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自有历史记录以来从未发生过7级地震、自1657年汶川6.5级地震后,最近300多年来一直处于大震平静状态的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上,具有震源浅、烈度高、影响范围广、破坏极为严重的特点。现已查明的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约220km。极震区位于映秀-北川一带,呈南西-北东走向,烈度达Ⅺ度,主震及其所引发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毁坏了交通、通讯等生命线工程,
其他文献
工程场地岩土条件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设基岩输入面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ar,经场地土层反应分析求得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aks,则场地土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1研究背景及意义利用环境背景噪音发展的微震勘探方法是一个非常便利又适合于常规地震方法难以实现的地区,如城市等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的区域。现在此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近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宁洱县供水管道严重破坏,供水网络瘫痪,全城断水。本文在震后宁洱供水系统灾害评价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此次宁洱地震供水系统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资深专家、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组顾问车用太研究员与鱼金子、王基华、刘五洲、孙君秀、林元武等合作编著的《地震地下流体学》,在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