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手机惹的祸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期一一大早,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我大吼:“老师,为啥收我们的手机,手机是上周刚二千多块钱买的……”哦,原来是我制定的班级规定惹的祸。
  随着学校“禁手机”的相关制度出台,各个班级也相应地制定了班级“禁手机”制度,比如:1.手机远离教学区和休息区;2.上课期间,家长有特殊情况需要找学生,可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3.住校同学确实需要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告知家长,经家长同意批准后,由班主任监督学生签订《高二(5)班学生手机规范承诺书》,班主任监督审批记录后,学生方可在两饭后使用手机联系家人。
  于是,我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我现在要去上课,你也要工作,我给你留个问题:从买手机到现在不到一周时间,孩子打过几个电话给你?你可以查一下他的话费余额,等放学后你再来学校找我。”“好,我是要来找你的!”家长一边抱怨着,一边悻悻地走了。
  放学后,那位家长再次来到学校,带着疑问走进了办公室,“一星期通话记录显示了七个接入电话,为什么交的200元话费就剩30多了?”我便抢先说道:“在我们谈话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下手机的其他功能可以吗?”“你说吧,我听!”于是,我有声有色地讲起了智能手机的功能及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使用手机的危险性、中学生在校园中使用手机的时间、用途及对中学生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说罢,我把手机往办公桌上轻轻一放,给家长继续讲明了学校及班级的手机使用规范和目的。“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溺爱孩子,我们家长的消费观念有问题,手机就暂时由你保管。”
  我对家长这种顾虑首先表示了理解,他是怕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同时,我婉转地阐述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中学生使用手机大多数违背家长的意图,从家长若有所思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理解手机,更不用提手机被存入“保险箱”了。接着,我具体说明学校及《高二(5)班学生手机规范》的相关制度,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阐述学校禁手机的目的,希望家长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提及如何指导孩子的合理消费理念,说到这时,我看到家长脸上已满是懊悔的表情。最后,这位怒气冲冲而来的家长带着满意和歉意走了,而我却对这次手机惹的祸思考良多,这次我是很好地化解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但更多家长的教育理念该如何与学校和老师同步呢?看来我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小于胎龄儿(SGA)在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其血清中调控人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探讨其在学龄前期
目的:通过调查获得上海地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 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12所中学,共10442名中学在校生(年龄11~18岁,其中11~14岁5169人,15~18岁5273人,其中男生691
在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造要适应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是提升学校管理、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学校档案工作的现状  档案管理是学校的基础工作,加强改造学校的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对于保持学校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在提高学校教学、科
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残疾人比例高,数量大。残疾人口总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所以中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起步晚,难度大,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基础仍然薄弱,存在着设施不全,资金不足,师资短缺,入学率低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陕西省靖边县特殊教育事业为例加以分析,阐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策略,供同行商榷。  靖边县特殊教育
2015年暑期,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修订)》(以下简称新版《守则》),共计9条,282字,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新版《守则》立足学生身心实际,通俗易懂,相比2004版《守则》,更具体验性和操作性。《守则》的实施,从教育理念、育人载体、途径方法等多个层面,激活了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池春水。  一 刷新德育理念,德育定位更精准  首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当前学校
不曾想过,我的心里是否有棵伟岸的树支撑着我,那样绿意蓊蓊地罩住我生命的天空。但我会常常想起故乡那满山遍野的树,一棵棵屹立在贫瘠的土地上。世世代代,随着时间而成长,伴着岁月而苍老。  爸爸常这样对我说,人要活得像山上的树那样。我一直不曾明白这句话里所隐藏的内涵,只是每当用心地注视着一棵树的时候,我就发觉树的某些东西涌进了我的血脉,使我有种向前奔跑的冲动,永不停歇。甚至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这种感觉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