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1周于2009年2月11日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科.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常规体检发现肝脏巨大占位,患者无明显不适,无右上腹疼痛,偶伴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呕血、黑便,无牙龈出血、鼻衄,无双下肢水肿.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有轻度升高,暂时给予抗炎保肝保守治疗,当时未予特
【机 构】
:
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广东省器官移植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1周于2009年2月11日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科.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常规体检发现肝脏巨大占位,患者无明显不适,无右上腹疼痛,偶伴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呕血、黑便,无牙龈出血、鼻衄,无双下肢水肿.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有轻度升高,暂时给予抗炎保肝保守治疗,当时未予特殊处理.今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色黄,成形,每日1次,近1个月来体重骤然下降5 kg左右.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9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烟1包/d,20余年.否认家族遗传病及类似疾病史。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总结妊娠期肾绞痛的特点及探讨双猪尾管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因肾绞痛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25例妊娠期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8.3 ±4.9)岁,平均孕周为(20.1±6.9)周.诊治过程如下:(1)患者就诊后即予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及泌尿系超声检查;(2)给予解痉、镇痛药物(例如黄体酮等);(3)三代头孢菌素抗炎治疗;(4
为了促进风湿病诊断及治疗中多学科的合作及交流,建立风湿病领域专家对最新诊断及治疗信息的研讨平台。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举办第一届专题研讨会。本次大会将是风湿病领域的一次高水平的临床学术研讨会。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痛风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讨论。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HRM)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基因检测技术,HRM不仅据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理想的灵敏度,而且能够完成高通量样品检测并实现真正无污染的闭管操作,因此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研究与基因诊断的首选技术.目前,HRM在基因突变扫描,基因分型,序列匹配以及甲基化分析等各项领域中都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H
目的 评价急诊肠镜诊疗技术在急性结直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为459例急性结直肠梗阻患者施行了急诊肠镜检查和治疗,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急诊肠镜检查的成功率100%(459/459),无检查相关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直肠癌占71.3%(327/459)、乙状结肠扭转占11.3%(52/459)、膈疝占0.4%(2/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传统观点认为,DC在非炎性环境中呈递抗原,整合周围的信号,依据所接收到的信息,启动一个相应的继发性免疫反应,诱导针对入侵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其首次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住院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病案首页的主要诊断或次要诊断为COPD(ICD-10编码为J40-J47)的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67例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专科高年资医师重新审核,纠正错误分类后,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统计.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直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多个循证医学研究均采用HbA1c作为观察指标.是否应该把它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内分泌界争论不休,支持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2011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发表一份报告,(http://www.who.int/chp/media/news/releases/2011.1.diabetes/en/index.h
为了激励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发扬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精神,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吴阶平一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于1994年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努力钻研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医药卫生工作者(55岁及以下)。作为中国医药卫生领域权威的非官方奖项之一,吴杨奖以其科学、严格的评选程序和严肃、认真的评审态度确立了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声誉和地位,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努力争取的一项殊荣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是常见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约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的15%~30%.成功开通CTO病变可改善闭塞远端供应区心肌缺血、复苏冬眠心肌,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其心功能,减少50%以上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需要,且有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1].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尽管大量新器械和新技术被广泛
研究发现青蒿琥酯与现有抗癌药联合使用潜在地使每种药物比单用更有效的早期证据.他们还发现,打破常规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成功水平.该项由英国圣乔治伦敦大学的Wai Liu博士和Angus Dalgleish教授对人类癌症细胞进行的体外研究,其试验结果最近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