内房屋自上而下依次为填土、淤泥、粉质牯土、含泥中粗沙和砂质粘土。
  4.1地基基础的选型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由于土质或荷载的原因,需要采用满铺的片筏形基础。片筏基础有地基接触面广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要高,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能力。如果地基非常软弱,且建筑物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片筏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土地基上。
  假设地基承载力不足,属于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由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构成的地基,那么在勘查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泥沙,根据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相应参数。在初步计算时最好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得到平均的荷载,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陪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建议采用片筏基础,如果介于在二者之间,则用桩基。一般情况下采用桩基的情况较多。
  4.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
  当地基土质为淤泥,上层土层又较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如果是冲填土、建筑物垃圾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度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持力层。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剐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为施工质量提供相关依据。地基处理后,建筑地基變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1)为方便钢筋的安装就位,满足上述规范要求,必须对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顺序进行编号。
  (2)梁箍筋大,下料时要注意对焊接头位置,避免接头出现在箍筋的弯折处。
  4.3各部位钢筋连接方式
  转换层中钢筋的种类繁多,不同位置钢筋受力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各部位应综合受力情况、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1)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挤压连接法。
  (2)转换层柱钢筋、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
  (3)转换层主梁腰筋及箍筋、联系梁主筋、板钢筋一般采用闪光焊接。
  (4)其他受力较次要部位,如联系梁架力筋及箍筋可采用绑扎连接。
  5混凝土浇筑技术
  转换梁混凝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问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mm。每层间隔时间1.5~2h。
  (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1.25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不能插入,则采用钢扦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
  (3)楼板混凝土浇筑,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回字型路线成排进行振捣,且排与排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保证密实度。为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除在柱墙筋外注有标高标志外,还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用于控制板厚,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力求为以后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科技,2010,(02)
  [2]杨国军.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4].科技致富向导,2010,(21).
其他文献
1、国家广电干线网络的结构介绍  国家广电网在层次上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国家级干线网、省级干线网、地市网和用户网,其中地市级用户网负责本地用户接入网(主要是HFC网)的运行管理维护以及对用户的直接管理。广电本地综合业务网络的典型网络结构由以下3部分組成;综合业务(数据、视频、话音)、前端设备、接入网(传输+分配)。广电总局根据有线电视HFC网发展特征而制订的体制标准有两个传输平台,一个是广播传输平台
[摘要]模具的结构非常的特别,也正是它这种特别的结构才能够让材料成型,在对新型产品进行研制开发时也需要用到模具,在工业的领域当中更是需要用到模具,模具在现代的工业生产当中是最重要的工艺设备之一,模具在汽车、仪表仪器、装备制造、国防工业、平时的生活用品和电子的通讯产品当中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如果在生产时将模具利用起来,那么就能够让生产的成本大批量、高效的降低,并且还能够节约能源,所以在整个制造业当中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在上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技术,许多国家将其运用于制造工业中,体现出传统制造业技术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本文详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并讨论其在汽车工业中设计、装配、实验等领域的运用,简要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出该技术能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辰的结论。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发展前景 汽车工业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
一、煤矿通风系统的作用与重要性  (一)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是指借助于機械或自然风压,向井下各用风地点连续输送适量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除各种有害气体和浮尘,以降低环境温度,创造良好气候条件,并在发生灾变时能够根据撤人救灾的需要调节和控制风流流动路线的作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和企业对电力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电气工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本文对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和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电气工程的今后的健康和高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3
[摘要]近年来,我国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迅速,很多采矿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等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将主要对井下采矿生产的技术及方法、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井下采矿;技术及方法;发展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40-01  目前国内外井下采矿生产的技术与方法发展,主要
1 概述  光接入网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在实现本地用户之间或与外地用户通信的系统。而OAN是一种接人传输系统,其采用了基带数字传输技术、且以传输双向交互式业务为目的,OAN可以以模拟或数字技术传输宽带广播式或交互式业务进行升级。另外,在接入网宽带化的发展中,光纤传播介质的高寬带、高可靠性和高抗干扰性的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摘要]文章介绍了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特点及现状,分析了煤矿井下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发辰的对策及加快推进煤炭科学采煤技术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开采;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D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41-01  1井下开采技术特点  (1)煤矿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方式。相对于露天开采而言,井下开采更复杂和具有难度,操
[摘要]卫星通信网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通信工具。首先根据目前网络安全发展状况,对卫星通信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卫星通信的主要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最后在这些安全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任务不同的分级安全机制。从而保证卫星通信的安全性、高效性与兼容性。  [关键词]空间通信 网络安全 防御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