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业务模式:从数据到洞察力再驱动执行力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信息洞察是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所追求的,但如果洞察力不能推动实际行动便毫无意义。”5月7日,微软商务解决方案事业部销售、市场和运营副总裁Michael Park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企业而言,仅仅有数据报表价值不大,关键是要从数据获得洞察力,再由洞察力驱动执行力,实现动态业务模式,应对多变环境,不断运营发展。
  以人为本 实现动态业务
  微软总结,当今商业环境变化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人、经济大环境、技术和地域四个方面:首先,年轻人作为现在和未来商业社会的主体,他们所习惯的沟通方式不再仅是电子邮件,而是twitter、Facebook、微博等社交工具,当他们走进企业的那一刻,对业务的沟通方式和IT软件应用的需求会大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方式;其次,全球经济融为一体,相互依存,企业需要更加敏捷地应对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再次,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交技术等能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变化,同时降低成本;最后,不同国家、不同政府对数据分享、用户隐私等方面的监管政策各不相同,企业要扩张发展走向全球化就得慎重考虑不同的地域政策。
  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仔细审视、分析新的变化趋势,用动态业务模式,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更加敏锐,更加快速,更加具有竞争力。而微软认为,动态业务模式的基础归根结底就是——人。
  “是员工的新想法推动公司业务不断向前发展;是员工能够找到新的办法为公司节约成本减少花费;是员工来管理良好的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员工能够找到潜在的机会,建立起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要利用有效办法真正激励员工发挥潜能,为公司创造效益。
  微软一直在不断创新,通过提供简易、灵活的产品和服务,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挖掘员工潜能,实现动态业务模式:一是提供智能的业务分析与预测,支持决策,并把决策转为行动;二是在公司内、外实现人与人、人与系统、人与数据更大程度的互联,保障更顺畅的沟通、交互;三是提供更加简单易用、为用户所熟悉的软件工具,采用“随开即用”的灵活的部署方式,节约大量培训成本。
  灵活部署 降低成本
  微软商务解决方案Dynamics主要包括CRM和ERP,以其灵活易用的特点在国际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F1莲花车队就选择了Dynamics从设计制造到零售和推销运作来实现端对端的商务转型;而业务规模数十亿美元的生产牙科设备的跨国公司Dentsply也通过部署Dynamics,相比老系统,成本节省2/3,并极大地提高了业务灵活性和业务响应的速度。其客户还有Hunter Douglas Group(一家专门从事建筑产品和窗饰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跨国集团公司)、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布莱德恩集团公司等。据微软最新数据,全球使用Microsoft Dynamics CRM的客户数是3.3万个(225万个许可证用户),而这一数据展示向动态业务转型的客户数量之大。
  在中国市场,微软发布了两款Dynamics的产品——Dynamics CRM以及Dynamics AX,其中Dynamics AX 2012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在中国市场发布。
  Michael Park阐述,微软在提供动态业务模式解决方案时具有独特价值。第一,微软基于统一架构基础设计的产品能帮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云”,无论是本地还是云端,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可以部署应用。“这样的灵活性,在目前业界还没有其他公司可以做到。” Michael Park强调。
  第二,微软优势是简易性和敏捷性。微软秉持“确保简易性”的架构设计理念,让Dynamics产品可以非常简单地与微软以往的产品集成起来,如Outlook、Excel、SharePoint等,也可以与其他提供商的产品进行集成。一方面,Dynamics产品本身非常简易,可以让用户节约大量的培训费用;另一方面,用户IT部门非常熟悉微软的其他产品,如SharePoint、SQL、Windows Server等,再应用Dynamics也非常容易上手,这样,不仅IT部门的管理成本会降低,IT部门与业务部门也会达成更好的默契,更加有效支撑业务需求。
  第三个优势就是所谓的“一个微软”。微软每一年在研发方面的花费都高达95亿美元左右,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动态业务产品本身,也体现在微软的其他产品线上,甚至是Xbox Kinect。Michael Park介绍,虽然Dynamics应用的主要关注点是在ERP和CRM上,但也确保微软整个产品线和Dynamics之间是相互整合的。这种整合不仅能给用户带来更多好处,还能节约更多成本。
  Michael Park总结:“我们的愿景、目标是通过微软的动态业务产品,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业务更加动态化地发展。我们所做的就是利用在软件工程方面的领先优势,最大化发掘人的潜力,使得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潜力被充分释放,最终推动企业的业务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复合机作为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输出设备,用户一直非常关注其能耗。一般的复合机一天中99%的时间都是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说休眠状态的能耗决定了复合机的整体能耗。富士施乐近日推出的新款复合机,就采用了大量的省电技术,大幅降低了复合机在待机时的电力消耗。  富士施乐ApeosPort-IVC5575采用了富士施乐最近开发的智能眼和智电技术,在进一步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实现快速启动,让用户的办公更加高效。
惠普近日发布的《2011年主要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显示,2011年与2010年相比,安全漏洞的数量减少了20%,而且从2006年起,安全漏洞的数量呈持续减少的态势。“虽然安全漏洞的数量在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风险的降低。”惠普公司企业安全产品部门北亚区总经理姚翔表示,“其实,安全漏洞的严重性在不断增加,比如,高危漏洞的比例就从2010的7%增加到2011年的24%。根据安全漏洞的特点,企业用户必须
企业社会化时代已经来临。作为企业社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用户更多地提出个性化、社会化、移动化、多渠道消费和自助服务等需求。这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企业社会化的挑战  在企业社会化时代,为了在商业上获取更大成功,企业需要不断满足内外部日益增长的用户参与需求。  在内部,企业要为员工创造随时随地的访问条件和方式让其能够轻松查找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升其业务参与度和工作效率。  在外部,为了保
2012年度中国  行业信息化  最佳解决方案奖  2012年度中国  行业信息化  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专业电信软件研发机构,是国内产品线最丰富的通信运营支撑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首批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壹级认证,并被评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立足通信市场,积极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大唐软件展现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已有21年的历史。银河证券是其中最早实现营业部系统统一,最早开通网上交易,最早实现广域网连接的一家证券公司。从开通网上交易到全公司实现移动审批,从核心业务系统到基于门户统一的管理平台,从自动运维到虚拟化再到未来的证券云,选择Windows NT SQL Server这种灵活可扩展的方式让银河证券的IT和业务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河证券)副总裁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单位承办的“2012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简称软博会)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于2012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北京展览馆1、2(一层)、3、4、9、11、12号馆如期举行。   本届软博会将按照主办单位领导“突出应用展示,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围绕“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服务经济转
有这样一个企业:从浙江东部沿海的玉环县走出来,产品覆盖了全国及东南亚等市场,炊具产品位于国内市场第一,它就是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泊尔)。  目前,苏泊尔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中国厨房小家电领先品牌。苏泊尔拥有炊具、小家电、大家电、海外4个事业部,在杭州、玉环、绍兴、武汉和越南建立了5大研发制造基地,有1万多名员工。  苏泊尔从公司总部、事业部到基地的三层体系结构,包含了采
去年,海尔凭借定位精准的简爱7G笔记本电脑实现了高增长。今年,随着英特尔新平台的发布,海尔也发布了新一代简爱7G。新一代简爱7G较上一代产品有何改进呢?  新一代简爱7G的定位仍未改变,锁定的是学生群体。因此,较高的性能和相对合理的体积依然是这款产品设计的首要着眼点。本次评测的产品搭载了英特尔新酷睿i5-2410M处理器,标配2GB DDR3内存、500GB硬盘和AMDRadeon HD6730显
在IT领域,云计算毫无疑问正在引发一系列变革:更新了传统的IT环境,塑造着新的生态系统。随着技术的更新,在IT消费化、社会化计算、移动互联网等趋势因素的影响和驱动下,云计算正越来越成为技术和市场的普遍共识。  云计算有多热  有观点认为云计算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偏离了IT发展的方向。实际上云计算提供的是一种IT服务方式,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ESG(企业战略集团)认为,云计算是一个逐步走向用户自
商业推动了IT不断向前发展,云计算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曾经对近两年大行其道的云计算表示不屑,因为云计算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甲骨文还是在2011年推出了云计算战略。IBM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 LeBlanc曾对本报记者说,IBM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做云计算了。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那时就有了。然而,最近几年由于物流云、医疗云、商务云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