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MRI新技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评价中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发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并对退行性变程度进行准确评价,对腰腿痛的预防、治疗有重要价值.定量MRI技术具有无创性定量评估的功能,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评价中具有其他影像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峰度成像(DKI)、T2 mapping、T2*mapping、旋转坐标系下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ρ)成像、磁共振波谱(MRS)成像等.文章对定量MRI新技术DTI、DKI、T2 mapping、T2* mapping、T1ρ成像、MRS成像等在腰椎退行性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综合现阶段临床收集的患者资料,甲亢患者血糖波动曲线在不同人群中出现了明显差异变化,综合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及实验研究得出:普通人群中FT3浓度在临界值范围内时,患者空腹、餐后1h、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当超过临界值,普通人群被诊断为重度甲亢时,患者空腹血糖又会出现下降趋势;老年甲亢患者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会加快氧化应激反应进程,加速衰老进而引发其他系统疾病;妊娠期女性、儿童甲亢对子代和自身未来发育带来不良影响,会增加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做好高校反食品浪费工作,本文以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数据为例,针对高校食品浪费,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食品浪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粮食浪费主要是因为用餐与供餐之间关系尚未达到供需平衡.
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4个时期,一为秦汉起源期,从《黄帝内经》对哮病病因、病机最早的文字记载,到张仲景《金匮要略》,形成了哮病病因、病机理论的早期认识;二为晋隋唐发展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逐渐扩展;三为宋金元丰富期,《普济本事方》《丹溪心法》丰富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四为明清完善期,继承并完善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
李氏砭法是李道政先生通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持守经典,守正创新,而形成独具中医特色的刮痧疗法体系.凭其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技术和临床思维,获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但当前习练李氏砭法之术者众多,深入研究其理者甚少,影响了李氏砭法的传播和弘扬.故文章从李道政先生的生平、虎符铜砭刮痧工具蕴意、八大核心理论的内涵角度对李氏砭法及理论体系进行尝试性阐释,希望大众能够更好地传承、实践这一创新性刮痧技能,早日实现李师“藏医于民,民不疾困”的宏愿.
2013年至今我国月饼产业及总体销量断崖式下滑,其中广东地区月饼产业效益与发展下滑严重.广东月饼是我国月饼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东月饼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分析产业销量下滑问题对促进我国月饼产业发展及打造现代化月饼营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茂名月饼产业为例,深入细化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若干解决措施.
张喜德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既重视个案的特有病理特点,也重视脾胃病的共有病机,即脾胃升降失职,从而确立治法方药,常常获效.以痞满、呃逆、腹泻三则临床医案为例,痞满案证属肝脾不调、胃阴不足,治以调和肝脾、养阴和胃.呃逆案证属胃阴不足、脾虚气逆,治以健脾养阴、和胃降逆.慢性腹泻案,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以调补脾肾、疏肝解郁.其治疗用药在辨证基础上,重视调理气机,顾护中气,可为临床辨治脾胃病提供借鉴.
目的 利用四维CT(4DCT)测量肝脏八段内病灶随呼吸运动产生的位移,用以确定体部伽玛刀肝脏各段病灶放射治疗所需的内靶区(ITV).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疗中心医院行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60岁.分别行非门控扫描(计划图像)和4DCT扫描,在4DCT得到的10个呼吸时相的图像上分别勾画肝内占位性病灶并测量靶区体积(GTV)中心在三维(3D)方向的位移大小,得到呼吸动度值,此动度值作为计划图像上GTV需要外扩的
目的 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术(DR)曝光指数(EI)与曝光参数之间的关系、曝光参数值的改变对EI值的影响,以便利用EI来指导DR摄影时曝光参数值的合理选择.方法 选择28 cm×28 cm大小和9.0、10.8 cm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西门子公司AXIOM Luminos dRF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机,配备2 880×2 880像素的碘化铯-非晶硅固体平板探测器.总滤过2.5 mmAL,滤线栅栅比15 ∶ 1.kV值选用81、102、125 kV和不同的mAs值组合,分别对9.0、10.8 c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影像学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13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4.83岁.行超声检查和X射线钼靶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 113例病例中,经病理诊断证实51例为恶性肿瘤,62例为良性病变;其中恶性肿瘤导管原位癌17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26例.超声检查表现为单纯簇状微钙化4例,均为恶性;片状低回声45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循环障碍,长期脑部组织供血不足,可能会促使脑皮质萎缩、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1].目前,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脑部供血情况,其中CT灌注成像(CTPI)是将CT增强技术与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可显示患者血管细节,及时判断血管病变情况[2].CT血管造影(CTA)是借助造影剂显示血管结构的检测方法,可判断脑血管病变[3].本研究将探讨CTPI联合CTA在CC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