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片引起幻视和幻觉不良反应2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伏立康唑引起的幻视和幻觉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进行总结,为医务人员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发生的2例伏立康唑引起幻视和幻觉不良反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伏立康唑引起的幻视和幻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发生机制、与血药浓度的关联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伏立康唑引起的视觉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其他抗真菌药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主要在给药的前5 d;神经系统毒性与浓度相关,视觉毒性与浓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发生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预后较良好.结论 伏立康唑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主要在给药的前5 d,及时停药预后较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对医疗机构开展中药药物警戒进行理论探讨,为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中药药物警戒的定义和演变进行总结;考虑传统的药物警戒理论和中国医疗机构的现实情况;概述中药药物警戒的工作重点。结果医疗机构不仅应在药物警戒期间监督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应开展与中医有关的临床药学服务,采用标准方法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同时不断进行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营造药物警戒的氛围。结论医疗机构必须不断完善中药药物警戒,以确保中药用药的安全性。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和最后结局,而心肌纤维化几乎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尤其是心力衰竭。因此,研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尽早地诊断和评估心肌纤维化,采取有效的手段延缓甚至阻止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定量评估斑蝥类制剂(MPs)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益与风险,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MPs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0年9月9日MPs治疗PH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建立MPs治疗PHC的多准则决策(MCDA)模型,采用SWING法赋予效益指标与风险指标的权重,分别为70%和30%。纳入文献报道的、符合评估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借助Meta分析方法合并RCT结果,结合MCDA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无SUI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经产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不同疗效患者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参数与SUI患者病情程度、疗效的关联性。结
目的研究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补骨脂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补骨脂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是seputhecarpan A(1)、补骨脂酚(2)、13-羟基异补骨脂酚(3)、12-羟基异补骨脂酚(4)、二聚补骨脂酚A(5)、二聚补骨脂酚B(6)、二聚补骨脂酚C(7)、4,2′-二羟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髓过氧化物酶(MPO)作为中性粒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氧化酶,在激活致癌基因中间体和增强外源性致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产生次氯酸、活性氧等氧化剂激发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诱导DNA损伤、突变、错配修复等基因不稳定因素发生,从而导致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MPO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癌症的遗传易感性有关,MPO rs2333227-463G>A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潜在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调研情况,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特点及潜在风险。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我国临床科室使用广泛,近年来其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严重报告比例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超适应证、超剂量用药等现象比较普遍,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适应证合理规范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强对患者给药期间的监护,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严重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风险。
目的通过分析欧盟医疗器械法规修订案中关于医疗器械警戒系统所涉及的各方职责和相关要求,为建立我国医疗器械警戒工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欧盟医疗器械警戒工作制度的现状与优势,对比分析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现状。结果医疗器械警戒制度是开展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确保公众用械安全的核心举措。结论借鉴欧盟经验,结合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实践,提出我国开展医疗器械警戒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目的分析吸入药物非临床评价的特点与要求,为吸入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吸入途径给药与常规给药方式的特殊性,如吸入给药剂量计算、气溶胶发生、吸入给药系统可靠性、试验结果评价等,分析影响吸入药物非临床研究结果的因素,以进行合理设计、规范实施、科学分析非临床实验。结果吸入药物的递送剂量由计算而得,但需要在此基础上估算沉积剂量;在吸入给药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密切监测;吸入毒理实验的结果分析方面,啮齿类动物由于解剖及生理结构特点,上呼吸道易于产生炎症;对吸入给药在肺部引起的巨噬细胞聚集需要谨慎分析;吸入生物药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引起严重血清转氨酶升高伴急性胆囊炎的机制和诊疗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长期口服吉非替尼后出现严重血清转氨酶升高伴急性胆囊炎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合并胆囊炎的发病机制及处置措施,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吉非替尼引起血清转氨酶严重升高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通过停用吉非替尼并给予积极保肝治疗后,患者肝胆情况得到明显恢复。结论本病例是吉非替尼罕见不良反应,并在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药学监护要点,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