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概念为啥这么乱(一)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龙虾,你只要有心去了解一下,一定会被各处不同的说法绕到头晕。
  有的说,以体型大小区分,龙虾分大龙虾和小龙虾;也有的以海水和淡水生活来区分,分为海水龙虾和淡水龙虾;有的说澳洲龙虾最好吃,有的说波士顿龙虾最出名,有的说花龙最贵,有的说大龙虾有养殖的,也有的说澳洲小青龙是淡水生物,还有的说小青龙不光产在澳洲;有的把龙虾分为大西洋龙虾和太平洋龙虾两种……各种说法犹如没有红绿灯的闹市十字路口,纷繁杂乱,令人无所适从。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南方地区引入香港食龙虾的习惯,大力发展生猛海鲜后,龙虾成为海鲜餐厅里最靓丽的一道大菜。粤派文化大肆北上,席卷全国,龙虾也让人见识了什么是高档海鲜。这个时候的龙虾种类并不多,主要是西班牙龙虾。
  时至今日,中国人的饮食口味渐渐变化,追求高档,很多进口海鲜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商家出于销售需要,对龙虾概念来不及分个青红皂白,拿来就用;有的商家故意拿低价龙虾冒充高价龙虾。全世界属于龙虾的约有400多种,普通人很难单从外形上进行分辨,龙虾概念也就越来越乱了。
  常见的龙虾到底有多少种
  如果不算火爆的小龙虾,只说海洋渔获,那么全世界共有400多种龙虾。
  龙虾均为海生,栖息海底,以动物尸体为食,也吃活鱼、小型软体动物、其他海底栖息的无脊椎动物以及海藻。某些品种的龙虾,如螯龙虾和刺龙虾,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全世界每年捕捞龙虾数以万吨计,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龙虾出产国,美国位居第二,出产龙虾较多的国家还有英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爱尔兰、巴西、古巴、尼日利亚等。我国产的龙虾只有八种,属于出产龙虾较少的国家,但因为消费量与日俱增,进口龙虾也就相应增加。龙虾主要来自于海洋捕捞,仅少量来自养殖。
  龙虾的生长速度较慢,因而肉质鲜美。不同的龙虾品种生长时间不同,一只龙虾长大成熟,一般需要3~7年。成年龙虾一般体重在500克以上,最大的可达5千克。
  小青龙
  现在很多海鲜餐厅里都有小青龙供应。关于小青龙,说法很多,也常常弄得人一头雾水。小青龙又名“波纹龙虾”、“青龙”、“青壳仔”、“沙龙”,主产于印度一西太平洋的温热带海域,从非洲到印度、越南、日本、澳洲、马克萨斯群岛均有出产,我国台湾地区沿岸也有出产。
  小青龙的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一般每只重200~300克,大的为600~800克。
  小青龙适合做刺身,也适合蒜茸蒸、做小青龙泡饭,肉质鲜嫩无比,卖相不错,加之体重不大,总价不高,因而深得各大餐厅总厨青睐,经常出现在各式宴席中。
  讨口彩的花龙
  吃龙虾最早是香港人的饮食习惯,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内地推广开来,那个时候吃的就是西班牙龙虾,俗称“花龙”。
  花龙的主要产地在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南亚海域,可以全年捕捞,所以长期以来成为海鲜市场的主力军。
  花龙的头胸甲前背部均有彩色花纹,体形较大,每只有2500~3500克重。花龙的做法很多,能充分发挥厨师的手艺和创意。一般在年尾和年初时,花龙的市场价格会偏高,因为南方人讨口彩,认为吃花龙过年会生意兴隆,龙精虎猛。
  波士顿龙虾不产在波士顿
  波士顿龙虾在市场上和餐厅里十分盛行,其实,波士顿龙虾只是一个商品名,它的正式名称叫“美洲螯龙虾”或“美洲龙虾”。
  波士顿龙虾主要产自美国缅因州,是当地一项重要物产。缅因州商业捕捞龙虾最早,产量也高,所以我们通常把美国龙虾统称为“缅因龙虾”。波士顿其实不产龙虾,是美国龙虾最大的集散地,因而把缅因龙虾称为“波士顿龙虾”。
  严格来说,波士顿龙虾还不是龙虾。很多大厨会发现,波士顿龙虾的体型虽巨大,但它更接近于小龙虾,它们都有一对硕大的钳子,而且从科目上说,波士顿龙虾和小龙虾属于近亲,只不过一个在海水里,一个在淡水里。从属性上说,波士顿龙虾和淡水小龙虾都不在龙虾科里,真正龙虾科里的龙虾没有硕大的钳子,只有粗壮而长的胡须。
  波士顿龙虾的身份曾十分卑微,移民到了美洲新大陆的时候,成堆的波士顿龙虾没有人吃,被称为“穷人的鸡”,只配给囚犯、奴隶吃,或者喂猫。19世纪以后才渐渐从一种廉价食物变成普通人家的食物,消費量上去以后,才开始商业捕捞。到如今,波士顿龙虾身价可观。
  波士顿龙虾全身黑绿,重量为500~2000克,而钳子的重量占整个身体的15%。它的钳子肉质较粗,而身体的肉较嫩滑细致。因生活在寒冷海域,所以生长特别缓慢。波士顿龙虾大多鲜活供应,也有用低温冷冻技术供应生龙虾和熟龙虾。若以单价论,波士顿龙虾在大龙虾家族的市场价位序列里排名靠后。
  加拿大龙虾其实和波士顿龙虾是同一个品种——美洲螯龙虾,只是在美国捕捞到的是美国龙虾,在加拿大捕捞到的就是加拿大龙虾了。也就是说,你看到的缅因龙虾、波士顿龙虾、加拿大龙虾其实在品种上没什么区别。当然,产于加拿大的龙虾因为水更寒冷,是硬壳,美国龙虾是蜕壳后的龙虾,普遍呈现软壳。
其他文献
程尔曼 1984年在上海电视台举办的家宴设計赛上获一等奖,1999年在东方电视台举办的“厨王争霸赛”上获“厨王”称号,之后被某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聘为技术顾问,在供应链生产线上任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师。著有《上海家常菜》等10本菜谱书,屡获“全国畅销书”奖。  炒虾仁属高档菜,炒时用油量大,油热倒入,快速翻炒即起,虾仁滑爽,富有弹性。然而,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炒的时间长会出水,虾仁缩小软萎,炒菜师傅认
期刊
“道道鲜崇明私房菜”推出冬藏系列菜品  道道鲜崇明私房菜(虹口店)  上海市周家嘴路328号(近新建路)  021-65461777  道道鲜崇明私房菜(长宁店)  上海市延安西路500号嘉宁国际广场3楼(近镇宁路)  021-32572577  道道鲜崇明私房菜(杨浦店)  上海市淞沪路98号平盛大厦5楼  (近政通路)  021-55223229  道道鲜崇明私房菜(老西门店)  上海市崇明西
期刊
一个鸡蛋有多少种可能?它时而以水煮蛋、水潽蛋的光辉形象出现,时而与蔬菜同炒,跑个龙套充当荤菜。它在餐桌上的地位也许不是主角,但总会给人以无尽的安全感,只要想到冰箱里还有鸡蛋,便知道三餐有了着落。  会找“茶”的蛋怎么能不爱  小时候我有挑食的毛病,也爱赖床,宝贵的早餐时间令全家人都很头疼。为了搭配香糯的白粥,在蜂窝煤炉子上的小锅子里放上酱油、八角、桂皮和一把用来调味的茶叶,家人开始给我煮茶叶蛋,以
期刊
冬的气息渐渐浓重,大城市上下班的路途慢慢不再拥堵,街头巷尾的早点铺子陆续开始贴出“回家过春节,元宵节后正式营业”的告示,朋友圈里也开始各种美食诱惑:家里的牛肉已经腌上,就等随吃随煮了;今天老妈去灌香肠了,晾在阳光下好诱人;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已在漂洋过海的路上了……  似乎无论中外,美食都是节日的重头戏,而最伤感的话不过是,再也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记得小时候每逢寒假,就被忙于工作的父母流放到乡下的奶
期刊
有一次朋友聚会,美食达人玫瑰公主弄来一大包宁波“三北盐炒豆”。久违了的儿时美食,大家拿了就吃,果然是松、脆、咸、香,标准的老上海味道。三北(慈溪)人对盐炒豆深有感情,下酒、充饥离不开炒豆。民间有句:“炒豆带一袋,山川难阻留。”出门远行,有炒豆就不怕饿肚子了。我们小时候肚子饿了常常买包5分钱的盐炒豆吃了感觉不饿啦。南货店的老王说,盐炒豆要炒得粒粒开花,刮啦松脆又酥又香,让人吃上了瘾,不断地咀嚼,越嚼
期刊
为贯彻落实法律对保健食品市场准入监管工作提出的要求,规范统一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6年7月1日实施。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及其监督管理。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公开、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  注册和备案的含义  保健食品注册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注册
期刊
冬季以来,大范围的雾霾持续袭扰我国多地。2016年底,北方20多个城市史无前例地同时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多地PM2.5爆表,中小学生停课。一时间,空气污染再次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室外大雾弥漫的同时,室内也有许多污染源存在,主要为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材复合家具等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据调查,许多中国家庭中的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浓度超标。  一般来说,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PM10和PM
期刊
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交流  (一)各类食品风险监测情况  1.总体情况  2016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上海市各类食品的风险监测,在全市16个区设置600个固定监测采样点和若干临时监测采样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率达95%以上。共监测32大类13222件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涉及380项指标41.1万项次。  2.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2016年,
期刊
金针菇美得很有内涵  干品金针菇蛋白质含量高达30%,还含有侣种氨基酸,其中包括精氨酸、赖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可以增强记忆、开发智力,对幼儿生长发育十分有益,金针菇因而被誉为“增智菇”。  金针菇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富含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胃溃疡。金针菇中的多糖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可通过恢复和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期刊
绿茶是历史最悠久的茶类。古人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绿茶加工的开端,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直到12世纪发明了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且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明朝是炒青绿茶的全盛时代,广泛采用锅炒杀青,蒸青散茶逐渐为炒青散茶取代。至16世纪末、17世纪初,已基本形成了与现代炒青绿茶相同的烘青绿茶加工方法。烘青绿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