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里,没有语文课的神采飞扬和情节的曲折迷人,也没有英语课的感受异国风情的浪漫之旅,她只是默默的把她的美隐藏在看似平凡普通的外表里面,让我们每个想了解她的的人去感受她,去接近她,去爱她。
  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如何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参与这个课堂的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能找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堂课如果就一种节奏,平铺直叙,语言贫乏,听来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学生就会昏昏欲睡。所以说在数学课堂上,多一点精巧的构思,多一点幽默,多一点笑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动感,让学生动起来吧!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呢!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1 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2 倾听、理解、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理解,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1 让“爱”充满课堂
  没有“爱”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2 “创设情境”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
  
  三、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还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引导他们主动学数学。
  一些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感觉自己天生不是那当优生的料,因此对自己没有多大信心,厌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在: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致使成绩老是提不高。挫折感、自卑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状态;怀疑、逆反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行为;畏难心理和回避心理是他们不能迅速提高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
  还有一部分同学被动学习,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的惯性运”。学不得法。学生不能从“理解意义”人手,盲目模仿,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做无效劳动,无效思维。还有不重视基础,华而不实,好高骛远,这都是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中差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前据教师在课内外都要多加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平时对学生态度的结果,会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喜欢这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那么,他们会对教师充满信任,表现在课堂上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活动一致,课堂气氛自然活跃生动。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拿了一个题来问我,老师这个题你会用三步作出来吗?我说不能,他好兴奋地告诉我他能,并积极的给我讲解他的解法,我当时就表扬了他,他可高兴了。之后上课我就发现他特别的主动地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成绩提高和很快。
  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即能让差生提高兴趣。也能让中等生会作,优秀生能举一反三的题。比如,在讲一些例题时,对差生提出一些非常低的要求,使他们人人都能回答准确并针对他们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激励他们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对中等成绩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相互讨论来完成例题,对完成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要求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变式题目,若完成得好,则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课堂上施行一些小技巧,人为地设置一些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也体验一把作成功的感觉。比如,故意出一些非常基础的题目作检测题,明知他们会,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完全作对,加以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热爱数学,并主动去学习,体验数学学习中的诸多乐趣,这样的课堂连空气都会动起来,更何况是人呢。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请同学当当老师的助手,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数学课堂上很多地方都可以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参与,比如,帮着老师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或者帮着老师完成例题中的一部分。帮着老师分析课本中的重难点等等。让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他们对于老师对于整个班级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的课堂就会生动起来。
  
  四、生活融乳数学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1 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2 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引向创新,这是培养学生是问题意识的价值所在。本文在实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有效地实施《标准》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薄弱环节进行培训,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获得较好的数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期刊
凡受过数学教育的人,大都不同程度地领悟过数学的美。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美、从而形成美的心灵、美的灵魂。    一、数学美的分类    1 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迫切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开拓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来参与,因此我认为真正的课堂教学主人是学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又不偏离教师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会学生会学,改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开展有效教学是现阶段物理基础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作为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开展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在课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灵魂.但纵观现在的实验教学,很多老师喜欢把实验的条件提前告诉学生,学生在实验中只要照方抓药,只要能得到一个与课本相符的结果就大功告成了.这种做法根本不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这样的探究是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所以,为了让实验教学高效起来,本文结合《用电流表测电流》教学提出要让学生有“惑”而来,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关键词:困惑;科学实验;辩论;探究;碰撞;
期刊
在八年级一次期末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  如图,A(1,-3)、B(5,-1)分别为两个仓库,X轴为一条铁路,在铁路线上选一点Q建车站,从车站到两个仓库修建两条笔直的公路,问车站建在何处才能使修路的费用最少?(画出点Q的位置,并写出点Q的坐标)。  这是一道有关轴对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它是在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8页第9题的基础上结合一次函数的知识一编写出来的。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假如学生在课堂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体验,越来越喜欢学习。研究表明,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时,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很有效的学习形式,同样也已成为物理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物理中意义    革新的学习观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
期刊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3-1《恒定电流》一章的重点知识,与初中阶段的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相比较,电路图趋于复杂,功能关系更加突出,动态变化更加明显。电路中的各元器件上的物理量不再是单一的恒定不变,而是在电路图的丰富和变阻器的变化多样上,形成成整个回路的变化。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较为复杂的动态电路,根据课堂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一、课堂教学    课例一:如图所示电路,当滑
期刊
在函数的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求函数最值的问题。在数列的学习中也有求它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问题。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既具有函数的特性,又具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其最大(小)的求法,既有与函数相通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以具体的例子谈谈求数列最值的常用方法。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或模拟一个探索数学知识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为此,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悬念型问题创设情境。针对
期刊