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村改造”看中国城中村规划的去与留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315157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全方面促进城市的较富裕社会发展与科技化过程,一定要加强城中老旧村房改建规划。这是兼顾城市金融财富社会和谐进步,推动城市科技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措施。但对于目前的中国复杂多样的城市村来说,各地贫富差距悬殊,在改造规划实践中必然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对改建规划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
  一、旧村改造概述
  (一)旧村改造的概念
  实行旧村改造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政策号召,能够有效加快郊区城市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建设,为日后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而改善环境卫生和生活方式,有效减少各类违规建设,更有助于土地规划利用,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扎实推进,也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二)中国城中村规划的概念
  建设社会主义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城中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建设。
  二、城中村旧村改造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伴随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现象,成为当地政府推进城市化的工作重点,引发了当地市民的密切关注。这些所谓的城中村虽然杂乱纷呈,但是也有其存在的理由。
  (一)用地布局相对松散、零乱
  因为通常情况下在新建筑建立起来时,旧建筑仍然存在。很多家庭占有大量多余住房。出现旧城老房改造迟缓,闲置的现象,被称为“空心村”。同时此类建筑通常为低层型,往往占据着不小的面积。并且存在不合理的用地,致使房屋置于周边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严重阻碍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的同时,影响农村宜居新家园的建设,阻碍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对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以及垃圾处理力度还远远不达标。大部分的社区并无相应的设备或场所进行废弃物集中整治,往往是不经处理往河道内倾倒。对垃圾的分类,无害化处理还处于空白的状态。
  (三)村庄规划建设资金难以满足规划建设需求
  因历来规划建设的重心不在乡村中,所以相应政府对其投资力度小。造成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
  三、城中村规划的去与留
  中国的半城市化地区已经让广大学者和政府部门越来越备受关注。有一部分政府认为不应该建设太多的发达村庄,减少半城市化地区,而应该由有能力的企业家对这些地区进行统一规划,转型发展。但是仍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保留这样一种半城市化状态,这样可以使得中国快速城镇化。
  (一)中国进入了半城市化时期
  目前,中国正在步入“半城市化时期”,处于半城市化地区普遍是城市用地包围农村,伴随城市的发展,农村经济上由农业向非农业发展,第三产业与土地收益关系日益突出;加上由以前的城乡界限分明,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双方用地的扩张,使得城村土地相互交错、界限不清晰;农村由以前聚落的形式转变成“城中村”形式。
  (二)半城市化城中村地区是否应该保留
  1.拆除论:有碍市容
  城中村因为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统一的合理规划,具体表现出来就是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安保工作不到位、环境没有合理治理、没有形成像城市管理那样的一套完整体系,给市民和外来人员的整体感觉是脏、乱、差。城中村的存在就像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2.保留论:城市扩张的印记
  然而,城中村的存在,是城市扩张发展的一个鲜明的印记。
  城中村其实是半城市化的发展建设地区的一中特征。保留城中村,只对城中实施合适的改造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新型城镇化和文明城市的建造的方针。一些管理者强行将村民改造成市民,或者是让他们搬迁,这样的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不仅仅城市化理念不强,更是城市管理者的无能。”
  城中村本来就是一个小村落,当一个城中村在手握拆迁补偿时,其社会成员虽然会因为金钱而产生一股欣喜,但也会存在一种精神失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而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给城中村留下生存之地,以此来避免自身文化失落。”
  (三)城市化不等于全部推倒重来
  2011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考察意大利历史名城时触景生情,强调老城、老街、老屋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符号,有着丰富的文化沉淀,不能因为城市扩张,一味推倒重建,新的城市规划,也不应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近年来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标志性、代表性建筑,如广州花城广场等,也要用前瞻性的眼光、通过及时立法等方式严格维护其功能和风貌。
  四、城中村旧村改造案例分析
  在最近的这些年里,广州市已经在“城中村”的改造中累积了众多经验。番禺区作为其中的重要扩展区域,占据着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也是广州市的关键工业强区以及工业出口基地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内不少村庄外向型工业发展迅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本文以区产业招商与“三旧”改造项目相结合的陈涌村改造为例,对城中村旧村改造做出规划探索。
  (一)项目背景
  陈涌村具备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靠近番禺区的传统中心区,是未来中心城区的南区,位于轨道的发展区域内,毗邻城市主干道,距离地铁站点不足500米。
  陈涌村的现状村区域内,发展城市建设所使用的土地将近一半。他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村民居住和经济发展,这种模式比较单一。农户居住占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小,已经达到村土地面积的57%.而现状村属建设用地主要是以村民居住占用的土地为主,工业仓储类所占用的土地也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其功能相对来说并不强大。对陈涌工业园所做的改造已经被划入到了番禺区的“十二五”产业升级转型重点项目,陈涌村的旧村改造也同样被纳入市、区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之一。
  (二)改造规划的主要内容
  改造模式就是陈旧的村落在运行方法的重新设定。对于过程中的村与城区之间的关系处理,必须切合实际,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其发展,做出一定的规划,使其在改造之后发挥更完美的功能。
  一般说来,改造主要有全面改造和综合治理。对于全面改造而言,他的改造方式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对现在建筑的拆迁和重建,将土地整理,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更高以及空间格局更完美。将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确定采用“局部拆建”与“综合整治”两者结合的模式,就是将陈涌村内时间教久远的建筑,但是要保留小学及刚整治结束的建筑,,其余建筑均以“拆除重建”为主.同时,将进行“拆除重建”的区域划入主要更新改造区,在旧村改造规划中将进行重点控制引导。
  结 语
  城中村身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特殊现象,最后也会和城市和谐发展。城中村旧村改造是优化城市化水平的有效方法。
  实现对城中村融入城镇建设体系,首先要聚焦的是现有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将其纳入体系之中,使其与其它相关工作融为一体,以保持城镇化建设的稳定性、持续性,体现出区域统筹、逐步完善、步调一致的改建思路。在改造规划编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更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以及城市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简而言之,实现城中村融入城镇体系绝非易事,要作长远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理性,细化工作,稳速前行,渐进式的实现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其由村入城,和谐发展。愿本文的实践探索能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推动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重大的冲击,对部分传播理论更是颠覆性的挑战,纪录片《Kony2012》的传播方式以及广泛而强有力的宣传效果就是很好的例证。媒体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种有关转型的观点、认识也层出不穷。这一切无疑都是对当代媒体人下的一剂清醒药:面对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理论与媒体人能够与时俱
期刊
【摘 要】浅基础与深基础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不在于两者定义上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工作原理和其适用条件的差异。本文阐述了在进行地基浅基础和深基础的设计时,要充分掌握二者的差异,并只有进行深度调查研究,才可以科学合理的确定设计方案。  【关键词】浅基础;深基础;差异  浅基础与深基础作为建筑基础,传递由上部荷载施加于地基上的附加压力,在附加压力作用下,要求地基满足承载力及变型条件的要求,进而达到
期刊
【摘 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二十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他所提出的有机建筑思想对世界现代建筑起到了重大影响。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中的“自然”、“有机”、“天人合一”等内容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重视,并且逐渐成为指导当今建筑发展的主导思想。《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工艺设计史上的一部奇书,它的设计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考工记》;建筑;
期刊
【摘 要】行政效率是我国政府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较高的行政效率可以促进各行政组织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能和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美国学者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了帕金森定律,它从从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结构层面揭示了行政管理的负效应,指出了行政效率低下的相关原因。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帕金森定律的相关内容,取其精华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提高我国的行政效率,促进现代高效化政府的发展。  【关键词】帕金森定律;我国
期刊
【摘 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荷载扩散能力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与沥青路面相比,其施工简单、取材方便、性价比高。因此,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干线公路,尤其是地方道路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致命弱点是损坏后修复困难。由于路基、路面受力体系的特殊性,传统的修补方法或加铺技术已不能很好的解决旧路面面临的复杂结构问题。在路面维修处理中,往往是投入大、成效小,存在环境影响、交通干扰、工效低、经济性差和社会
期刊
【摘 要】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一些特性。本文通过自己工作的实践,浅谈几点工作的心得。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服务型;“四心”;自身素质建设  【Abstract】Counselor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s a special group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其规模前所未有。我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桥梁建设显得异常重要。桥梁有很多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算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现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在公路、城市、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性能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过去桥梁很多用的都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但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很
期刊
【摘 要】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对电影叙事的整体的把握和透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来演绎的,它们都是为电影的主题服务,从各自不同的功能和话语来阐述最终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大方面剖析电影《天注定》的叙事方法,以期从个例的研究为整体规律的找寻做一些努力。  【关键词】《天注定》;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语言  一、叙事内容分析  (一)电影《天注定》简介  这部电影是导演贾
期刊
【摘 要】当今我国建筑工业正值蓬勃发展阶段,而焊接作为重要的钢结构连接工艺,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钢结构工程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施工工艺、焊工技术水平、环境气候等条件影响,会产生一些影响钢结构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本文分析了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缺陷;成因;预防  一、前言  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其和筋混凝土结构一起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物在向高处争夺空间的同时,为保证其整体稳定性,相应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增大。深基坑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关于深基坑支护的技术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土钉墙支护以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备受青睐。  【关键词】土钉墙;基坑支护  1、引言  90年代以来,基坑土钉墙支护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理论研究却落后于工程实践,为此,在大量理论研究,数值分析和工程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