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向往的2021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一起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新年计划。如果计划都能实现,那么未来的12个月将会无比充实并充满惊喜。新的美好,就要发生。也希望亲爱的小读者们和我们一起,翻开2021年的崭新篇章。
  文编书虫:
  1. 学会做蛋糕,为姐妹们准备一次下午茶。
  2. 和阳光姐姐一起去滑雪,探望度假的傻老头。
  3. 每周读一本书,每周在读书会上分享一本书。
  4. 樱花落下的时候,和圆眼、小樱、桃子一起去野餐。
  5. 至少走进10所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聊聊阅写心得。
  6. 每天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家人。
  文编圆眼:
  1. 采访更多的作家、编剧、艺术家、创意人等,倾听他们关于阅读和写作的
  独家秘籍。
  2. 和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海边看一场日出。
  3. 尽可能多地去参加一些课程和讲座,吸纳更多的知识和创意。
  4. 和小樱一起去看一场演唱会。
  5. 和书虫一起,每周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
  6. 早睡、早起,每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在户外步行20分钟。
  美编桃子:
  1. 打卡更多的美术馆、博物馆。
  2.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独自旅行。
  3. 和小樱一起玩一次劇本杀。
  4. 和圆眼一起换一个新发型。
  5. 多和书虫唠唠嗑,探讨探讨人生。
  6. 将更美的《少年博览》呈现给大家。
  文编小樱:
  1. 学一门乐器,能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2. 和圆眼一起,打卡红色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
  3. 向桃子学习一些养生按摩的小技巧。
  4. 看一本书虫没看过的书,提出问题难倒她。
  5. 尝试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让自己的文字流到每个人的心里。
  6. 多吃妈妈的菜,少点外卖。
其他文献
才意识到自己是山林的孩子  就被人们捉了去  用一张又大又厚的网  十三年過去了,我已年老  失去眼睛的日子,每天都是煎熬  一直挣扎着  终于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地方  山林旁的村里  有许多桃树梨树  几棵伐倒的松树旁  刚翻开的褐色土地泛着微微的湿意  我偶尔在桑树上歇脚  从前,这棵桑树还很小  邻居是一只公鸡  每天唤醒村落和群山  小孩刚学会走路,揪着小狗的尾巴不放  笑闹声在小巷里回荡 
期刊
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总是巨大的。我们可以想象,地球上的每一天,有多少故事在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着:戏剧、电影、报刊、广播和新闻、孩子们的睡前故事、网上的闲聊……故事,不仅是人类最多产的艺术形式,而且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争夺着人们每一刻醒着的时间。我们讲述和倾听故事的时间,可以和睡觉的时间相提并论——即使在睡着以后,我们还会做梦。  人生如此多的時间,为什么会在故事中度过?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故事是人生
期刊
加年華
期刊
伟大的革命家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我热爱我的祖国——中国。  我们都知道很多爱国英雄的故事。以前,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豪情壮举上,比如岳母刺字、林则徐销烟、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杨利伟进入太空等,但现在我的想法有所转变。  国家需要英雄,但爱国的表现不仅是豪情壮举,不是非要到战场上去,也可以体现在平常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在当今
期刊
1.(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卅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开幕。  A.1921年7月1日 浙江 B.1921年7月23日 上海  C.1921年7月27日 上海 D.1927年7月30日 浙江  3. 1934年( )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开始了长征。  A
期刊
儿时的记忆里,每一年的初春,江面上轮船来往如梭,那艘载着父母的船准备起航了,它发出一声震耳的巨大汽鸣声,冲散了父母的呼唤。石桥上,爷爷与奶奶用力拽着我,等最后一缕晚霞被黑夜吞噬,我不再尖嚎,任泪水融入浪花……  江风吹着岸边的阔叶沙沙作响,也许是出于对父母远去的怨恨,也许是出于对学习的厌恶,我开始叛逆,成了坏孩子的“典范”。但我不在乎,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嘶吼:我就是讨厌上课,讨厌学习,我就是恨父母把
期刊
科普侠推荐——  《隐秘的角落》:是什么造就了“坏”小孩?  《隐秘的角落》是根据推理作家紫金陈的《坏小孩》改编的网络剧,刻画了不同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三个孩子。在各种矛盾与冲撞中,剧中的人物逐渐走向歧途。  是什么造就了“坏”小孩呢?  朱朝阳八岁时,父母离异,他被判给了妈妈。爸爸不久便重组了家庭,成了另一个小女孩的爸爸。父亲的离开,是朱朝阳心里的一道伤疤;也正因此,他变得内向沉闷、不爱说话。 
期刊
【课文分析】  这一单元的课文看起来各不相同,其实大都是讲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的是一个小豆子用自己的顽强生长鼓励女孩战胜病魔的故事。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人们受到蝙蝠的启发而发明了雷达。  《蝴蝶的家》则是将自己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问题——下雨时蝴蝶怎么办——提交给大家思考。  我们重点讲一下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豆荚成熟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
期刊
暖,生活中无处不在。  呼啸的北风咆哮着,家里没开暖气,一到晚上就特别冷。“怎么办呢?”我心里想着。可晚上睡觉时,却感觉被子里暖暖的。好舒服啊!我虽然感到奇怪,但經不住困意,还是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晚上,我写作业时听到卧室里有动静。我悄悄走过去,透过掩着的门缝,看到妈妈拿了两个热水袋塞到了被子里面……  我身体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直达心底。  天越来越冷,下雪了,片片洁白的雪花在空中跳舞。我缠着
期刊
說起那些曾让人无限沉醉的书卷,第一个映入我心的便是那本“满纸荒唐言”的《红楼梦》。在这一梦里,有最绮丽动人的语言,最缠绵悱恻的情感,以及最深刻的对封建社会腐朽的揭露。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它永远遗世而独立。  《论语》《巴黎圣母院》,无疑也是巨著、名作,而相比于《红楼梦》,《论语》不免显出它生硬的一面,少了那点人情味、烟火气;而《巴黎圣母院》虽将解剖人性的标本不朽地高悬,却总不如根植于中华传统的《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